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39561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推进“三化同步”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优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海域、海岛使用管理,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动海洋与渔业事业科学发展。(一)加强海域、海岛使用管理,全力服务新区建设1、坚持服务大局,提高依法管海用海水平。按照“主动对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全程服务”的要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优化许可程序,为涉海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保证重大项目用海需要。一是做好用海项目审核、审批、

2、年审、抵押等工作。16月份共审批用海项目20个,用海面积108.4418公顷;办理用海变更、续期、年审、抵押项目20个,征收海域使用金128万元。二是做好今年全区围填海项目的优化排序工作,根据国家、省有关围填海指标管理的规定,及早统筹安排,确定我区2011年度围填海项目12个,面积333.45公顷。三是做好涉及国家、省级审批用海项目的沟通联系工作,上报涉及省局审批的用海项目共9个,国家海洋局审批项目1个。重点对浙能六横电厂、小郭巨二期区域建设用海、朱家尖西南涂高涂养殖用海等项目加强跟踪服务,现浙能六横电厂已获国家海洋局审批;小郭巨二期区域建设用海的海堤、施工堤等公益性用海已由省局批复登记;朱家

3、尖西南涂高涂养殖用海海堤、施工堤已由省批复登记,二宗养殖用海由省政府批复发证,为上述三个项目开工建设打下了基础。2、坚持科学开发,夯实海洋海岛管理基础性工作。一是按照国家海洋局要求,组织开展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上报工作,我区沈家门街道的癞头圆山和六横镇(佛渡)的小癞头礁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二是完成海洋经济试点调查工作,对全区1400家涉海法人单位的生产投入、生产经营、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等17项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收集处理调查表14000余张,摸清了我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三是做好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复核上报工作,向省局申报了海底管线调查、坐标系转换和海籍调查

4、等三个项目,积极争取海域管理资金。四是启动了普陀区海岛图集编制工作,为下步我区海岛的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五是加强用海项目的检查。积极配合东海总队开展“中国海监2011年度浙江省联合执法行动”,组织海域使用监督检查20次,检查用海项目12个,对相关的非法用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联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朱家尖举办了“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通过清理海滩垃圾、电视媒体、悬挂标语、分发科普手册等形式来宣传海洋环保知识,提高全民海洋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涉海工程监管,严格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核(核准)程序。1-6月份对全区5个海岸

5、工程项目出具了审核意见,10个海洋工程项目出具了初审意见,核准了2个海洋工程项目,组织海洋倾废监督检查8次,查处违反规定非法倾倒废弃物船只2艘、非法排污渔船5艘,分别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三是组织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每月定期发布普陀海域环境质量通报,及时发布赤潮信息,提高海洋减灾防灾公益服务水平。上半年共发布赤潮要情通报二期。四是继续推进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在开展保护区现场巡查、调查工作,摸清保护区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保护区建设资金,协调联系实施东极海洋牧场暨碳汇渔业实验区建设项目,促进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五是认真贯彻执行调整后的东海区伏季休渔制度,确保了2498艘应

6、伏休渔船按时休渔,截至目前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切实加大禁渔线内违规捕捞渔船的查处力度和对抱卵梭子蟹、幼蟹的保护执法监管力度,组织执法检查20多次,检查活鲜门市部30余家、贩鲜运销船30余艘,没收并放归抱卵梭子蟹、幼蟹200余公斤。七是启动了2011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白沙海洋牧场放流了26.5万尾真鲷鱼苗,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修复。(三)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完成了普陀区渔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普陀渔业志编撰工作,同时通过推进六大方面重点工作,促进了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呈平稳增长的趋势。据统计,1-6月全区渔业生产总产量15.83万吨,总产值12.8

7、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68%和16.9%。其中国内捕捞产量11.4万吨,产值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8.83%;远洋捕捞总产量3.46万吨,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01%和57.34%。水产养殖产量0.96万吨,同比减少1.83;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3.98% 。1、以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以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着力优化渔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截止目前,渔业特色强镇(乡)、渔业发展领头人培育工作正在开展当中,捕捞示范带头船已制定具体名单;1500亩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已基本改造完毕。国内捕捞方面:开展国内海洋捕捞渔船转型升级示

8、范工程,有计划地推进国内捕捞渔船的更新换代。1-6月份,全区新建捕捞渔船48艘、更新改造10艘、购置180艘、出售93艘、拆解126艘;新增大型围网渔船8艘,其中4艘已经建造完毕,另有4艘正在建造。远洋渔业方面:稳定有序地引导渔民更新改造远洋渔船,新增远洋渔船2艘,全区远洋渔船规模达到199艘,另有71艘正在建造当中。水产养殖方面:以创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为抓手,加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高位池养殖面积280亩、养殖大棚90亩,全区现有8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创建点,其中朱家尖华兴特色渔业精品园上半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市第一家挂牌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以渔业经营体系创新为重点,提高产业竞争能

9、力。一是积极探索推进渔业经营体制企业化法人化管理,新组建捕捞有限公司2家。二是扎实推进渔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建设,至今有1家、5家和11家渔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被评为农业部、省、市示范性渔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切实履行区渔村合作经济审计站职能,指导、监督渔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对2个渔村经济合作社进行了财务审计。四是配合做好渔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认真处理答复虾峙栅棚村经济合作社、六横大支经济合作社等上访事件,维护渔区社会和谐稳定。3、以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保障能力。一是推进标准化渔港建设,上半年因沈家门中心渔港二期未实质性建设、气候因素以及各渔港调整建设计划的因素,共完成总投资额

10、1825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8。其中沈家门中心渔港二期、台门渔港、虾峙渔港、月岙渔港、桃花渔港分别完成投资190万元、480万元、360万元、340万元和455万元。东极渔港“工可”前期工作已完成,将于6月底报省发改委审批。二是完善渔业互助保险制度,全面提高渔业互保雇主责任保额,积极推进渔船修造企业“无记名”保险工作,拓展渔业互助保险覆盖面。上半年共承保渔船584艘,渔工5281人,共计收取互保费总额1260万元,获得省财政政策性渔业保险补贴203万元。三是认真做好2010年度渔业油价补贴发放工作,全区共计油价补贴资金5.72亿元,目前具体政策、发放渔船清单已在当地所属单位进行公示,预计将

11、于6月底前完成发放工作。四是推进渔业综合用房建设,完成投资86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7.33。4、以渔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继续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在登步、蚂蚁、朱家尖、六横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入户春、夏季行动,共培训养殖户600余人次,发放1500余本养殖书籍和资料。二是积极向上申报渔业专项资金项目,向省海洋与渔业局共申报远洋渔业、渔港建设和水产种子种苗以及海域海岛管理利用等五大类项目共计94个;成立现代渔业园区项目库,预报项目10个,水产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储备项目1个。三是开展渔情信息采集工作,每月底到养殖采集点现场考察,观测、询问、记录采集点的养殖

12、环境、水产品生长、投饵、产出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和效益,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四是完善渔船安全救助信息建设,通过培训教育、执法检查等手段,切实提高系统终端的开机率和使用率;推进6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一键报警系统建设,在11个涉渔乡镇(街道)安装了小型渔业船舶定位指挥平台,配备一键报警手机208台。五是启动渔船新型气胀筏筏架推广工作,组织设计了新型救生筏筏架,并在渔船上予以推广,目前已完成120艘渔船安装。5、以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一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养殖生产监管和质量安全制度建设,指导养殖户、渔船正确使用投入品,规范渔船保鲜剂用量和养

13、殖户渔药三项记录,共发放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完成普陀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项目省级验收工作,成为全省第二个通过验收的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我区逐步推进水产种苗产地检疫垫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开展对水产城水产品快速跟踪检测工作,上半年总计检测100余批次。三是重新确定养殖病害测报点11个,测报面积5625亩,完成病害测报六期。四是开展初级水产品、渔业环境的抽检工作及渔业投入品(保鲜剂)专项整治,共组织执法行动15次,检查渔船30艘、育苗厂7家、养殖场12家,抽检水产品、苗种、饲料、水样等169份,未发现严重违规现象。6、以渔业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安全生产

14、能力。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区)创建活动为契机,推行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机制,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的人防与技防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一是严把渔船检验关、签证关,上半年共检验60马力以上渔船435艘,对2051艘渔船办理进出港签证,签证率达97.3%。强化对渔船修造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渔船修造质量的专项检查,捣毁滩涂船厂(点)2个。二是进一步强化渔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共计培训3995余人次,其中远洋职务船员培训三期876人、四小证培训4期176人;渔船编组长老大培训班4期389人;渔船老大面对面教育培训班21期1475人;国内渔业职务船员、四小证培训班12期1079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

15、作悬挂横幅15幅、张贴通告86份,分发各类宣传资料400多份。三是进一步强化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分别在“清明”、“五一”、伏休期间成立安全检查组,对全区各涉渔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渔业村社(公司、服务站)各项渔业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逐条逐项检查,重点加大对高危渔船、休闲渔船、“三无”和套牌小型渔业船舶及出卖未过户、租赁渔船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上半年共组织安全检查120多次,检查渔船580多艘,查处了130多艘违规渔船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其中对5艘违章搭客的渔船进行了重罚,查扣处罚10艘未经审批在建小型钢质渔船;共排查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渔船23艘,14

16、艘已整改完毕,9艘正在整改之中,另外3艘市、区重大隐患渔船已整改完毕。四是开展渔政船巡航护渔行动,认真落实省、市下达的出航任务和定点值班抢险救灾工作,共组织定点值班4航次计40天,其中现场调处海事纠纷3起,组织抢险救灾12次。1-6月份,全区渔业船舶共发生等级以上渔业水上安全事故2起,死亡(失踪)5人,沉船1艘,直接经济损失2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下降33.3,死亡(失踪)人数下降37.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7。(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流的海洋与渔业队伍1、加强思想素质建设。深入开展“鼓干劲、争先进、优环境”主题教育活动,成立机构,制定方案,采取六个结合,推动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开展了一次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会和党员干部学习会,邀请区委党校老师就党史、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等内容进行讲座,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参与区组织的唱红歌、党建知识竞赛、诗歌比赛等活动,展现了我局干部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