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38728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8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案例题材料:小玉字典丢了,沈老师知道小玉字典有写“玉”字,检查全班的发现在小叶那里。了解小叶家境贫寒,沈老师自己买了一本写了“玉”字给小玉,小叶红着脸低下头问题:(1)结合材料,从德育角度评析沈老师(10分)(2)如果是你,处理类似的事情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1)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下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材料中,沈老师自己给小玉买了字典,引发了小叶羞愧心理,让小叶自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从道德情感入手对小叶进行了教育,遵循了这一规律。 德育

2、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斗争变化的过程。学生不断作出反应、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沈老师在发现小叶的情况时,有考虑到小叶的难处,并没有当众批评她,而是促进她内部的思想斗争,提升思想品德,遵循了这一规律。(2)遇到类似事情,应秉承因材施教、疏导性、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针对化教学。对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要了解到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话教育,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疏导性原则强调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从道德认知出发,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针对材料中的小玉情况,老师可以委婉侧面的进行暗示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要尽可能的

3、多尊重一个人,也要严格要求一个人。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当了解到学生有自己的困境,我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也会对其有一定的纪律约束。【答案】(1)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一下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值得我们学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材料中,沈老师自己给小叶买了字典,引发了小叶羞愧心理,从道德情感入手对小叶进行了教育,遵循了这一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斗争变化的过程。学生不断作出反应、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拼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沈老师在发现小叶的情况时,没有当众批评她,遵循了这一规律。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

4、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沈老师从小叶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小叶进行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2)如果你是名小学教师。处理类似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长的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本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

5、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导致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着以势压人,那样只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有效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教师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面,又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可接受原则。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入,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冷处理原

6、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2. 问答题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答案】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关键期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教育要做到适时而教。在关键期施加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

7、远无法弥补。 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了人类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等。关键期理论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关键期,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了解,与动物“印刻”不同,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3. 单选题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一心大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该画开辟了中国画的一条创新之路,这幅画的作者是( )。问题1选项A.刘海粟B.徐悲鸿C.蒋兆

8、和D.吴冠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故选B。4. 单选题图1中,学校的做法()。问题1选项A.合法、有科于家长督促孩于学习B.合法,学校有接受助学贷款的权利C.不合法、学校不得收

9、取任何保证金D.不合法,学校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漫画中学校让差生交2000元保证金属于违规收费。D选项,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说法片面,学校不得向受教育者违规收费。故选C。5. 单选题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问题1选项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包

10、括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根据选项可知,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因此,题干选C。6. 单选题有教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这一观点符合的教学规律是( )。问题1选项A.教与学的辩证统一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C.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D.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认为,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

11、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联系题干,小学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表明除了学习数学,还要渗透德育。故选D。A项,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不属于教学实施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中的内容。B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题干中表述不符,故排除。C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题中并未体现出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故排除。7. 单选题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问题1选项A.陶行知B.晏

12、阳初C.梁漱溟D.蔡元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基础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故本题选A。B项,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晏阳初提出了四种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C项,梁漱溟提出要以乡村建设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失调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个教育的过程。D项,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主张教育独立。8. 设计题请认

13、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小学阶段英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4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9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词汇、语音部分的呈现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答案】(1)6-12岁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语音和词汇是学习第二外语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英语语音和词汇教学十分重要。(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单词gate,cake,take,掌握发音规律。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运用发音规律认读单词。情感目标:学生能

14、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3)1.新授:单词:在图片的帮助下,老师呈现新单词的含义、发音和拼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讨论图片中有些什么内容。教师讲解新单词“cake,take,gate”,学生们大声朗读,并书写新单词。教师提问,找出共同之处,教师总结发音规律。2.操练:抢答游戏:老师先介绍抢答游戏的规则,学生分成3组,当老师出示闪卡,学生举手说出单词正确的发音以及含义,每个单词得一分,得到最多分数的小组胜出。将学生分成小组,找出具有一样发音规律的单词。教师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学生进行展示,最后总结。9. 单选题琳琳参加学校活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现象。此时,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15、)。问题1选项A.将她送往医院B.让她躺下,垫高头部C.让她休息一下,不用特别处理D.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中的中暑。首先,带领琳琳立即离开高温环境,避开太阳直射,在阴凉处通风休息;其次,如果感觉乏力、胸闷等可以平躺,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顺畅。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上干燥的衣服,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或运动饮料等;再次,对于高热的幼儿要进行物理处理降温。如头部冰敷,用凉水擦身体,转运到有空调的房间,以降体温;最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加快、高热无汗、意识不清,应立即送往医院。A项,轻微的中暑在服用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后是可以缓解的,没必要送去医院,但是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B项,将儿童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