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38480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论语(1分)(2)谁道人生无再少?,。 (范仲淹渔家傲)(2分)(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表明哲理的诗句是:“,。”(2分)(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4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1)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d( )职业之神圣。(2)但这些顾客,多是长短衣帮,大抵没有这

2、样ku chu( )。(3)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露出你的仁慈c yn( )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己不知不觉地gnshndg(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市教育局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校防止有偿家教现象不再出现。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C.近来惠州各校教师都掀起了“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系列性的大型活动。D.实践证明,一个人情商的强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小,最关键的还是要勤奋。4.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连贯的话,内容是描写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词语:

3、欣喜 怅然 惬意 洋洋得意 忧心忡忡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人早期已经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1)客家菜有

4、“咸、熟、陈”的特点。其中,“熟”是指 。(不超过20个字)(2分) (2)客家菜“陈”的原因是 。(不超过30个字)(2分)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孙权劝学(12分)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脱 B.但当涉

5、猎 但:只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更加 D.肃遂拜蒙母 遂:于是,就7.翻译下面句子。(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8.孙权劝学,吕蒙开始用“ ”推脱,孙权就现身说法来阐述读书“ ”的道理,吕蒙才接受劝说,后来鲁肃与蒙论议,鲁肃 “ ”的惊讶充分显示了吕蒙学而有成。(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9.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说明孙权善劝。B.鲁肃和吕蒙的论议,从正面突出孙权劝学的效果显著。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二)

6、(10分)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

7、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多恶心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

8、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10.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11.第、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4分) 1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 )(3分)A.作者在开头就特别说明记者的年龄,在文中好几处提到中学生,这足以说明本文是针对青年学生的。B.读别人的评论可以帮助自己快速了解想知道的内容,读读有信度的人推荐的书是中学生的选择之一。C.每个人的经历、个性、审美眼光都有差异,读什么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D.从生活到学习,总喜欢上网抄袭人家的,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会慢慢地被磨灭掉,思考能力越来越差。(三)(15分)田野上的白发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

10、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泺,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便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己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

11、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她己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顾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

12、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己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己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在泥水里,艰难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全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想来,努

13、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来。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3.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14.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1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