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上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38479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上册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上册科学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上册科学教案(苏教版)青华小学王东宁科学是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科学是什么。2、愿意提出问题。3、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4、能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5、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板书:科学)二、了解科学是什么1、提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出示教科书上的图,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3、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和在图上看到的都是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是不是只有和科学家有关系?4、

2、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提问: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交流)5、谈话:好奇心让我们想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6、活动:请大家来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提问: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还有科学家在其他方面也有重大的发现,我们来看一看。7、师生总结: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共同的地方。三、做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1、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2、讲解“小鸟进笼子”的制作方法。在“玩”之前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3、交流“玩”后的发现。4、读教科书,了解罗杰特的发现。5、小结:只有罗杰特那样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

3、学。今后科学课上还会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大家去研究,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吗?做一名小科学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答案。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保持平衡。5、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名小科学。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难点:找出几个物体平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谈话: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带来一只纸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

4、它是纸做,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二、解决问题1、让纸鹦鹉站起来。谈话:科学家有提出问题后,都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套材料,请大家试着去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回形针加在哪里鹦鹉能够站起来?并填写记录。提问: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2、让拱形纸片站起来。提问:怎样能让拱形纸片站在指尖上?(学生交流)3、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提问:说说大家的研究发现。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了

5、什么?三、拓展运用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的物体“站”起来。你能做一个这样的玩具或物品吗?提问:你准备做什么?怎么做?学生相应提建议、意见,巩固前面获取的发现。四、布置任务下节课带来你们制作的玩具和物品展示给大家看,交流你们成功的方法。寻找有生命的物体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3、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4、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5、意识到要珍爱生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难点:从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物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教师朗

6、诵单元小诗2、让学生接着读下去。3、谈话: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火花在闪烁,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二、活动:支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活动前准备:讨论:在校园内寻找有生命物体时应注意什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找到的有生命物体,填到教科收第12页的表格中。布置任务,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2、学生分组寻找、观察。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三、交流、研讨1、交流:刚才大家在校园里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2、出示大家用文字、图画、列表等各种形式记录的发现。3、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四、辨析明理、拓展深化1、出示一个

7、发条玩具,让其运动起来。提问:它是有生命的物体吗?为什么?2、讨论:你为什么说它是有生命的或者是没有生命的?3、呈现一些瀑布、云朵、蔬菜等物体的挂图。辨析:这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吗?4、拓展活动。挑选一些自然风光图片,识别图片中是否具有生命的物体。校园里的植物预期学习结果1、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能找到一定的标准给植物排序和分类。3、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4、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5、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6、懂得细致观察得到更多的信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事先让学生留心观

8、察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板书课题)二、 从整体认识植物1、谈话: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师生交流)2、谈话: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杨树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浇水及时树干笔直、枝叶茂盛第5位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4、汇报、交流。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三、从局部认识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的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

9、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5、师生观察后交流。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四、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校园里的小动物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2、能够围绕小动物展开一些探究性活动。3、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毕要。4、学会给常见动物分类。5、知道几种小动物的特征。6、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

10、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宣布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二、组织探究活动1、观察蜗牛。l 谈话:我们先来观察蜗牛。(出示蜗牛)l 提问: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l 师生讨论后总结出:不要发出在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画的时候不光要画它的外形,还要标清它身体的各个部分。一定要画得“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l 学生观察、记录、展示、交流。l 研究蜗牛的食性。l 研究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应。2、 观察蚂蚁、观察鱼。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或鱼。三、 小动物的共同特

11、征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和鱼,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3、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五、总结补充讲解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植物.动物.人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的不同与相同。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画表达和交流观察的结果。3、知

12、道生物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4、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5、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说说小白兔是什么样子的。2、提问:它喜欢吃什么?(引出萝卜)二、比较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1、讨论:句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学生汇报、师生研讨。3、讨论:兔子和萝卜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图的填写。三、比较人与黑猩猩的不同与相似之处师生共同填写表格四、 比较人、植物、动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1、讨论。2、讲解“笔”的圆圈图的意义。3、迁移:填写有生

13、命物体、人、植物、动物的圆圈图。五、总结我们人类和植物、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该怎样相处。生命离不开水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2、会用涂色的方式水在物体中的含量。3、能够用几种方法证明常见物体中含有水。4、意识到水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难点: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2、提问:猜一猜,诗中赞美的是谁?3、请你们照着黑板上小诗的格式,自己编一首小诗,赞美一下水吧。等会儿,请小诗人朗诵

14、给全班同学听。4、谈话:除了小诗中讲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离不开水的例子。5、学生讲述。6、提问:你们知道动植物为什么离不开水吗?7、教师小结:水是生命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动植物体内占的比例很大,比如有些海洋动物体中的水占98%,人体肌肉里含水约70%,血液、淋巴液含水约90%,脑脊液里含水99%。即使人的骨头里,也有16%46%的水分等等,水还是人体、动植物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如果没有水,养料不能吸收,废物不能排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就停止了,所以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板书课题)二、了解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动植物体内都有水,那么,我们人机人究竟含多少水呢?你们猜猜看看。2、教师边讲解边画图:人体内有65%的水(画圆),就是扇形面积部分,我们把它涂上蓝色。对照书中各种食物的百分数,请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图中涂色。3、如果你还想知道一些食物的含水量,可以自己课外查阅有关资料。三、进行“小草喝水”实验1、谈话:我们每天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