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38227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构成的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 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它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 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 化的最高产物。3、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指标。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的。4、常见的心理现象:A 认知活动: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 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具体的形式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

2、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及其关系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注意是指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以及对所选择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人类不仅能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过去曾经作 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能储存和积累过去的各种行为经验。这 就是人类的记忆活动。A情意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 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一方面,情感是个体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情感对人的认知 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

3、程。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 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 条件。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脾气、秉性)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行 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5、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也成人格,是指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 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6、总而言之,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个性

4、心理三个主要 方面。7、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这 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8、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描述与测量: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解释与理解预测 控制:控制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达到的目的。10、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的特点,可以叫做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与相 继出现的机能主义相对立,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

5、方法系统研究 心理问题的派别。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首倡者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 有杜威、安吉尔和卡尔。 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 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 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可以被 区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 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心理学派,也称完形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

6、,是当代心理学主要流 派之一。它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代表人物还有罗杰斯。当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 学1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 则、伦理性原则。13、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轶事观察、ABC分析、事件取样法和频率记录、时间取样 访谈法个案法A相关研究方法:问卷法、测验法A因果研究方法第二章 认知心理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选择了某个对 象、而忽略

7、其他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抑制于此不相关的 对象,保证认识活动顺利开展。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的范围与集中的程度 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注意指向的范围越大,其集中性就越差;指向的范围小, 集中性就越好。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 特性。2、注意的功能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3、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 随意注意:又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能意志努力的注 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不随意注意的不需要意 志努力

8、的特征,同时又具有随意注意的与目的任务相联系的特征。它是 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随意注意之后产生的,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形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 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它 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又叫注意的稳定性。分配性注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4、感知即感觉和知觉,这是个体认识事物的首要环节。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首先,感觉是人类 一切知识的来源;其次,感觉是有机体同外部世界保持信息平衡的重

9、要条件; 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6、知觉是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 与解释。知觉同感觉一样,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对 事物感性认识的范畴;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感觉的综合 和深入;知觉包含了察觉、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7、感知觉的规律 感觉对比: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感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9、记忆的分类

10、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分类: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根据记忆的时间分类: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0、记忆包括3 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重现。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 提,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必然结果。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11、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12、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13、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首要)、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识记 材料的系列位置、记忆的线索。14、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

11、关系的概括的 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以下特征: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创造性。15、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 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进程分: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16、想象是指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具 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17、想象的分类: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无意想象18、智力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情境的能力。智力是指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 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的综合能

12、力,并非是一种单一能力。19、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20、创造性(力):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 动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 过程。21、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因素、动机因素、人格因素。第三章 情意心理1、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 行为方式。2、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成分:A主观体验:是指一个人对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生理唤醒:是指一个人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外部表现:是指表情,表情可以被

13、他人直接观察到,包括面部表情、动 作表情和言语表情。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成为情绪;而把那些与社会需要相 联系的内心体验成为情感。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5、情绪的种类心境:是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激情:是一种轻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 态。应激:是一种由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6、情感的种类道德感:是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 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

14、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 体验。美感:是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7、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转换法:情绪ABC理论;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情绪宣泄法自我安慰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注意转移法8、压力又称应激,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 种身心紧张状态。9、压力源是指能够引发内心紧张的刺激性时间。10、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寻找和化解压力源改变认知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1、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 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

15、出表现形式。由意志支配的行 动叫意志行动,它有三个特征:有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 困难相联系。12、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假如这些并 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就会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状态,即产生动机冲 突。动机冲突的类型:双趋冲突:这是指当个体面对两个同样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但只能选择 其一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矛盾状态。双避冲突:这是指当个体面临两种选择,每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 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矛盾状态。趋避冲突:这是指某一目标既能为个体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不利的方 面,个体只想取其好处,而不想要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13、如何对待动机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了解自己的动机果断作出选择学会解除动机冲突的具体方法:理智分析,作出选择;折衷处理,两面 兼顾;以退为进,迂回而取;同时放弃,另谋出路。14、挫折感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 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