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380349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电气工程1.1.1配管1.1。1.1配管目的与划分1配管的目的是保护导线,因而要求管路畅通到位,便于穿线及用户以后更换导线,并接地可靠.配管工作是电气工程中最普遍、最基础性的工作,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优工作的成败.暗配管预埋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明配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2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除暗配管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上人的封闭吊顶和固定封闭的竖井内的配管.可上人的吊顶内(有人行通道的吊顶)、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支架、固定均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2、1。1.1.2配管的材料要求1钢管应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毛刺,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2镀锌钢管应采用热镀锌,内外镀层良好、均匀,无表皮剥落、锈蚀现象.3塑料管及其附件应具有阻燃、耐冲击的要求,其氧指数应大于27。4金属软管或包塑金属软管,内外须镀锌,不脱丝、锈蚀,并采用同材质的配件。焊接钢管的规格表33公称口径外径焊接钢管mmin公称尺寸/mm允许偏差公称尺寸/mm允许偏差理论重量/(kg/m)151/221.30。50mm2.75+1215%1。26203/426.82.751.6325133.53。252.42321 1/442.33.253.13401 1/2483.503。84

3、焊接钢管的规格表33公称口径外径焊接钢管502603.504.88652 1/275.53.756.6480388。514.008。341004114。04。0010.851255140.04.0013.421506165。04.5017。811。1。1.3适用场所及要求1钢管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有严重锈蚀的场所不宜使用;敷设在土中时,应有三油两布防腐措施;敷设在焦渣中时,须包裹至少50mm清水混凝土保护层;暗敷设在混凝土中时,不需做管外防腐,但要求管内外除锈,管内防腐;暗敷设在吊顶、墙体内及明配时,需管内外除锈,管内外防腐,外壁刷面漆,面漆颜色与建筑物表面颜色分界清晰,不得交叉污染.

4、2镀锌钢管宜敷设在室内场所,镀锌层剥落处应刷防腐漆。3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入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4塑料管宜敷设在不易受到冲击的场所.5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讯、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明敷设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1。1。1。4管路的敷设和连接1钢管暗配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0。1倍。2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r弯曲半径R10D 钢管煨弯时焊缝的6倍,当两接线盒间

5、只有一个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4倍.3管子的弯扁度不得大于0。1倍管外径。没有明显褶皱、凹陷。4套管连接时要保证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2。2倍、套管管径应与管径相匹配,对口处要位于套管中间,焊口应牢固严密,薄壁管严禁套管连接。金属导管的套管连接:管壁厚度在2mm以上的非镀锌管可以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2.2D 以上的专用套管。套管焊接处要严密整齐,不得漏焊有缝隙.钢管套完丝后要注意保护,要采取防止丝扣缺损及生锈的措施。钢管套丝应清晰,相邻两扣丝的同一部位不能缺损.5套丝连接要用通丝管箍,套丝不乱扣,管口要对严,连接后外露螺纹23扣。明配管必须采用套丝连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塑料管应采用插入法

6、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插入深度直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金属导管的管箍连接:管壁厚度在2mm以下和镀锌管必须管箍连接.外露丝扣要一致,管箍要用管钳拧紧.6管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时,管口及连接处均应密封。敷设在室外的配管应有防雨功能。管路连接处,丝头应缠防水胶布或缠麻、抹铅油.7金属软管中间不得有接头,与设备器具相连时,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并带非金属护口。8薄壁钢管建议采用套管扣压式连接:1)连接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不应敲打形成压点;2)管路为水平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上下方分别扣压;管路为垂直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左右侧分别扣压;3)

7、当管径为25及以下时,每端扣点不应少于2处;当管径为32及以下时,每端扣点不应少于3处,且扣点宜对称,间距均匀;4)扣压点浓度不应小于1。0mm,扣压形成的凹凸点不应有毛刺,且扣压牢固、表面光滑,扣压后接口的缝隙应采用封堵措施。1.1.1。5管路的布置1暗配管当配管长度超过以下长度时要加接线盒,无弯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两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不允许有四个弯。2暗配管要固定牢固,混凝土中每隔1m用铅丝与钢筋绑扎,接线盒旁150mm以内必须用铅丝与钢筋绑扎.塑料管应加大固定密度,减少浇捣混凝土时的冲击.禁止在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钢筋间用电焊固定。3埋入墙或地面的管子应尽量减少重叠高

8、度,不能超过3层。管子应至少有15mm保护层.管与管间应至少有25mm间隙以免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不能渗入,造成空裂。4吊顶内敷设的管线应有单独的支架,不得在管道、龙骨等上面固定,但直径在20mm及以下的钢管,直径在25mm以下的电线管可利用吊顶的吊杆或主龙骨敷设。5明配管时管路布置要按照横平竖直、注重观感的原则,空间布置要合理。管路要弹线定位,在任意2m段配管平直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全长偏差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6明配管的固定支架、吊杆要根据其受力情况、外观形状、高度调节方式来确定,确定后要统一预制、刷防锈漆且面漆颜色要一致,安装时排列朝向一致,间距一致,无变形扭曲现象。7配管不

9、得出现半明半暗现象,不得用明管代替不通的暗配管路.8成排明管敷设应保证管间距一致,卡具一致,连接点、接线盒设置排列有规律。9明配管固定间距为:管卡与中间、转弯中间、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管卡的最大距离见表34。明管管路固定间距(mm)表34敷设方式导管种类导管直径(mm)1520253232405065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支架或沿墙明敷壁厚2mm刚性钢导管1.52.02。52.53。5壁厚2mm刚性钢导管1。01。52.0-刚性绝缘导管1.01。51。52.02。010在上人吊顶、竖井内禁止做拦腰管和绊脚管;不上人吊顶内的配管虽属暗配管但按明配管做法去要求.11

10、管路与各种水暖管线的间距列于表35。电气线路与管道的最小距离(mm)表35管道名称与管道位置关系配线方式最小允许间距蒸汽管道平行管道上穿管配线1000管道下穿管配线500交叉穿管配线300采暖管道平行管道上穿管配线300管道下穿管配线200交叉穿管配线100通风、给水管平行穿管配线100交叉穿管配线50注:1 蒸汽管道在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mm;2 蒸汽管道、热水管道应设隔热层.12室内煤气管道与电线、电器设备间距要求如下:1)煤气管道与电缆引入管的进线箱水平距离不小于200mm(管外壁到箱外壁);2)与明装或暗装电线管的水平间距均不小于100mm;3)与明装或暗装在墙内的闸

11、箱、表盘、接线盒的水平间距离不小于100mm.13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时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14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的连接长度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金属软管不得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金属软管不得作灯与灯之间的导管。1。1.1。6管入箱盒处理1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一致,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2对配电盘、箱的开孔还得注意与二次板的间距,开在靠配电箱后部。3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有锁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23扣。4进入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不宜超过根,否则应选用大型盒;两根以上配管

12、并排进入箱盒,间距要均匀,排列整齐一致;管进入箱盒时,盒内外侧应装有锁紧螺母固定;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管线,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基础地面5080mm。钢管应垂直进盒,一孔一管钢管与线盒用琐母连接,锁母应夹紧线盒,进盒的钢管长度不应大于5mm,出锁母23丝。不能出现绝丝及丝扣超长。钢管与线盒的接地焊接: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规范的要求。接地线与线盒点焊两点,与钢管焊接倍数为6d,双面焊接,焊接符合焊接要求,焊后要求清除净焊药。1对地面的插座甩出管、顶板的开关甩出管、电机的出线管、暗配管做法与明配管做法的接口部位要考虑将来的观感,尽量作到位置准确,特别注意保证位置准确、间距一致、高度适当,管口要套丝

13、,必要时焊接接地螺丝。尤其应注意甩出管的成品保护,防止管路堵塞。1。1。1。7箱盒的位置设置1保证标准层各箱盒口与同一轴线的距离、与建筑物阳、阴角的距离一致;成排的开关盒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2要保证强电盒口与弱电盒口的距离在500mm以上,保证盒口与暖气片、管道等的距离,当插座上方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200mm,下方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300mm,不符合时要采取技术措施。3室内煤气管与明装或暗装在墙内的配电箱盘、接线盒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0mm.。4配电箱、开关盒的位置不应设在门、窗的开启方向后以及影响设备操作处;中间接线盒应设在不影响视线观感的地方。5对开关盒、插座盒影响观感的重要部位如门厅的大理石墙面、浴室、厨房瓷砖墙面,要结合土建排砖,对其位置加以调整,尽量设置于砖体的几何中心位置.尤其应注意与土建配合,防止开关、插座入墙过深或位置不准。开关安装高度1。3m,距离门边150mm,紧贴墙面,不要有缝隙.要注意不要设置于门后等不利于操作的地方。开关面板安装:和装饰面合理结合,放于其几何中心。开关方向正确。与墙面无缝隙。开关、插座等面板安装位置要便于操作,不要安装于门后、暖气罩后等隐蔽的地方。安装高度要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开关、插座允许偏差值(mm)表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