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37350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历兴亡录1、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元1644年,岁在甲申。崛起于中国东北的女真部落在爱新觉罗家族的 带领下,用铁蹄征服了由汉人统治的中原,明朝自此灭亡。此时距明朝万历 皇帝去世,仅仅24年。万历皇帝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起兵推翻并最终取代朱 家天下的,正是与明朝恩怨纠葛数十年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及其子孙,而这一 切与万历皇帝不无关系。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主政的四十八年占了明 朝全部国运的六分之一。他即位之初,由于有张居正的辅佐改革而社会一片 欣欣向荣,明朝也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局面。但随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与众位大臣僵持对立,以至于28 年不上朝。期间,陷于内耗的明朝,一次次错过

2、了重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的机会,失去了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原动力,社会在不断开放,路却越走 越窄,最终滑向了毁灭的深渊。有感于此,学界曾有观点认为:明朝灭亡,实则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 帝真能背负如此骂名吗?在兴与亡的叹息间,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呢?我们来看充满悲情的时代,万历时代。先说明两点:一是嘉靖在位45年, 万历在位48年,中间有六年隆庆,这六年很短,却很重要。这六年时期部分 开放海禁,部分开放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互市贸易,当时经济发达地区像苏 州、浙江、江西等,赋税制度也在悄然改革,这是一个改革时期,也为后来 张居正的改革做了铺垫。二是这个时代有个半世纪,所有人物,万历、张居正、

3、戏剧创作家汤显祖、 努尔哈赤等人物,我们提取最有影响的片断来说。过去提到过王阳明、高拱、 戚继光、严嵩、海瑞等,这些人还将继续产生影响。要说明的是,他们在万 历时的形象与嘉靖往事时的形象不一样。像戚继光,在嘉靖时期是纯粹意义 的武将,但到万历时向文化人转型。严嵩在嘉靖时是人人喊打,万历时却获 得了一定的同情。徐阶在嘉靖末年呼声极高,但在万历时期,家族则成为一 方恶霸。这些形象的变化,不意味着历史可以任人涂抹,而是因为随时间推 移,他们本身在变化,人们的看法也在变化,这些先做一下说明。(明朝的嘉靖、隆庆和万历皇帝,祖孙三人先后在位长达一个世纪。而这 一百年也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各自走上不同道路

4、的分水岭,尤其万历皇 帝在位的四十八年间,明朝从中兴盛世到穷途未路,不仅动摇了根基,更丧 失了人心,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的隐患与痼疾也许都从万历即位之初开 始。)隆庆六年五月一天,乾清宫,空气到了冰点,只做了五年半的皇帝隆庆 走向了尽头,只有三十六岁。三位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领到乾清 宫时,皇后陈皇后,李贵妃,还有太子朱翊钧也在。隆庆皇帝示意宣读顾命, 不等读完,高拱等人泣不成声,这就是托孤。第二天,隆庆死了,整个紫禁城一片悲哀。最忙碌的不是十岁的朱翊钧, 真正忙碌的是高拱,要安排继位等大事。他向新皇帝万历提出五条建议,皇 帝也一条条地批准。这样一来,就像隆庆希望的一样,新皇帝与旧内

5、阁间合 作默契,君臣间其乐融融,但这是表象,背后是阴谋。隆庆去世第二十天, 万历继位才七天后(皇帝还没真正讨论国家大事)的这天早上,高拱带领文武 大臣来到会极门,看到冯保率领其他太监在等候。冯保喝有旨,开始读圣旨。 大意是,大行皇帝去世前,内阁三个辅臣被召来,托付后事,本是希望你们 忠心耿耿,国家把这末大的事交给你们,应该说对你们的恩情很深,但是, 内阁首辅高拱辜负了先皇的托付,夺了权,弄得母子三人惴惴不安,令高拱 即日离京。你们这些文武大臣,为什么在高拱胡作非为时,不敢斗争,希望 你们认真做事,否则,高拱是前车之鉴。听得百官一头雾水,高拱更是搞不 清楚。高拱是先皇老师,是中极殿大学士掌吏部事

6、,还加了柱国,但是,皇 恩浩荡,令出如山,所有政治身份被夺得一干二净,当天就出京。这是朝廷 第一件大事。高拱创造了纪录,是被新皇帝最快炒鱿鱼的顾命大臣,七天就 被炒了(在中国古代社会,顾命大臣的位置非常重要,他既是维持政局平稳过渡 的关键人物,更夹杂着皇帝的私人情谊在里面,因为皇帝把孤儿寡母托付给 他了。但高拱这个顾命大臣实在不走运,刚刚把新皇帝扶上位即遭到迎头痛 击,且一头雾水、百口莫辩。那么,高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政治生涯的 转折,又与万历一朝的政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在嘉靖二十年时,高拱中了进士,而且当了庶吉士, 后来留在翰林院为编修,这是储相,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学

7、士了。高拱三十出 头时,是前途无量,事实证明,高拱仕途中,运气好,跟对了嘉靖皇帝的第 三个儿子,裕王,即后来的隆庆,这可能是严嵩安排的。一路进步,过程中, 严嵩与徐阶起了重要作用。裕王是继承人身份,大家都看好他。高拱的才华 也展示出来,无论是严嵩还是徐阶都不断推荐高拱。到嘉庆四十五年入阁为 大学士,但是徐阶发现他脾气暴躁。高拱也不把徐阶放在眼里,首辅徐阶也 不吃素,碰到重大问题,把他撇开,徐阶看上了张居正,这也是裕王的老师, 做事沉稳,尊重人,所以大小事与他商量,就把张居正引进了内阁,以抗衡 高拱。高拱知道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也处处与徐阶对着干,这时,胡应嘉 出现了,当时是吏科都给事中,与其他

8、言官一样,敢于批评,他光是大官就 有两个侍郎被弹劾而罢官,这是正三品的高官。布政使从二品,也有二人被 他弹劾而走,这人可怕。在他弹劾下去的两个侍郎中就有高拱的亲家,他就 害怕高拱,怕有小鞋穿,他就想办法,怎么让高拱报复不了自己,于是利用 徐阶与高拱的矛盾来弹劾,高拱立即上书反驳,这就是高拱的性格。这事竟 然不了了之。因为当时嘉靖身体不好,没办法管,后来隆庆也没管,所以高 拱与胡应嘉矛盾就一直存在。高拱受不了气,抓住错误就革了胡应嘉为民, 而且因为这事和徐阶在内阁争吵了起来,打仗了。因此一批给事中、一批侍 御史就对高拱口诛笔伐。南京的御史甚至开始对高拱进行拾遗。什么叫拾遗?要跟大家解释下,明 朝

9、京官每六年接受一次考察,四品以上的官员,皇帝直接考察。所以他们直 接要向皇帝自陈,就是述职。要说说这些年来,自己做了些什么,这个不重 要,关键是要说自己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对不起朝廷,这是自陈,但是, 也要向言官公开,言官要对此挑刺。如果有隐瞒的,有见不得人的,没写, 言官就要帮着回顾,帮着你把遗漏的地方捡起来,在等着拾遗,如果被提醒 起来的,就是欺君,就得自己辞职。高拱就被拾遗了,不得已辞职了,这人 事业心强,这太困难了。此时隆庆皇帝是他学生,做和事佬,允许他回家,养病去,不罢官。高拱 被遣回家乡的二年半,养精蓄锐,隆庆三年十二月,被重新召回来为大学士, 此时,徐阶退休了,张居正正在内阁。本

10、是首辅的张居正,因为高拱回来了, 就失去了首辅的机会,先进内阁的高拱变成了首辅。(究竟是什么政治角力让高拱退出政治舞台?)明朝正统后,司礼监成为皇帝对内阁进行制约的衙门。内阁代皇帝审批 文件,票拟后,不是最后的定本,还要司礼监代替皇帝批红,才算皇帝的意 见,所以司礼监操纵着内阁。冯保就是才华出众的宦官。高拱觉得冯保与自己工作不协调。冯保本应 由秉笔太监升为掌印太监,在高拱的上奏后,隆庆皇帝让其他人做了掌印太 监。冯保对高拱极端不满。尽管高拱看不上冯保,但是,冯保有自己的才华, 能干,对政务熟悉,冯保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尽管隆庆不喜欢他, 但李贵妃喜欢他,内阁中,张居正是他的朋友。高拱觉

11、得冯保不对劲,张居 正觉得对劲,所以,他们成了好友。这一切,高拱竟然不知道。一直等到隆庆皇帝死了,等到冯保做了掌印 太监,高拱才感觉到了,他却相信,一定能扭转过来,于是,他就找了两个 言官,弹劾冯保。他想皇帝把奏章发到内阁,票拟时,他可以同意这个奏疏, 他争取张居正,把这事告诉张居正,至于张居正的态度,暂时不提。至少张 居正不会帮忙,甚至张居正借冯保攀上了皇后、李贵妃甚至小皇帝那儿。这 场斗争其实是内阁里首辅与次辅,新、老臣间的斗争,张居正要借此从隆庆 朝进入到万历朝来。这看起来不公平,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所以我们知道, 结局是出乎高拱意料,在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高拱领着文武百官来到会极 门时,他还以为皇帝要把弹劾冯保的奏疏发到内阁进行起草,但却遭到了失 败。有一点他没想清楚,即使是高拱票拟驱逐冯保,他应该想到内阁之拟票 还得司礼监批红呀,所以高拱以为自己在按规则出牌,他没真正摸清规则, 其实这就是新、旧朝领导人物间的政治斗争。总之,这场政治斗争以高拱失败结束,这个结果,却是好的结果。高拱 的离开,继位的是张居正,重新达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工作的默契,新首辅与 新掌印和皇帝与皇后的其乐融融,他们把明朝推向了鼎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