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36960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研究应“以小见大”福建街小学 王春芳对于学术研究的群体来讲,选题的确是有着“大”、“小”之别的;但是,对于学术研究的个体而言,则应该“各得其所,各尽其宜”,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每个研究个体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进行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以小见大 经济实用应该说,广大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颇有价值有意义的“案例”,可谓“俯拾即是”。一句导语,一行板书,一个问题,一种表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所以,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可谓“左右逢源”。再也不会像过去写论文那样为寻找一个题目绞尽脑汁了,再也不会担心教学研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了。这样也就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强度,就能使教师

2、克服畏难情绪,轻装上阵,“减负”而“提质”。所以,“案例研究”是非常经济实用的好路子。二 以小见大 便捷及时一般看来,教师在撰写论文往往要积累比较多的材料,积累比较多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乃至上升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工程”的确比较庞大,因而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由于积累等待的原因,使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失去了“及时”的意义。而“案例研究”则由于“以小见大,轻装上阵”的特点,就能够像新闻记者一样比较及时地反映了教师的动态过程,及时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及时定格了宝贵的心得和启示。所以,“案例研究”具有“便捷及时”的特点,符合了教学工作是动态过程的实际特点,符合了教师作为

3、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特点。上述二点,应该是“案例研究”的最大的两个特点。三 以小见大 源于实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案例”来自教师的实际工作,来自教学的实践过程,源于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所以,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唾手可得,俯拾即是”。相反,某些所谓的研究活动,总是求大,求全,求“高深莫测”,求“一鸣惊人”,总是搬来庞大的理念,搬来先行的主题,搬来“大而无当”的教条,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远离了教学实际,脱离了广大教师。四以小见大 生动典型“案例研究”的“案例”正是来自实际工作,来自实践过程;所以,往往比枯燥贫乏的间接材料更生动,更鲜活,更形象,更具有个性。“案

4、例研究”是研究者对所占有的具体素材进行了“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工作,对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的所进行的分析和提炼工作,就使得这个“案例”既代表了众多的一般的教学现象的共性意义,又包含了非同寻常的具有特殊特征的个性意义。所以,“案例研究”就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案例的典型意义。五 以小见大 指导实践“案例研究”以小见大,从小小的特殊的“案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典型的意义,归纳出指导教学实践的规律。通过对“案例”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一次新的质的飞跃”。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理论,结合理论,运用理论,把实际工作的得失由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

5、刻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从而反过来指导实践,更好的为实践服务。六 以小见大 提高素质通过“案例研究”,我们能够从实际教学活动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体验、感受等。可以使广大教师增强理论素养,培养反思自身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所以说,“案例研究”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切实有效的手段。广大教师会真切地认识到教科研活动是工作的需要,是自身提高水平的需要;而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一种无用功。四 结语目前,“案例”这一概念正逐步进入我国的教学研究领域,并且日益被广大教师认同接受。上海、浙江嘉兴等地,都已经开始了比较有效的实验。综上所述,“案例研究”的确是比较切合广大教师实际情况的好路子;是“以小见大”的好路子;是经济实用、便捷及时、源于实践、生动典型、指导实践、提高素质的好路子;是激发广大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的好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