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36316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济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习目标 重点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难点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试验”是实验成功的要素。课前预习(完成时间10分钟)一、预习要求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实验探究过程的基本步骤,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以及探究的常用方法。尝试绘制本节的知识网络,如有疑问,请将问题记录在学习疑问列表中。二、初绘知识网络三、学习疑问或拟探究问题列表 课堂探究探究知识一 探究的基本过程资料: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腐败,这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去的呢?巴斯德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找到了答案。开始,巴斯德在圆瓶里灌

2、进一些酵母汤,把瓶颈焊封,煮沸几分钟后搁置适当时间。结果表明,瓶里并没有微生物生长。这一试验并没有得到认可,有人指出:“你在煮沸酵母汤时,把瓶里的空气加热了。酵母汤产生小动物所需要的是自然的空气。你不能把酵母汤和天然的未经加热的空气放在一起而不产生酵母、霉菌、杆菌或小动物!”面对对方的指责,巴斯德冥思苦想,决心设计一种只让天然空气进入而不许其中的微生物进入的仪器。在老教授巴拉的指导下,巴斯德终于设计、制作出了符合这一要求的仪器,即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巴斯德宣布:“自然发生学说,经过这简单实验的致命一击之后,绝不能再爬起来了”。问题1:阅读资料,并分析P10“巴斯德实验”,讨论巴

3、斯德的探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他做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问题2:实验为什么要设置A、B两瓶?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问题3: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4:由此可见,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为几个步骤?问题5:分析讨论巴斯德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效果检测1.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_、_、_、_、_等。2.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都不同 B.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都相同C. 所有变量都相同D. 所有变量都不同3. 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 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

4、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的大小探究知识二 探究的常用方法问题1:尝试分析以下几种探究过程用到了哪些方法?问题2:思考在“调查青少年身高情况”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探究方法?由此可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_。问题3:人们对生命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时,往往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判断。通常用_、_等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结果,以便于和他人_。学习效果1. 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_法。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_法。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

5、出结论,可采用_法。本课知识网络_:有研究价值科学探究的环节 _:符合科学事实 制定计划:成功的_ _:科学、谨慎 _:真实可靠 表达交流:多种形式科学探究的方法 _ _ _ _当堂自测1.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试验的是( )A. 有光、无光 B. 有光、无水 C. 干燥、湿润 D. 有空气、无空气2. 某同学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问题时,做了以下实验,请问哪个培养皿的微生物最多,本实验证明了什么?( ) A. A最多,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B. B最多,微生物生长与水的关系 C. B最多,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D. C最多,微生物生长与水的关系3. 下列不属于

6、调查活动的是( )A. 人口普查 B. 人物外貌描写 C. 全校血型检查记录 D. 班级视力检查统计4. 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 A.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B. 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C. 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D. 实事求是的表达和交流4.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向阳处20不充足图1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6. 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于是,鲜花保鲜问题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工作之余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延长鲜花保鲜的条件”,小亮和小华提出种种假

7、设,并设计如下试验:a、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A和B;b、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A中加入2颗维生素E,并搅拌使之溶解;c、在A和B 中各插上一支同样新鲜的玫瑰花(如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1)他们设计这个试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 ;(2)他们准备B组的作用是 。7. 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

8、的_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 瓶子的大小 B. 细菌的有无 C. 肉汤的多少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 巴氏消毒法 B. 腌制法 C. 脱水法8.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植物要求的光照时间有关。植物对光照和黑暗时间长短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光周期能否诱导植物产生开花激素,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以及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下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菊花植株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是 。(2)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3)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 。本课自我评定清水鲜花鲜花清水维生素E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