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32858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质量控制指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 比例。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 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 分级。各 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 ASA 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 ASA 分级麻醉患者 总数的比例。意义: 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 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意义

2、: 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定义: 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意义: 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 结构性指标之一。注: 麻醉方式分为 5 类:(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 + 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 + 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 + 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 + 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 + 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 + 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

3、: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 MAC ,其他。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定义: 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 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意义: 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 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定义: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 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 C。PACU入室低 体温率,是指 PACU 入室低

4、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 PACU 患者总数的比例。体温测量的方式 推荐为红外耳温枪。意义: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八、非计划转入 ICU 率定义: 非计划转入 ICU 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 ICU 的计划,而术中或术 后决定转入 ICU 。非计划转入 ICU 率,是指非计划转入 ICU 患者数占同期转入 ICU 患者总 数的比例。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定义: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是指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后 6 小时内,非计划再次行气管插管术。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是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

5、患者数占同期术后气管插管拔 除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提示在麻醉复苏阶段,对于拔管指征的掌握可能存在问题, 或者患者出现其它问题需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质量管理和 / 或手术质量 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十、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死亡率定义: 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死亡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 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意义: 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死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密切相 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十一、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率定义: 麻醉开始后 24 小

6、时内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非医疗目的的心脏停 跳。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 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 因素。意义: 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 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定义: 麻醉中,接受 400ml 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 数占同期接受 400ml 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 自体血的应用可以显着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 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 要结构

7、性指标之一。十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定义: 严重过敏反应是指发生循环衰竭和 /或严重气道反应(痉挛、水肿) ,明显皮疹, 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指麻醉期间各种原因导致的严 重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是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例数占同期麻 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 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 要结果指标之一十四、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是指在椎管内麻醉后新发的重度头痛、局部感觉 异常(麻木或异感)、运动异常(肌无力甚至瘫痪)等,持续超过 72 小时

8、,并排除其他病因 者。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是指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 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十五、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定义: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是指由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 肿、导管或导丝异常等,需要外科手段(含介入治疗)干预的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 发症发生率,是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定义: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

9、72 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 音嘶哑,排除咽喉、颈部以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是指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意义: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 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十七、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定义: 麻醉后新发昏迷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术后没有苏醒,持续昏迷超过 24 小 时;昏迷原因可包括患者本身疾患、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除外因医疗目的给予镇 静催眠者。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是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 麻醉后新发昏迷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 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 结果指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