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32780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一、无汗【概念】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的记载。大凡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气血趋向于表,故有汗出;秋冬阳气 匿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少汗或无汗,此乃自然之势。倘或外邪入侵肌表,腠理开阖失司, 则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是为病态。本节所讨论的是后者。【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表实无汗:全身无汗,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喉痒咳嗽,舌苔薄 白,脉象浮紧。表寒里热无汗:全身无汗,发热恶寒,肢体烦疼,鼻塞声重,烦躁口渴咽痛,咳嗽痰黄,溲 赤便秘,苔白或薄黄,脉象浮数。寒湿束表无汗:全身无汗,头胀如裹,肢体沉重,骨节

2、烦疼,畏寒微热,尤以日晡为甚,舌 苔白腻,脉浮紧或迟。鉴别分析 风寒表实无汗与表寒里热无汗:二者同为风寒表实无汗证,然风寒表实无汗纯是风寒所致, 而表寒里热无兼有里热证候。风寒表实无汗,由于风寒侵袭,束于肌表,寒为阴邪,其性凝 闭,最易伤阳,卫阳被郁,故全身无汗。 伤寒明理论 :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 则无汗。 其辩证要点是: 除无汗症外, 尚有其它风寒束表 (恶寒发热、 头痛身疼, 舌苔薄白、 脉象浮紧 ) 的临床表现。治宜辛温解表发汗,方选麻黄汤。表寒里热无汗,由于素体热盛, 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则形成外寒里热证,俗称 寒包火 。如重订通俗伤寒论 :凡温病伏暑将发

3、,适受风寒搏束者,此为外寒束内热,一名客寒包火。亦有伤寒表邪未解,外邪已有入里化热之势者,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其辩证要点是:除了风寒束表 (无汗、恶寒发热、身疼 )的症状以外,还兼有里热 (身烦口渴咽痛、苔薄黄 )等征象。治宜疏散 风寒,兼清里热,方选葱豉桔梗汤,如风寒偏重者,可用大青龙汤。寒湿束表无汗:恙由汗 出当风,或久居潮湿阴冷之地,或伤于雾露之气,寒湿郁于肌表。寒主收引,湿性粘滞,阳 气被郁,腠理闭塞,故汗不得出。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 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其辩

4、证要点:无汗,兼有寒湿郁表 (头胀如裹、肢体沉重、畏寒、发热日晡加剧 )的症状。治疗以散寒祛湿为大法,方 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羌活胜湿汤。无汗一症,表证、里证皆可出现,宜从寒热虚实中辨 析,不可徒用发汗,致正气妄泄,误犯虚虚之戒。【文献别录】伤寒明理论卷一: 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畜,与 亡阳久虚, 皆令无汗; 其伤寒无汗, 则腠理致密也; 风中于卫, 则腠理开而自汗, 寒中于荣, 则无汗, 谓腠理闭也; 经所谓太阳病, 恶风无汗而喘, 脉浮繁, 无汗发热, 及不汗出而烦躁,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 其刚

5、痉无汗, 是数者, 皆寒邪在表而无汗者也; 阳明病, 反无汗, 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 此以久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异哉?温疫论上卷: 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2 战汗【概念】 战即振栗,又称寒栗、寒战。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先振栗而后旋即汗出者称战汗,为邪正相 争的表现。 战汗与 寒战 不同, 寒战 是自觉全身发冷而振栗, 战汗是指寒战与汗出同时出 现的症状而言。【鉴别】 常见证候 太阳伤寒欲解战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按之无力。若欲解,可振栗 汗出,身静,脉和病愈而安。疫留气分欲解战汗:发热甚而不恶寒,或反恶热,烦渴或欲饮

6、 水,舌苔黄,脉洪大。若先振栗,随即全身汗出,继而脉静身凉,此为欲解病除之象。鉴别分析 太阳伤寒欲解战汗与疫留气分欲解战汗: 同属外感热病, 在病程进行中, 均可出现先振栗而 后即汗出的战汗症状,战汗之后其诸症悉解, 其病自愈。 前者为寒伤太阳肌表,故出现太阳 表证的症状 (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 ) ,风寒之邪与正气交争郁于太阳经表,正邪交争正不 胜邪故振栗;旋即正气盛邪气衰,一鼓作汗,驱邪外出,故身静脉和其表病自安,可不药而 愈。但若虽战汗而汗出不畅, 表证仍在者, 此可复发战汗而愈, 或予以调荣卫、 解肌表之剂, 可服桂枝汤。后者乃温疫之邪由表传里,疫邪稽留气分,表现有气分症状( 高热

7、、不恶寒、烦渴、 脉洪大等 ) ,若正气尚盛 , 亦可化战汗驱邪由肌表而出, 战汗之后脉静身凉 , 烦渴顿除, 其病自愈。若战汗之后, 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如 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 ( 温疫论补注 ) ;若但战不汗,四肢厥逆, 厥回汗出者生, 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 ( 温疫论补注 ) 是疾病向恶化方面发展 的表现。 战汗一症,是正邪交争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转归不外两途,正胜邪则病自愈,邪盛正衰,正 不胜邪,其病 恶化。当战汗之时, 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 ,(温疫论补注。 ) 是临床应当注意的。【文献别录】世医得效方 伤寒遗

8、事: 厥阴逆至第七日, 脉得微缓微浮, 为有脾胃脉也。 故知脾气全, 不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 3 自汗 【概念】 自汗, 是指人体不因劳累、 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 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谓之 自汗出 。三因方载为: 无问昏醒,浸 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 ( 如 头汗 、手足汗 等 ) 及 绝汗 均另立专条。【鉴别】 常见证候 营卫不和自汗: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 风湿伤表自汗: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 浮

9、缓或濡滑。热炽阳明自汗: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暑伤气阴自汗: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膈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 力。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左白右光 ) 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阳虚自汗: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喜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鉴别分析 营卫不和自汗: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 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 象。治宜调和营卫,方

10、选桂枝汤。风湿伤表自汗: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证等。正如类证治裁汗症指出: 若失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 。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 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 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着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牓胱不利而小便短 少;舌苔薄白, 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 治宜祛风胜湿, 益气固表, 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热炽阳明自汗与暑伤气阴自汗: 二者皆为热证自汗,病机也有类似之处,但发病的季节,所 感之邪不同。前者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 发病不拘于夏季;后者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 发生 于夏季

11、。热炽阳明自汗的辩证要点是:大汗出而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 之类;暑伤气阴自汗的辩证要点是:既有暑热 ( 发热汗出 )之征,又有气阴不足 (口渴舌红,脉虽洪而无力 ) 的症状,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气虚自汗与阳虚自汗:皆为虚证自汗,但病因病机也不一样。气虚自汗,主要责之心肺。因 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 而自汗常作。辩证要点为: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 促,倦怠懒言,面色 ( 左白右光 )白,脉缓滑无力。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和 玉屏

12、风散加减治疗。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 只宜固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在外,阴之使也。 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 则自汗出。其辩证要点是: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 阳虚的见证。治疗宜温阳敛阴, 方选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配以煅龙牡、五味子等收涩 敛阴之品。自汗一症,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均可出现,正如伤寒明理论指出:”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 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因此,自汗在临床上,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 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多属虚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挟难之证,应辨别标本,权衡主 次,辨证论治。【文献别

13、录】素问阴阳别论 : 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 :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 : 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 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张氏医通杂门 : 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藏府蒸发使然,心之 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 。4.盗汗【概念】盗汗,又称 寝汗 。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 伤寒明理论 : 盗汗者,谓睡而汗 出者也。 本症,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称寝汗 ,后来在金

14、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方称 盗汗 。从此, 在各种医籍中多称盗汗。 景岳全书 汗证 说: 汗出一证, 有自汗者, 有盗汗者,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鉴别】 常见证候 心血不足盗汗: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阴虚内热盗汗: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 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脾虚湿阻盗汗: 盗汗常作, 头痛如裹, 肢体困倦, 纳呆口腻, 舌苔薄白腻, 舌质淡, 脉濡缓。 邪阻半表半里盗汗: 盗汗, 病程较短, 寒热往来, 两胁满闷, 口苦, 欲呕, 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弦滑或弦数。鉴别分析 心血不足盗汗与阴虚

15、内热盗汗: 两者皆属虚证,但后者虚热之象明显。 心血不足盗汗, 由于 劳伤血亏,心血过耗,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则心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故盗汗常作, 心悸少寐; 气血不足则面色不华, 气短神疲; 舌淡、 脉虚亦为血虚之征。 治宜补血养心敛汗, 方选归脾汤加龙骨、牡蛎、五味子。阴虚内热盗汗,由于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导致阴血 亏损,阴虚生内热,虚火盛而阴液不能敛藏则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 阴血不足,则女子月经不调;阴虚相火妄动则男子梦遗滑精;阴精衰少,则形体消瘦;舌红 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当归六黄汤加糯稻根、浮小麦。 脾虚湿阻盗汗与邪阻半表半里盗汗:同属实证。脾虚湿阻盗汗,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 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盗汗常作,兼 有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淡,脉濡缓等症。治宜化湿和中,宣通 气机,方选藿朴夏苓汤去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桹、苍术、陈皮。邪阻半表半 里盗汗,多见热性病的初中期阶段。多由外邪侵袭,表邪失于疏解,循传少阳,阻于半表半 里,欲达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