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审美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32367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象的审美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意象的审美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意象的审美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意象的审美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意象的审美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象的审美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象的审美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象的审美化汪裕雄一、传统美学意象论的要义谈到意象,很多人印象里是现代一种舶来品。是的,从三十年代起,朱光潜宗白华在美 学上谈意象,梁宗岱、艾青在诗论中论意象,所用一语,大抵是西文“image”一语的移译。 这个字,本世纪初年的西方诗学用得很多,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Paul Valery,18711945) 主张诗歌语言应和“image”结合得天衣无缝而表现出一个类乎梦境的“世界的幻象” 1;美 国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则因从事唐诗英译,叹服唐诗意象之精妙,起而 反对一览无余的直抒胸臆反对将诗歌当作情感的喷射器,主张以“准确的意象”充当情感 的“对等物

2、”,尤其重视隐喻性意象 2。朱宗二位,引进西方意象理论与传统美学的意象、 意境论相衔接,梁宗岱、艾青,都曾在留法期间亲受瓦莱里熏陶,两人诗论亦不无融贯中西 之意。但也应该看到,西方美学的“image”,与中国传统美学之意象,实有内涵的重大区别。 在西方, image 指心理学上的表象、心象、映象,或语言学上的喻象、象征,主要是想象的 产物。由其衍生的动名词imagination3,就是指想象或想象力。西方美学重摹仿,想象力不 受重视,亚里斯多德诗学中,于想象未置一语,可为明证。此中原因,亚氏亦曾有流露:“知识或理智是永远正确的,想象不能和它相比,是可能错误的” 4。这一关于认知优位于 想象的判

3、断,暗含西方人尊奉哲学而鄙视艺术的观念的因子,致使想象功能在艺术创造中的 地位,成为后世迭有争议的问题。罗马时期的希腊作家斐罗斯屈拉特(F. Philostratus,约 170一245)重视想象的创造功能,他曾引述公元一世纪中期希腊学者亚波罗琉斯(Apollouinus) 的话说:“想象比起摹仿是一位更灵巧的艺术家,造成这些形象(按指希腊神话诸神形象)的 正是想象。摹仿只能造出它已经见过的东西,想象却能造出他所没有见过的东西。用现实作 标准来假设,摹仿有惊惶失措的时候,想象却不会如此,它会泰然升到自己理想的高度” 5。 在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乌阿尔德 (J. Huarte, 1530-1592

4、)和意大利的马佐尼 (G. Mazzoni, 15481598)都主张诗歌“属于想象”,“以想象力为根据”6;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第 五幕第一场对想象的礼赞,更是脍炙人口:疯子、情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结结实实的想象。疯子看见的魔鬼,比广大的地狱里所能 容纳的还多。情人和疯子一样癫狂,他从一个埃及人脸上会看到海伦的美。诗人转动着眼睛, 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象为从来没人知道的东西 构成形体,他笔下又描出它的状貌,使虚无杳渺的东西有了确切的寄寓和名目。 7然而,也还有另一种把想象和理性对立起来的声音。法国的巴斯楷尔(B. Pascal, 1623-1662) 居然

5、把想象称作“人性里欺骗的部分,是错误和虚诳的女主人”,断言“这个高傲的功能是 理性的仇敌”8。据说在十六世纪,西方人就用“家里的疯婆子”(1aloca de la casa)这个短语 当作想象一语流行的代称词9。所以用不着奇怪,连维科那样杰出的学者,也一面赞许原始 初民创造了诗性智慧的“想象的类概念”10,予想象功能以极高评价,一面又将想象与认知 截然对立起来,声称“推理力愈薄弱,想象力也就成比例地愈旺盛” (新科学,朱译本, 98 页),“按照诗的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时既是高明的诗人,又是高明的玄学家(按即哲 学家),因为玄学(按即哲学)为把心智从各种感官方面抽开,而诗功能却把整个心灵沉浸

6、到感 官里去;玄学飞向共相,而诗的功能却要深深地沉浸到殊相里去” (新科学朱译本,第 429 页)。按照西方文化的思辩逻辑传统,哲学侧重于认识论,讲求智性知解力;艺术借助 想象尽管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至,但总归不能摆脱感性经验而显得难以跟哲学相容。“image” 之所以被纳入感性层面,诗与艺术之所以屡屡遭受攻击,道理就在这儿。这种状况,直至十 八世纪才有所改观,意大利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家慕拉多利(L. A.Muratori, 1672-1750,中译 又作缪越陀里)在他论意大利最完美的诗歌(1706)中认为,想象力是“低等的领会”,知 解力是“高等的领会”,但单凭知解力或单凭想象力都不能很好创造出

7、新形象,只有两者联 合起来构成形象,才能使其从想象和理解两方面看来,都觉得完全可能而且逼真”11。这一 思想,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就被康德发挥为知解力和想象力和谐协调活动而得到满足的审美 判断力理论,被黑格尔概括为借助于想象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解统一起来的“充满敏感 的观照”的美感论12。黑格尔使用的想象一词,英译本原作Phantasie,仍保留着古希腊语 的用法。image经历很大的曲折,才算在西方美学中得以定位。不难看出,西方美学讨论 image 以及与之相关的想象问题时,是从感性与理性、形而下 与形而上截然两分的文化立场出发的,所以虽承认image和想象可以充当沟通感性和理性的 桥梁、纽

8、带,但仍将其划归经验感性层面,放在心理学领域加以处理。如此一来,西方的 image,与中国的意象在涵义上就只能有一处发生重合,即它们同属于想象活动的凭借与成 果,按中国人的说法,即同属于“意中之象”或“意想之象”。而中国古代意象一语,历来是物象,兴象(含喻象、象征、典故等)、乃至于指称“道” 的“大象” (“罔象” )的总称。就其涵括的指称范围而论,既有具象的形而下的器,也有恍 惚无形的形而上的道,还有深蕴于人心的情与理简直是无所不包。如同“易象”可以穷尽 “天下之至赜”,意象所指也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天地万物,无远弗届。而且意象最突 出的功能,就在由眼耳相接的些微之物,引人入于玄远之境,与

9、万化冥合。中国人谈艺,动 辄包裹六极、笼括天地,意欲“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王微:叙画),就因为手里 握有意象这一通天法宝。在秦汉天人模式建成之后,意象在“道气物”的运行图式 中的地位、功能都得到规范化,情形更是如此。由此,也就引出中国意象论的一系列独异的 品格,它决定着中国古代审美与艺术的独特方式和独特风貌。中国意象论以传统的气论为基础。意象起于“观物取象”。这个“取”,不是单纯摹仿, 而起于物我之间因生命之气的交流共鸣而感应互通,是基于同态对应的深切认同。中国人视 外物为友朋,为手足,而不把它视为被动的一堆死物。因而,当物象转化为意象而充满主观 情绪色彩时,不是主体情绪的单向投射,而

10、是“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我既赠物以情,物 亦答我以兴。中国人观赏外物的极境不是“以我观物”,而是“以物观物”,这便完全有别于 立普斯(T.Lipps, 1851-1914)的移情说 13。中国意象论的着眼点,不是单纯的外部空间,如立普斯所谓“空间意象”,而是一个“时 空统一体”,就是说中国人面对的是四维空间。按照秦汉以时间统领空间的模式,突出时间 的主导因素,所以中国人审美的空间始终由时间这一维所牵引,它流转不居,生生不息,充 满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中国人似乎不习惯于驻守一个视点作静止的观赏,而崇尚于“游”: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屈原离骚句)似乎有那么一种不饱游饫看,不

11、穷览四极便誓不罢休的劲头。即使是“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王维登裴秀才小台作 句)罢,那个“望”的视线也绝不安分,不肯就固定视线、视角直逼某一对象,而是往返流 动,上下,左右,远近,穷观历览,务求将宇宙万物尽收眼底。中国的山水诗画,尤其体现 出这种观物方式的优点,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于无声处,尽得宇宙万物自然运行的节律, 而充满着气韵一种无声的音乐。那些以为中国美学关于诗画音乐感的论述只是一种借喻 的人是大错特错了,这并非借喻,而是实实在在的音乐感空间节奏感,它诉之人的感受, 可以为知者道,却不可为昧者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意象论强调,意象之形成,不但有赖于身观目接,而且 有赖于“

12、反观内视”。意象起于外物的“物象”,同时又是一种“内心视象”,它在静穆的冥 思中,悬于心目,既观赏又体验,意象既不断发展、变形,体验也不断延伸、深化,直至从 中领悟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领悟出人生的价值意义。这种审美意象,成为士人们重新体认自 己的人生经验、寄寓人生感慨、解悟人生真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庄子那个以“罔象”之名 凸现出来的“逍遥”之境,足以体验到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成为人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 境界。在西方,这个境界过去是被基督教独占的;到了现代的存在主义一现象学美学,才致 力于从审美的“澄明之境”与“灿烂的感性中寻求人的生存价值,时至今日,仍为许多 西方人所不解。但在中国,这是一个历史

13、悠久的传统,这个传统,简言之即“以审美代宗教”。 中国人从来执着于现实,不断从俗世的生活中,从山川风物中去寻求美,寻求人生价值的寄 托,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信佛,信神仙,甚至信祖宗和鬼神,但他们从来不曾眼巴巴盯着来世 的轮回与彼岸的天国,始终没有丧失对俗世的现实生活的热爱,没有丧失朝气勃勃的乐观进 取的人生态度。审美,作为一种重要力量,融聚着中国文化的生机主义和人文主义,文撑着、 养育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审美意象论的涵义是相当深邃的。意象是中国文化习用的术语,进入审美领域之后,意象有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我们回答 是,又有,又没有。从意象指称的内涵说,有所变化;就意象的总体功能说,又保

14、持着作为 文化符号的意象的固有性质。审美意象中的“意”,不是单纯义理,而是情理交融的“情志”。 它类乎西方那个号称难译的“Pat hos”朱光潜先生译其为“情致”王元化先生则译成“情志”), 指一种饱和着情绪的思想,它常充当创作的动力,而一旦体现于作品,又常维系着该作品的 主旨。审美与艺术的创造、欣赏,都归结为创造意象,抒发情志,或再造意象,感发和体验 情志。情感的判断,在审美判断中便占据绝对优势,于是,意象便成为情志的符号。审美意 象作为中国文化意象符号的一个分支,一种类型,仍保有意象沟通形上形下,沟通天人的功 能。意象的审美化,同样有漫长的历史行程。现在我们且就此略作追溯。二、诗乐意象中国

15、古来诗乐不分家,迄于西周,诗、歌、舞仍统称为“乐”。孔颖达说:“诗为乐章, 诗乐是一”(礼记经解孔疏),说得很对。周人将“乐”视为礼文化的重要一翼,乐修内,礼修外14,两者交相为用,既维系与强 化尊卑等级的社会秩序,也疏导和规范人心、人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 志”(礼记礼器)。这个道”,当训为导”,即是疏瀹引导的意思。 迨至春秋,诗、乐已见分化。列国交往,诸侯大夫动辄诵诗、赋诗。诗,成为外交辞令的重 要组成部分。“诗以言志”的提法,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15,论语已有诗与礼、 乐并论的表述,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着眼于士君子人格的建构, 以诗感发情感意志,以礼

16、规范立身处事的目的行为,以乐助成健全人格得以养成。孔子主张 学诗,为的掌握外交语言(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为的“事父”、“事君”,完全将 诗纳入礼文化的轨道,着眼于它的政治伦理价值,所以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 政 )。孔子关于诗的社会功能的见解,要义不离乎此: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战国时代出现六经”名目,诗、乐、礼被作六经的三目多所评说。庄子天下有诗 以道志,礼以道行,乐以道和”之说;荀子效儒则曰:“诗言是,其志也;礼 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他虽强调诗书礼乐都归于“圣人之道”,所言都是那个“道” (“是”),但各有分职,所见与庄学并无二致。诗、乐领域的意象论,其因子早伏于春秋,以诗语用于外交场合,无异于设譬引喻,即 以诗为喻象;孔子说“兴、观、群、怨”,实亦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