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215892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第八册下第三单元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内 容7 寓言两则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4、 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 学重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 学方 法交流讨论教 学时 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滥竽充数。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2、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

2、,然后再练习读一读。3、默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学习12自然段(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a 指名读句子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2、学习3、4

3、自然段(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a “这个消息”是指什么?b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2、总结全文。板书:滥竽充数宣王必三百人混缗王一一听之逃画蛇添足一、激趣,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了一篇滥竽充数。从中我们明白了像南郭先生这样

4、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连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二、新授:(一)学习词语:祖宗 赏给 仆人 没意思 提议 咕咚咕咚 一转眼(二)寓言表演导入新课(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仆人们见酒太少,提议怎么办?2、点名第一自然段,交流:“都说:要是每人尝一小口,那才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可是,到底给谁喝呢?” “要是还”句式理解,换成句子:“如果每人尝一口,那太没意思了,还是让一个人喝个痛快”于

5、是就有人提议说什么?(各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谁。)并完成板书:画蛇饮酒(四)学习二、三自然段,分组交流:1、点名第二自然段,思考:有个人画得怎么样?(很快)从哪个词语能看出这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2、最先画好蛇的人见别人没有画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他抬头一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想:“我给蛇添上四只脚吧。”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3、在他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怎么样?(也把蛇画好了)完成板书:画蛇4、思考:最先画好蛇的那个人有没有喝到酒?谁最后喝到了酒?从哪些句子看出?出示第三自然段。完成板书:失酒、喝酒5、思考:为什么最先画

6、好蛇的人没喝到酒? 出示句子,重点讲解:“蛇是没有脚的,你干吗要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啦!”明确:给蛇添上脚就不是蛇了。他给蛇添上脚是不恰当的。完成板书:不恰当6、再比较:最先画好蛇的人给蛇添上脚,没能喝到酒,而另一个人画完蛇,没给蛇添足,并结合板书,完成板书(多此一举)引出寓意:蛇本来就没有脚,“添”上脚就不是蛇了,所以那个人并没有画成蛇。假设他不给蛇添足会怎样,(喝到酒),而这一“添”反而画得慢了,也不像了,因此这一“添”完全是多此一举,(完成板书:多此一举)这个寓言告诉大家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不恰当的事。由此而来的成语“画蛇添足”,就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7、。三、巩固:1、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句子讲“画蛇添足”2、在我们平时生活学习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画蛇添足的事,分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属于“画蛇添足”的事。3、分组汇报结果,并评点4、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选择哪些属于“画蛇添足”1)在超市买了块咸肉,回家后,又在咸肉上酒了许多盐,结果太咸了没法吃。( )2)天真冷,小明又加了件衣服。( )3)长裤外面再套上裙子。( )4)青菜炒得太淡了,我又加了些盐。( )5)衣服没洗干净就晾了起来,发现后再洗一遍。( )6)作文题目是春天,有个同学写好后,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又加了些描写冬天雪景的句子。( )7)值日生把教室地面已经拖得很干净了,但班长还是

8、觉得不够干净,就把教室泼满了水。( )板书设计:(多此一举) 有个人 画蛇 添足 失酒画蛇喝酒 (不恰当)另一个人 画蛇 喝酒 道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道理。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内 容8、熟能生巧意见或建议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教 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 学方 法交流讨论教 学时 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解释成语,揭示课题。(1)说说这

9、篇课文是讲什么的。(讲“熟能生巧”的道理)(2)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道理的。)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2)同桌讨论思考题、。(3)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完成作业: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自学交流,教师点拨。读生字,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读wng,不读wng),嗖(读su,不读shu),沾(读zhn,

10、不读zn),啧(读z,不读zh)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4讲读第1、2、3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谁有什么本领 怎么议论围观的人 武士 卖抽翁射箭武士卖油老翁(2)交流。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3)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

11、第3自然段)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5作业。(1)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2)(作业本)第4题。第二课时1复习。(1)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作业本)第4题。(2)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2默读第4、5自然段。(1)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2)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见第1课时)后半部分。(2)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见第1课时)说说可填的内容。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1)自读自划。(2)小组交流。(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4体会熟能生巧的

12、道理。(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8、熟能生巧 卖油老人 斟油入孔 滴油不沾(勤学苦练) 陈尧咨 箭术高超 百发百中教学反思:教 学内 容9、莫泊桑拜师意见或建议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

13、、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教 学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 学方 法交流讨论教 学时 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 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 1、 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