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4917927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氧丙烷装置操作规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工艺规程与操作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4.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的工艺规程与操作法。 本标准适用于4.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2. 生产任务 4.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是以丙烯、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经过氯醇化、皂化及精馏工序得到成品环氧丙烷。3. 原料及产品性质3.1 原料的性质3.1.1丙烯 分子式C3H6,结构式CH3-CH=CH2,分子量42,常温常压下,无色气体,带有甜味。气体的密度1.87Kg/m3,液体的密度513.9Kg/m3。熔点-185.2,沸点47.7。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11.0(体积)。主要用于制环氧丙

2、烷、聚丙烯、丙烯腈等。一般由热裂化和催化裂化气体中分出,也是轻油裂解制乙烯时的副产品。3.1.2氯气 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沸点-34.6。密度3.17Kg/m3。氯气的毒性很大,能刺激粘膜、呼吸道和眼睛,还可引起肺水肿,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毒。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氧化几乎所有的金属、氢以及许多处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物,还能与水、碱等发生反应。氯气和氢气混合时能发生爆炸,爆炸极限为 4.096.0(氢气体积含量)。氯气由氯碱车间供给,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本工段通过氯气跟水及丙烯反应得到氯丙醇。此外氯可用于合成

3、农药、塑料、纤维、橡胶等。3.1.3石灰 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分子式CaO,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一般呈块状,有时呈粉状。露置在空气中渐渐吸收CO2而生成CaCO3。氧化钙的密度为3350Kg/m3,熔点为2580。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但能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石灰石置于石灰窖中煅烧而制得。3.2 成品的性质3.2.1环氧丙烷 O 分子式C3H6O,结构式CH3 CHCH2。分子量58,无色液体。有醚的气味,密度859Kg/m3。沸点33.9,闪点-37,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1-37(体积)。与水作用生成丙二醇。主要用于制备丙二醇和聚醚,也可用作制甘油、各种油田助剂等。

4、3.2.2二氯丙烷 Cl Cl 分子式C3H6Cl2,结构式CH3CHCH2,又称氯化丙烯,无色液体,有象氯仿的气味。密度为1156Kg/m3,沸点96.8,闪点21,着火点38。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脱除氯化氢后则得氯丙烯。可作防霉剂或杀菌剂。也是油脂和石蜡等的溶剂。由丙烯与氯气在二氯丙烷液相中低温加成和分馏而制得;也是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的副产品。3.2.3氯丙醇 OH Cl分子式C3H7OCl,有两种同分异构,-氯丙醇:CH3CHCH2,沸点126 127,密度1103 Kg/m3;Cl OH-氯丙醇:CH3CHCH2,沸点132134,密度1111Kg/m3。无色

5、液体,有微弱气味。分子量94.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性质活泼,由丙烯、氯气、水反应生成,与石灰乳进一步反应生成环氧丙烷。3.3 副产品的性质3.3.1丙醛 分子式C3H6O,结构式CH3CH2CHO。分子量58。无色易燃液体。有刺激性。密度807Kg/m3,熔点-81,沸点4749,溶于水,与乙醇和乙醚混溶。在紫外光、碘或热的影响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乙烷等。能聚合,用空气、次氯酸盐和重铬酸盐氧化时生成丙酸,用氢还原时生成正丙醇。与过量甲醛作用生成甲基丙烯醛。用于制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也可用于作抗冻剂、润滑剂和脱水剂。3.3.2丙二醇 OH OH有两种异构体。较重要的是1,2-丙二

6、醇:CH3CHCH2,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微有辣味。密度1038Kg/m3,沸点188.2。与酸反应能生成酯。与烷基硫酸酯或氯代烃反应能生成醚,是油脂、石腊、树脂、染料和香料等的溶剂。也可用作抗冻剂、脱水剂等,由环氧丙烷水解而成。4. 生产原理4.1 反应方程式氯醇化反应方程式Cl2 + H2O = HCl + HClO (1) CH3-CH-CH2 (90%) CH3-CH=CH2 + HClO OH Cl 210KJ/Mol (2) CH3-CH-CH2 (10%) Cl OH 氯醇化副反应方程式 Cl2 + CH3-CH=CH2 CH3-CH-CH2Cl Cl CH3 CH3CH3-

7、CH-CH2 + Cl2 + CH3-CH=CH2 CH O - CH(二氯异丙醚) + HCl OH Cl CH2Cl CH2Cl O Cl CH3-CH-CH2 CH3-C-CH2 (氯丙酮)+ H2 OH Cl OH Cl O Cl 2CH3-CH-CH2 + O2 2CH3-C-CH2(氯丙酮)+ 2H2O皂化反应方程式2HCl + Ca(OH)2 = CaCl2 + 2H2O2CH3-CH-CH2 + Ca(OH)2 2CH3-CH - CH2 + CaCl2 + 2H2O33 KJ/Mol OH Cl O2CH3-CH-CH2 + Ca(OH)2 2CH3-CH - CH2 + C

8、aCl2 + 2H2O33 KJ/Mol Cl OH O皂化副反应方程式 OH Cl2CH3-CH-CH2 + Ca(OH)2 2CH3CH2CHO + CaCl2 + 2H2OCH3-CH - CH2 + H2O CH3-CH-CH2 O OH OH4.2 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4.2.1影响氯醇化反应的因素4.2.1.1反应温度的影响:反应温度过低会降低氯气溶解速度,同时还会导致氯醇液中二氯丙烷液体的积聚,造成二氯丙烷的大量生成,温度过低还会降低主反应的速率;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并可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通常提高反应温度的主要方法是预热氯醇化反应用水。4.2.1.2氯醇浓度的影响:反

9、应液中氯醇浓度及氯离子浓度降低有利于氯醇选择性,因此,氯醇化反应必须保持较低的氯丙醇浓度和氯离子浓度。通常控制氯醇浓度在4左右。4.2.1.3气态氯存在对反应的影响:氯气和丙烯气反应生成二氯丙烷,尽量避免氯气和丙烯气用喷射溶氯,接触是提高氯丙醇选择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往往采用在进入反应器以前首先溶解氯气,这对减少氯气与丙烯的接触是有利的,一般说来溶氯方法有两种:一是鼓泡溶氯;二是二者都可达到同样的效果。目前我厂氯醇化反应器的氯气预溶是采用鼓泡溶解氯气的方式。4.2.1.4气体线速度对产率的影响:影响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传质速率,影响传质速率的是比表面积及液相传质系数。通常对一定的反应介质来

10、说液相传质系数是不变的。当液体量及性质固定时,反应器设备固定时,则比表面积仅与气含率成正比,而气含率又与气体线速度有关。气速增加时气含率增加,当气速增加到一定值时气泡汇和,反而使气含率下降,影响传质速率。因此,在不超过极限的情况下,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线速度对反应是有利的。增加气体线速度能增加反应器与循环支管内液体重度差,增加气体的升力,以至增强液体自然循环。4.2.2影响皂化反应的因素4.2.2.1停留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皂化反应生成的环氧丙烷易水解成丙二醇,因此,皂化反应应选择一个较适宜的停留时间,以免因为停留时间过长环氧丙烷水解为丙二醇, 或者停留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造成氯丙醇的损失。4.2.

11、2.2皂化废水碱度对反应的影响:过量的碱可以保证反应的完全和防止逆反应。 但实验证明,废水碱度过高,有利于丙二醇的生成。因此,适当控制废水碱度,可减少副反应,生产中通常控制皂化废水的PH值在9.0-11。4.2.2.3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温度是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温度过低造成反应速率的降低, 也会造成氯丙醇转化率降低;温度过高则会造成丙二醇的生成,通常皂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01-105。4.3 精馏原理 混合物中不同组分有不同的挥发度,通过精馏塔(填料或多层塔盘)的气液两相逆流接触,同时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中,发生了热量和质量的传递,使混合液得到分离的操作称为精馏。 由于轻组分沸点低,

12、蒸气压高,易挥发,重组分沸点高,蒸气压低,不易挥发,所以,精馏塔越往上轻组分越多,越往下重组分越多。 一般精馏塔可分为三段,上段为精馏段,中段为进料段,下段为提馏段。塔釜均为间接加热,进料位置通常在塔中部。塔顶设冷凝器,将冷凝的液体部分或全部回流。4.4 影响精馏的主要因素4.4.1回流比的影响 回流量与出料量之比叫回流比。回流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精馏操作的经济性和产品的质量,加大回流比,则使塔顶产品中的轻组分浓度增加,但却减小了塔的生产能力,也使塔顶冷量和塔釜热量消耗增大。在正常操作中,应保持适宜的回流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若塔顶产品中重组分含量增加,质量下降,要适当增大回流比,若塔的负荷(进料量)过低,为了保证塔内一定的上升蒸汽速度,也要适当增大回流比。4.4.2进料组成的影响 进料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进料中重组分的浓度增加时,精馏段负荷增加,对于固定了精馏段塔板数的塔来说,将会把重组分带到塔顶,使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若进料组分中轻组分的浓度增加,对于固定了提馏段的塔来说,将造成提馏段的轻组分蒸出不完全,釜液中轻组分的损失加大。同时,进料组成的变化,还会引起全塔的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的变化,若组分变轻,则塔顶馏分增加,釜液排放量减少,同时全塔温度下降,塔压升高;组分变重,则情况相反。 进料组成变化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