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84291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机电一体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控制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数控车床的主轴驱动中变频控制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并简述了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的基本应用。关键词:矢量变频器 无速度传感器 矢量控制数控车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电机及其拖动、自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身的自动化设备。其中主轴运动是数控车床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完成切削任务,其动力约占整台车床的动力的70%80%。基本控制是主轴的正、反转和停止,可自动换档和无级调速。在目前数控车床中,主轴控制装置通常是采用交流变频器来控制交流主轴电动机。为满足数控车床对主轴驱动的要求,必须有以下性能:(1)宽调速范围,且速度稳定性能要高;(2)在断续负载下

2、,电机的转速波动要小;(3)加减速时间短;(4)过载能力强;(5)噪声低、震动小、寿命长。一、变频器矢量控制阐述()、70年代西门子工程师F.Blaschke首先提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来解决交流电机转矩控制问题。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二)、矢量控制方

3、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这样就可以将一台三相异步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同样的静、动态性能。矢量控制算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siemens,AB,GE,Fuji等国际化大公司变频器上。(三)、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通用变频器不仅可在调速范围上与直流电动机相匹配,而且可以控制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由于矢量控制方式所依据的是准确的被控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输入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需要使用速度传感器和编码器。目前新型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中已经具备异步电动机参数自动检测、自动辨识

4、、自适应功能,带有这种功能的通用变频器在驱动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自动地对异步电动机的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从而对普通的异步电动机进行有效的矢量控制。二、数控车床主轴变频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2.1 主轴变频控制的基本原理 由异步电机理论可知,主轴电机的转速公式为:n=(60f/p)(1-s),其中P电动机的极对数,s转差率,f供电电源的频率,n电动机的转速。从上式可看出,电机转速与频率近似成正比,改变频率即可以平滑地调节电机转速,而对于变频器而言,其频率的调节范围是很宽的,可在0400Hz(甚至更高频率)之间任意调节,因此主轴电机转速即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

5、调节。当然,转速提高后,还应考虑到对其轴承及绕组的影响,防止电机过分磨损及过热,一般可以通过设定最高频率来进行限定。图2-1所示为变频器在数控车床的应用,其中变频器与数控装置的联系通常包括:(1)数控装置到变频器的正反转信号;(2)数控装置到变频器的速度或频率信号;(3)变频器到数控装置的故障等状态信号。因此所有关于对变频器的操作和反馈均可在数控面板进行编程和显示。2.2 主轴变频控制的系统构成不使用变频器进行变速传动的数控车床一般用时间控制器确认电机转速到达指令速度开始进刀,而使用变频器后,机床可按指令信号进刀,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效率。如果被加工件如图2-2所示所示形状,则由图2-2中看出,对

6、应于工件的AB段,主轴速度维持在1000rpm,对应于BC段,电机拖动主轴成恒线速度移动,但转速却是联系变化的,从而实现高精度切削。以方便而自由地控制主轴的速度。该特性曲线必须涵盖电压/电流信号、正/反作用、单/双极性的不同配置,以满足数控车床快速正反转、自由调速、变速切削的要求。三、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变频器3.1 主轴变频器的基本选型目前较为简单的一类变频器是V/F控制(简称标量控制),它就是一种电压发生模式装置,对调频过程中的电压进行给定变化模式调节,常见的有线性V/F控制(用于恒转矩)和平方V/F控制(用于风机水泵变转矩)。标量控制的弱点在于低频转矩不够(需要转矩提升)、速度稳定性不

7、好(调速范围1:10),因此在车床主轴变频使用过程中被逐步淘汰,而矢量控制的变频器正逐步进行推广。所谓矢量控制,最通俗的讲,为使鼠笼式异步机像直流电机那样具有优秀的运行性能及很高的控制性能,通过控制变频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及其相位,用以维持电机内部的磁通为设定值,产生所需要的转矩。矢量控制相对于标量控制而言,其优点有:(1)控制特性非常优良,可以直流电机的电枢电流加励磁电流调节相媲美;(2)能适应要求高速响应的场合;(3)调速范围大(1:100);(4)可进行转矩控制。当然相对于标量控制而言,矢量控制的结构复杂、计算烦琐,而且必须存贮和频繁地使用电动机的参数。矢量控制分无速度传感器和有速度传

8、感器两种方式,区别在于后者具有更高的速度控制精度(万分之五),而前者为千分之五,但是在数控车床中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的控制性能已经符合控制要求,所以这里推荐并介绍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3.2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目前包括西门子、艾默生、东芝、日立、LG、森兰等厂家都有成熟的产品推出,各自产品的特点,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1)电机参数自动辩识和手动输入相结合;(2)过载能力强,如50%额定输出电流2min、180%额定输出电流10s;(3)低频高输出转矩,如150%额定转矩/1HZ;(4)各种保护齐全(通俗地讲,就是不容易炸模块。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变频器

9、不仅改善了转矩控制的特性,而且改善了针对各种负载变化产生的不特定下的速度可控性。图3-1所示,为某品牌无速度传感器变频器产品在低频和正常频段时的转矩测试数据(电机为5.5kW/4极)。从图中可知,其在低速范围时同样可以产生强大的转矩。在实验中,我们同样将2Hz的矢量变频控制和V/F控制变频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具有更强的输出力矩,切削力几乎与正常频段(如30Hz或50Hz)相同。3.3 矢量控制中的电机参数辨识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

10、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一定的关系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通用变频器不仅可在调速范围上与直流电动机相匹配,而且可以控制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由于矢量控制方式所依据的是准确的被控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输入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需要使用速

11、度传感器和编码器,并需使用厂商指定的变频器专用电动机进行控制,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目前新型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中已经具备异步电动机参数自动辨识、自适应功能,带有这种功能的通用变频器在驱动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自动地对异步电动机的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从而对普通的异步电动机进行有效的矢量控制。除了上述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和转矩矢量控制等,可提高异步电动机转矩控制性能的技术外,目前的新技术还包括异步电动机控制常数的调节及与机械系统匹配的适应性控制等,以提高异步电动机应用性能的技术。为了防止异步电动机转速偏差以及在低速区域获得较理想的平滑转速,应用大规模集

12、成电路并采用专用数字式自动电压调整(AVR)控制技术的控制方式,已实用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3.4变频器参数调整 3.4.1 P1000频率设定模拟量输入AIN1可接收0-10V,1-20mA或-10V-+10V的信号,该参数缺省值为2,此时选择0-10V范围,对应频率范围0-50HZ/60HZ。3.4.2 P1300控制方式设定 将变频器P1300参数设置为20,控制方式则设定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3.4.3 电机参数设置1、P1120 斜坡上升时间2、P1121 斜坡下降时间3、P0304 电机额定电压4、P0305 电机额定电流5、P0307 电机额定功率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

13、化设备,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靠度是评价可靠性的主要定量指标之一,其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对数控机床来说,这里的功能主要指数控机床的使用功能,例如数控机床的各种机能,伺服性能等。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对机床的功能扩展和性能的提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不同于一般配套件和附件的选用,不仅须与数控机床的整体结构谐和协调,融入整机系统具有最佳的匹配性能,而且还能很好地彰显出该数控机床的个性化特征。用于高速化的数控系统不能仅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而是应具备热误差补偿单元以及能实现速度前瞻控制、位置环前馈控制和加减速平稳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的功能。所以必须

14、选择稳定可靠的控制单元才能保证数控机床正常高效运行。使用变频器后,取消了离合器、齿轮等机械变速部分,维护更加方便。不使用变频器进行调速的数控车床一般使用时间控制器确认电机转速到达指令速度开始进刀,使用变频器后,实现了无级变速,可做到恒线速加工,机床可按指令信号进刀,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床速度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且容易实现高速运转,可高效率的加工铝等软工件;但由于速度可调范围大,需要考虑与机械部件匹配防止谐振;由于制动电阻的大小是根据减速频率决定的,应以最繁重的运行模式来选择。结束语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整个制造业的基础,其水平决定了国

15、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数控技术是现代机床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制造自动化设备的关键。目前,我国的伺服驱动变频系统和主轴伺服驱动变频系统在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和结构工艺方面和国外名牌系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用户的心目中还未建立起足够的信誉。在数控机床上,高性能数字数控机床主轴驱动变频系统依然是以国外产品为主,其中也有不少采用通用变频器的主轴驱动变频方案,但是低速性能较差,因此,开发出高性能的主轴驱动变频系统,建立国产数控系统的成套技术,降低成本,以提高国产数控产品的竞争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致 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胡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参考文献: 王侃夫: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杜金城:电气变频调速设计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