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78347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祝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祝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祝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祝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祝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福 鲁迅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2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教学安排 2课时一、课文导入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春节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演绎了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二、作者介绍(对于鲁迅学生们已经很熟悉,此处自由处理吧。)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

2、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

3、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

4、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四、课文字词梳理(本课字词要注意鲁迅所处特殊时代,注意与现在的区别)钝dn响 寒暄xun 瓦楞wlng 朱拓t 间jin或 乞丐q gi 悚sng然 踌蹰chu ch 不更gng事 谬mi种 俨yn然 雪褥r 瑟s瑟有声 尘芥ji堆 形骸hi 颊ji 贺家墺o 嚎ho 荸荠bq 絮絮x 呜咽y 驯xn熟 桌帏wi 讪讪shn 敛lin 怔怔zhng zhng 咀嚼j ju 渣滓zh z 瞥pi 拗ni不 蹙c缩 门槛kn 窈yo陷 惴惴zhu 歆

5、享xn xing 牲醴shng l 蹒跚pn shn补充解释:瓦楞:瓦陇,亦作瓦垄。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间jin或:副词。有时候;偶尔。悚sng然:害怕的样子。踌蹰:chuch也作“踌躇”,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徘徊不进:踌躇不前。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瑟瑟:s象声词。1、形容颤抖:瑟瑟发抖2、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沸反盈yng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墺:o可居住的地方。 絮絮:x x 1.语繁不断貌。2.连绵不绝貌。呜咽wy:1.低声哭泣

6、。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歆享:神灵享受供物。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五、课文分析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小说应该具有的三要素是: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和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一)梳理情节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小说,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本文围绕着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通过一系列情节展示了祥林嫂的不幸命运。小她十岁的丈夫死了,她为了逃避被卖的命运逃到鲁镇,在乡绅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

7、然而她反而很满足,“口角辩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厄运并没有放过她,婆婆还是打听到了她的地址,派人把她从鲁镇抢回家,转卖到山里。对此,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一路上只是嚎,骂”,“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还拜不成天地”,然后她又“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最后还是被强迫成婚。幸而婚后的生活还算幸福,她生了个儿子,“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她真是交了好运了”。然而好景不长,第二个丈夫不久得伤寒死去,只有儿子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的规矩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然而不幸的是,唯一的儿子又被狼吃掉,大伯

8、收屋,生活无着的祥林嫂只能第二次来到鲁镇,继续在鲁四老爷家帮佣。但是,由于改嫁,她在众人的眼里已经成为不洁之人,不仅在鲁四老爷眼里“败坏风俗”,而且在鲁镇普通民众中处处受歧视。祥林嫂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恐惧无比。捐了赎罪的门槛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能洗脱自己的“罪恶”,她的精神终于彻底崩溃。最终被鲁四老爷辞退,乞讨为生,最后在人们年终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开端 祥林嫂来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2.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作用:(

9、1)设置悬念: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悲剧气氛,可是,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非但没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甚至被骂为“谬种”,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悬念: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遇?她为什么会得罪鲁四老爷?(2)形成对比: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二)分析人物形象1.小说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三个人生阶段,试找出来,谈谈他们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什么?明确:第一处: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年轻,勤劳,朴

10、实,新寡)。“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顺着眼”(善良温顺) “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形象: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第二处:再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分析: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

11、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分析: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作用: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初到鲁镇时,虽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而第三处则更显示了不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这三次描写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提醒:要特别关注鲁迅先生对眼睛的描写。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

12、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2.对祥林嫂行动和语言的描写行动: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再嫁时一路只是嚎、撞在香案上。(不逆来顺受、受人摆布,同时也是对礼教从一而终的坚持)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的很(精神受到打击

13、)语言:谈阿毛之事:初次与四嫂谈(痛苦与自责)与众人谈(痛苦麻木) 与柳妈对话:加重了精神负担 与“我”对话:矛盾心理 希望破灭小结:祥林嫂本是一个善良能干的劳动妇女,在正常的社会里,她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过幸福的日子。可是,她首先受到包办婚姻的约束,嫁给了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了,她首先受到婆婆的虐待,终于被卖进山里,这并非自愿的“再嫁”,招致了不贞节的罪名,后夫病死,又给她添上了“不详之物”的恶名。鲁四老爷不准她动祭品,给她精神上致命的打击;柳妈告诉她死后将受锯刑,更增添了来世受苦的恐惧;路人的冷漠也使她心灵受到伤害,她很快衰老了,被鲁家辞退,终于冻死在雪地里。(三)剖析社会环境在祥林嫂的不

14、幸人生中,她周围的人是如何表现的呢?1祥林嫂再嫁A.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B.祥林嫂被婆家绑架捆走,四叔四婶首先想到的是给自己家惹了麻烦。C.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D.鲁四老爷主张:这种人虽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祭祀不能让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2儿子被狼吃了A.鲁镇的男人毫无同情心,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的走了开去”。B.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罢了。当阿毛的故事不

15、再新鲜时,她们就“烦厌得头痛”了。3祥林嫂头上的疤A.阿毛的故事镇里人味同嚼蜡了,从柳妈处又传出新的故事来。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像阿Q头上的疤一样,祥林嫂头上的“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诉说阿毛的故事时,还希冀着鲁镇人的善良,现在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4祥林嫂的死A.鲁四老爷的诅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死人也不宽容。B.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C.“我”开始有些“惊惶”,“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D.“活得有趣的”众人,“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 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 “柳妈”是一个“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