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7824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第37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附答案1. 单选题: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好(),在医护人员到达时,要听从医护人员的指挥,采取切实可行的救助办法,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的目的。A、自救B、互救C、自救互救正确答案:C2. 判断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通排风系统可不考虑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正确答案:错3. 判断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废弃处理”指对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正确答案:对4. 单选题:水洗塔属于()。A、反应容器B、换热容器C、分离容器正确答案:B5. 判断题:同是氧化剂,特性基本相同,可以任意混储混

2、运。正确答案:错6. 判断题: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正确答案:错7. 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事件。正确答案:错8. 判断题:干粉灭火剂不适合扑救精密仪器火灾。正确答案:对9. 判断题:扑灭金属火灾时禁止用水,可用干燥的砂子或特殊的灭火剂。正确答案:对10. 判断题:限制火灾扩散与蔓延是防火防爆的主要原则之一。正确答案:对11. 判断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正确答案:对12. 判断题: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

3、急响应功能演习,为增强演习的效果,演习前开展了培训。重新复习了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将演习的程序、内容和场景开展了全员培训。2005年3月某日进行演习,当天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3至5级。根据上述描述,该厂演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时,事故指挥中心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正确答案:错13. 判断题:企业对应急设备、设施的管理方面应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正确答案:对14. 单选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

4、警、情况通报及()等工作。A、事故处置B、人员疏散C、环境保护正确答案:A15. 判断题:物质发生一种急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能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正确答案:对16. 判断题: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首先应熟悉地形,明确撤离方向;准备好进入危险区应携带的标志物、扩音器以及强光手电等必要器材。正确答案:对17. 单选题:化工污染物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来源是()。A、化学反应副产品,化学反应不完全B、燃烧废气,产品和中间产品C、化学反应不完全的副产品,燃烧废气,产品和中间产品正确答案:C18. 单选题: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企业建立(),切实

5、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A、应急联动机制B、合作机制C、沟通机制正确答案:A19. 单选题: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

6、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单位安全管理不严B、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C、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正确答案:B20. 单选题:跨步电压触电是一种()。A、直接接触触电B、间接接触触电C、感应电压触电正确答案:B21. 单选题: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由于容器内部或外部受热而显著增加,且容器

7、与其它设备的连接管道又装有截止阀,应单独装设()。A、压力表B、温度计C、安全卸压装置正确答案:C22. 单选题:锅炉是()转换设备。A、能量B、质量C、温度正确答案:A23. 单选题: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可使用的灭火剂()。A、干粉B、水C、泡沫正确答案:A24. 单选题: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2MPa,体积19。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

8、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根据上述情况,该厂特种设备不包括()。A、发电机B、电动葫芦C、锅炉正确答案:A25. 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A、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B、现有应急物资及装备C、备齐应急物资及装备正确答案:A26. 判断题:放射性物质

9、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流。正确答案:对27. 单选题:下列()电气设备是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器设备。A、正压型B、隔爆型C、本质安全型正确答案:C28. 单选题: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是()。A、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B、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存储、接触控制、个体防护C、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设备防护正确答案:B29. 单选题:毒害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标准。A、一级B、二级C、三级正确答案:B30.

10、 判断题:购买某种危险化学品进行分装(包括充装)或者加入非危险化学品的溶剂进行稀释,然后销售或者使用的,不适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正确答案:对31. 判断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正确答案:对32. 判断题: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同库储存。正确答案:错33. 判断题: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正确答案:对3

11、4. 判断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正确答案:对35. 判断题: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应将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存放、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正确答案:错36. 判断题: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正确答案:错37. 单选题:爆炸物品厂房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根据爆炸产生的()确定的。A、冲击波B、破片飞散距离C、气体扩散距离正确答案:A38. 判断题: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正确答案:对39

12、.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A、预防与应急相结合B、安全第一C、以人为本正确答案:A40. 单选题:向镁、铝等粉尘爆炸性混合物内充填()可起到防止静电爆炸和火灾的作用。A、氮气B、氩C、二氧化碳正确答案:B41. 判断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可以横穿危险区域。正确答案:错42. 单选题: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

13、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14、。A、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B、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C、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正确答案:B43. 判断题: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救援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一安排。正确答案:对44. 单选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区域,如见到以下的标记,表示()。A、易破碎物品B、怕晒物品C、怕雨正确答案:C45. 单选题:政府主管部门要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应()。A、尽快呼救B、尽快报警C、原地不动正确答案:B46. 单选题: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正确答案:C47. 单选题:比水轻的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不能用()扑救。A、砂土B、干粉C、水正确答案:C48. 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