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64894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廓坊卫校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小编推荐)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护理专业作为我院的骨干专业和优势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护理技能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然而,从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发展趋势来看,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廊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充分发挥护理专业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把我院的护理专业做大做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特制订护理

2、专业建设方案如下: 一、专业建设基础 我校护理专业有47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门护理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大多已成为单位骨干。这些毕业生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都有用人单位直接找到我校招聘护理人才。学校先后被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确定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涉外护士培训中心”;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 在省卫生厅组织的河北省中等卫生学校护理技能考核中,我校连续5届获得第一名。 学校建有护理仿真实训中心。其中护理实验室20个,示教室3个,康复训练室2个,模拟病房1个,模拟

3、ICU病房1个,治疗室1个,准备室3个,护士站1个,形体训练房1个。实训中心配有现代化的实训设备及模型,如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全功能急救模型、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听诊触诊模型、进口心肺复苏机、臀部肌肉注射模型、静脉虚拟注射训练及考核系统、计算机交互式急救训练系统等。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到真实化的模拟训练,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100%。本专业有充足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场地和设备,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拥有充裕的见习场所。升建后廊坊市人民医院将作为我院附属医院,还建有一所二级附属医院,为学生见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机会。 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本专业教学

4、任务的93名任课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49人,占52.7%;中级职称37人,占39.8%。 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学校图书馆藏书25万册。其中,本专业藏书401种,2499册;电子读物1926种;核心期刊6种,能充分满足本专业科研、教学的需要。 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学院现有稳定的实习基地33个,大部分分布在廊坊地区,另有北京、天津等一些实力雄厚、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可完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需要。 二、建设目标 根据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能力的总体要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护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全面实行院校对接,强化实践育人,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式。加强师资建设

5、,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使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通过积极建设,把护理专业打造成骨干专业,建设成省内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目标: 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临床的“一贯式”(实训-见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措施: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

6、触临床,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见习、实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实施严格的考证制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护理专业学生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护理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3、实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 建设目标: 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按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行业深度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管理监控

7、制度。 建设措施: 1、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对廊坊地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一线护士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对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校教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标准。 3、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三年内,力争省级

8、精品课程达到12门,市级精品课程达到23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34门。努力开发创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高职护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确保专业主干课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使各学科的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 建设措施: 1、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2名。从学校和附属医院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专业人员中分别选拔或引进2人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及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具有广阔护理视野,在

9、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几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护理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到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高等级医院进修访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主持市级科(教)研课题。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保证护理教学质量,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要求兼职教师与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从教学附属医院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中聘请兼职教师,专兼教师之

10、比为1:1,承担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课间见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和带教工作。 (四)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目标: 从教材开发、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的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实践教学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现有附属或教学医院的基础上,力争新增5家社区实训基地。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 ,建立院-校师生反馈联络网。 建设措施: 1、开发教材。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编、自编教材,与医院临床共同开发紧密结合护理实践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11、2、实践教学。加强“院校融合”必须充分体现在校内实训环境和设施改造的投入,使之更贴近医疗机构的真实环境。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护理实训基地面积,完善重症监护多媒体控制系统、急救HPS智能化教学系统、心里咨询、老年护理(居家护理、临终关怀)、涉外护理等模拟实训室。 (2)建立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将进一步开发并运行包括教学软件(技能操作流程、技能影视录像)、管理软件(实训室全程运作记录、监测)在内的实训室一体化软件系统。 (3)加强实训中心的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践基地对学

12、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3、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附属或教学医院的基础上,新增5家社区实训基地。发挥三甲医院实习基地的优势,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实习管理制度,编写实习标准,专人负责,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加强实习过程全程监控。建立院-校师生反馈联络网,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习基地整体管理模式。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改革 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护理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根据行业发

13、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式教学。 建设措施: 1、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采用PBL教学改革,情景式、剧本式等多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对重点、难点、图示、操作等内容运用多媒体(电子教案、CAI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达到100%。 2、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按照“展示病例病例分析找出健康问题选择护理措施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

14、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六)教学管理 建设目标: 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院、系二级管理的模式下,充分发挥二级系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 建设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2、加强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按照教学运行过程,分别将教学资料分类管理,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学生成绩、专业特色等类。 (七)教学研究和科

15、学研究 建设目标: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教师承担研究课题,定期组织专业学术讲座,同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 建设措施: 1、鼓励教师承担更多省、市、校级课题项目,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骨干教师共承担56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10篇。 2、每年组织23次专业学术讲座。 3、同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建设目标: 以护理实训中心为平台,扩大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承担各级护理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相关校外人员提供专业护理知识培训,为周边社区人群培训基本急救知识以及提供专题讲座。 建设措施: 1、承担各级护理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2、以护理岗位资格和认证考核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示范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3、为周边社区人群培训基本急救知识以及提供生活服务、居家护理、终极关怀的专题讲座。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