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热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608953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热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床热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热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热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述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迁延,轻重不等,易于复发,以青壮年多见。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和遗传因素。感染、精神因素等也可能与发病有关。1.免疫因素当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因肠粘膜的正常防御作用削弱,导致免疫失常致病。原因2.遗传因素白种人的发病率远高于黄种人和黑种人,有515患者的血缘家庭患有本病,提示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关。3.感染因素至今未能找出致病的细菌、病毒或真菌。如有感染,可能为本病的继发病变。4.精神神经因素精神郁抑、情绪

2、紧张和焦虑对本病的发生和复发有一定影响。病理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向上蔓延可累及降结肠,甚至全结肠。病理改变以溃疡糜烂为主。具有弥漫性、表浅性、连续性的特点。最早的病变发生在肠腺基底的隐窝上皮,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而形成小脓疡,进而相互连接形成溃疡,严重时溃疡蔓延全结肠,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溃疡侵入肌层及浆膜层可并发穿孔。溃疡愈合后粘膜再生可致假息肉,少数患者可癌变。因疤痕增生等可致肠管变短,严重者结肠袋消失,肠腔变窄。临床表现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为本病发作的诱因。1.消化系统表现腹泻为最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日排便23

3、次,重时频繁可每日12小时1次,粪质可呈软便、稀糊状、纯粘液便,差异很大,但以粘液血便,伴里急后重者常见,重时血便为主。腹泻时呈腹痛便意缓解的特点,少数口才腹泻为便秘交替。伴有恶习、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轻症患者可有左下腹轻压痛。重症和暴发型患者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有些患者可触及降结肠和乙状结肠2.全身症状急性期可发热,重症可高热。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水、电解质、蛋白质的丢失,导致体重下降、贫血等。3.肠外表现部分患者常伴发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虹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自身免疫性肝炎等。4.临床分型按临床病程经过分为4型,各型可互相转化:初发型首次发病者。慢性复发型

4、多见,症状轻,复发期与缓解期交替。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半年以上,提示病变广泛。急性暴发型少见,起病暴急,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严重,常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败血症等。诊断慢性腹泻,粘液脓血便史,结合结肠镜,X线检查,在多次粪便检查和培养找不到病原体后,可以作出诊断。治疗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或重症患者应住院治疗。病情严重者应禁食,给静脉高营养,饮食宜易消化,营养均衡,足够热量,少脂肪。避免生冷和刺激性食品,可给予镇静剂。腹痛腹泻较重可适当应用解痉药如阿托品等,但须注意大剂量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诱发急性结肠扩张症。禁用吗啡类麻醉药。水杨酸偶氮磺胺制剂一般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

5、或水杨酸偶氮磺胺嘧啶(SASD)作为首选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患者。用法:发作期每日46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2g,分次口服,维持12年。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少,溶血反应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患者,一般有较好疗效。常用氢化可的松200mg300mg或地塞米松10mg每日静脉滴注;一周后可改用强的松每日40mg60mg分次口服,病情控制后药量递减为每日10mg15mg,可维持数月,再逐渐减药至停药。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对经用SASP或糖皮质激素无效者可试用。用法:1.5mg/kg 体重,分次口服。但显效慢,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药疹等副作用。外科手术并发癌变、肠穿孔、脓肿与瘘管形成、顽固性全结肠炎或中毒性结肠扩张经内科治疗无效者,是手术的适应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