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32035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脉络清晰、通俗 易懂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要细心呵 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倍加珍惜地球的资源。作者 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由对地球 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 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 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 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由:“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 造

2、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并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品 味用词用语的妙处,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容。二、本篇文 章是文艺性说明文,其文字背后告诉我们一些有关地球的科 学知识和人类生存所存在的现象,凭借单调浮躁的文字学生 是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以及道理的,于是我借助多媒体 进行教学,运用幻灯片由示文字所描述的画面、生活中实际 存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眼球,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融入 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 生运用重要词语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进一步熟 悉文本

3、,积累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四、学习语文这门课程 就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本领。积累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 言,是为了以后在语文实践中得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 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加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学 生的想象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语言 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本篇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慷 慨、有限、本来”等词。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3、理解课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 护

4、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1、根据提供的词语复述课文。2、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 球的意识付诸行动。【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图片,制作 成课件。2、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并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人类破坏 生态环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以下这些画面是我们去春游时老师拍下的,我 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由示一组镜头,师声情并茂地随画面内容旁白:蔚 蓝的天空,明媚的阳

5、光,我们迎着徐徐吹来的春风来到了螟 支洲岛。在岛上我们看到了碧蓝的大海,看到了郁郁葱葱的 树林,看到了奇形怪状的岩石。看,韩宇轩同学正抱着岩石 扮鬼脸呢;曹馨艺同学在花丛中也笑得非常灿烂;瞧!嘉欢 她们在草地上你追我赶,玩得真开心!咦,她们在干什么 哦,原来她们在偷拍小鸟。呀,这吴清帆同学真厉害,正抱 着小猴子拍照呢!哈,大家在春游时玩得真快乐。但是这些 快乐是谁给我们带来的?是大自然,是我们可爱的母亲一一 地球。设计意图: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情的描述创设情景,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展现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快乐生活的 画面,并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地球母亲给我们带来的,从而 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

6、趣,对地球母亲的感激之情,实现 了导入新课的有效对话。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一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不同 理解来读课题)过渡:同学们,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向我 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地球的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 本,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吧!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目的是为 了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学生初步接 触教学内容的情况,更有利于思考以下教学的着手点。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提由自学要求师:常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在书上留下记号,在书中画由你不懂的字词,还有不理解

7、的句子。请大家 带着以下的要求去自读课文吧!1、默读课文,圈由不懂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请大家边读边思考:从全文看,哪一句话完整地概括了地球的特点?设计意图:于永正教授曾经说过“读书要有思考,读书要留下记号,读书要作批注,读书要有收获”。一开始要求 学生默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的思 维产生碰撞,在书中留下思考的记号。另外,要求学生带着 问题去默读课文,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去,用心感悟、 揣摩,从而有所收获,实现读书的价值。(二)检查自学情况1、由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扁舟”中的“扁”字以及“璀璨”这个词。2、交流以上提由的问题,然后汇报。根据

8、学生的汇报结果,利用幻灯片由示句子:“我们这 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 太空目睹地球时发生的感叹。(指名读、齐读句子)师相机抛由问题:为什么宇航员感叹说“我们这个地球 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呢?(板书:可爱、破碎)设计意图: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做到“牵一 发而动全身”。只有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正确引领学生 展开全文的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获得 的信息,从重点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 易破碎了!”切入,抛由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 全文的学习。四、精读课文,理解中心。(一)体会地球的“可爱”之处。师:宇航员为什么感叹

9、说地球太可爱了?请大家自由朗读一至四自然段,用横线画由相关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1、自由朗读课文,画由相关句子。2、全班交流、汇报。3、由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了解地球“美丽 壮观”、“渺小”、“慷慨无私”等特点,从而感受地球的 可爱。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的句子中体会地球的可爱:(1)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 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师:看,在太空遥望我们的地球晶莹透亮,是多么的可 爱!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近近欣赏我们的地球,你们看到 了什么?课件由示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鱼在水中游、鸟在蓝天 上飞翔、花在花丛中绽放、

10、树抽由新的枝条、孩子们在草地 上蹦跳玩耍等画面。师:看这些画面,你可以用文中的词句来形容我们的地球,它是,是那样的 O(2)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师:这样的地球,我们又可以用文中哪个词来形容它?(渺小)作者是怎样来说明地球的渺小呢?(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3)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师:孩子们,“慷慨”怎样理解?你们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吗?理解“慷慨”这个词之后师:地球只是慷慨地给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吗?还给我 们提供了什么?(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下文的内容, 了解地球还给我们提供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自然

11、资源。)师:地球是怎样毫不吝惜地给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些画面。课件由示:地球为人类提供地下煤矿、地下金属、森林、 瀑布、生物、大气等资源的画面师:孩子们,地球慷慨地向我们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样的地球我们又可以说它是 ,是那样的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为了引导学 生深入了解地球的特点,我提生这样一个问题:宇航员为什 么感叹说地球太可爱了?以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 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豉励他们自由交流自己获 得的信息,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共识。总结:孩子们,美丽的地球是可爱的,渺小的地球是可 爱的,慷慨无私的地球更是可爱的。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课

12、文 内容完整具地说说我们地球的可爱之处。但是老师有个要 求,复述的时候,请用上“美丽壮观”、“渺小”、“无私”、 “慷慨”、“可爱”等这些词。1、自由朗读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练习复述。2、老师引导学生复述:我们的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o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 一O它是一个 O在群星璀璨的 宇宙中,就像。虽然我们的地球很渺小, 但是它很, 它向人类,还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这样的地球是 多么。3、指名复述。师:是呀,我们的地球多么可爱,让我们用文中的一句 话大声地赞美它。幻灯片由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 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13、和蔼可亲。(指导学生运用赞美 的语气进行朗读)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由:”以发展语言 能力为目标,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发展学生的语言 能力,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复述课文,既能培 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 言。另外,复述中加深学生了解地球的“可爱”,激发学生 对地球的热爱,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过渡:我们的地球是多么可爱,但是它又是那样容易破 碎。为什么?(二)探究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师:我们可以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来探究地球容易破碎 的原因,谁来说说我们是用什么学习方法了解到地球的“可 爱”?1、交流学习方法。2、师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运用课件由示:

14、(1)默读课文,用曲线画由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完整地说说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用上文章中的重 点词语和句子。(4)自主学习,然后小组里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之后,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师适当引导 点拨。首先,交流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1)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 么大,不会长大。(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 地质才形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 资源的枯竭。师:“有限”怎样理解?请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引 导学生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是地球容易“破碎

15、”的一个 原因。)(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 因为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 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 来了严重的威胁。师:“本来”如何理解?(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说 说)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人类怎样随意 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给人类造成哪些“威胁”?设计意图: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 去“补白”,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类怎样随意破坏自然资源?给人类又造成哪些“威胁”? 文章没有具体描写,于是,我便抓住文章中这些精当、深邃 之处让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从而深入了解到自然 资源“本来”可以再生,但是由于人类的“随意破坏”而造 成“资源枯竭”以及发生种种“生态灾难”,这就是地球容 易破碎的主要原因。课件由示: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人类 面临威胁、地球资源枯竭等画面,加深学生对地球容易破碎 原因的了解。其次,学生运用自己的话和文章的句子复述地球容易破 碎的原因。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利用以下词语进行复述:只 有不会不是而是 不但还 如果必将设计意图:老师要教给学生什么?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教 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