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31937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让教师成名,让名师卓越陈庆雯教师(铁一语文)工作室建立情况介绍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受学校委托,在这次培训会长介绍以陈校长挂名的教师工作室的情况。工作室的建立与今天的会议主题突破提升, 走向卓越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工作室的省厅创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就是让骨干教师成名,名教师更“名” 。在座的是高级教师、科组长、宣传组成员,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今天介绍工作室情况,既不是介绍经验,也不是介绍语文组情况, 是以语文工作室为例, 介绍工作室是怎么一回事, 让大家对工作室有一个了解。一、背景介绍(一)国家层面历史背景党的十五大(97.9)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

2、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1999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是在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行动计划制定了一系列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 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措施中有一个措施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 ,大 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跨世纪园丁工程”主要措施: 1999 年-2008 年 10 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

3、府及教育行政部门, 1 万名中小学优秀教师参加的国家级研修计划、 10 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研修计划、 100 万中小学骨干教师市(地)级研修计划和开展全国 1000 万中小学教师的新一轮全员培训,大幅度提升广大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二)省级层面历史背景1广东省落实“跨世纪园丁工程”情况:从1999 2008 年,广东省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近万人次,国家级培训 419 人、省级培训四期共8000 多人。2 2004 年广东省制定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 20042020 年)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纲要( 2004-2020 年) 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中

4、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广东省厅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2009-2013 )实施方案(三)省级层面现实背景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 )实施方案1 “双名”目标通过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培养 3000 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形成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特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成为广东省名教师名专家(让教师成名,让名师更名)的后备梯队;建立 100 个左右的省级“中小学名师工作室” (以下简称“教师工作室” ) ,发挥特级教师、名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扩大名教师在全省范围的影响, 打造广东中小学名

5、师品牌, 促进一批名教师成 为我省教师培训的公共优质资源、成为名教育专家。2 “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建立起我省高校、市县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 “名师工作室” 三位一体的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培养模式,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3 “四阶段”培训要求培训工作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高校进行主持人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主要进入“名师工作室”跟班学习和实践、共同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第三阶段在所在单位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 在工作岗位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 打造教学风格。 第四阶段集中 高校进行论文答辩和结题、成果展示。4组织管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和管理。 华南师范

6、大学、 省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学科培训方案,负责名教师和培训对象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指导“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工作,跟踪学员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指导,负责培训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市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业务管理, 对进入 “名师工作室” 的学员进行地方性课程的培训,参与省级培训院校培训方案的制定、学员的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名师工作室” 负责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和指导, 参与省级培训院校培训方案的制定,参与学员培训的考核和验收等工作。陈庆雯教师(铁一语文)工作室建立情况2009 年 5 月 21,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粤继教(2009) 21 号文件关于开展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

7、作室评选通知 。尽管陈校长工作十分繁重,千头万绪的行政工作,还要担任高三一班的作文教学, 全年级的讲座, 不仅如此,她担任全国中语会学术部部长,广东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广州市中语会会长,广州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生导师等多项社会兼职。但是为了陈庆雯校长考虑到我们学校正处于需要大力对外宣传的关键时期, 如果工作室申报成功,有利于学校的宣传,有利于学校发展。因此,陈校长决定申报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省名教师工作室门门槛高要取得这个资格, 须为中小学教师特级教师, 同时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称号, 并在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当地是被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有较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经

8、历和经验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评选严谨,程序复杂分三步走: 09 年 5 月填写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申报表报教育局, 7 月 8 月市教育局对上报的申报材料, 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省厅组织专家进行答辩与复评。 2009年省厅发文批准:陈庆雯成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庆雯教师 (铁一语文)工作室正式获得省厅批准。三、陈庆雯教师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一)主持人陈庆雯校长与 09 年 10 月, 10 年 9 月参加两次省级培训(二)成立工作室,建立健全陈庆雯教师工作室制度在以下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建立健全陈庆雯教师工作室制度,成立语文工作室工作组。1 2009 年 10 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广东省中小

9、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从工作室人员的组成,名师工作室的申报条件,工作室的分布、申报和审批程序,工作室的主要职责等方面做了规定。2 2010 年 9 月省厅颁发 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学员跟岗学习工作指南 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远程辅导与评价的实施方案工作室制定的制度有: 陈庆雯教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2010-2011 年培养计划 陈庆雯教师(铁一语文)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工作室地点:综合楼七楼四、 10 月 21-11 月 10 号省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情况省厅颁发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学员跟岗学习工作指南 关于做好广东省2010 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

10、精神, 10 月 21-11 月 10 号河源、 惠州、从化、增城等10 名省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五、语文工作室工作的意义(一)促进学校发展1 .从表层来看,提升知名度。本次建立了90 多个工作室,几乎都是来自名校。普及全省, 虽然是个人挂名的工作室, 但在各个环节的宣传中都会涉及校名。 因此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在学校民间方面,都提升了学校知名度。2 .工作室的建立,是对目前学校“师徒结对的师带徒”方式的拓展,是一种新的培训形式。(二)加强科组建设1 .工作室的很多做法,科组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如工作室,因为工作室成员与跟岗老师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因此更多管理是远程管理,设立交流平台,开设工

11、作室博客。这种开设交流平台(写博客)的做法,科组可以学习。2 .跟岗学习环节,对工作室成员的促进。跟岗学习不只是学员的学习,工作室成名也是学习, 工作室成员是科组骨干教师。 因此通过对相互上展示课、评课等环节,促进工作室成员发展,也就促进了科组的专业发展。(三)促进个人突破提升,从优秀走向卓越工作室的目标一让教师成名, 让名师更名。 与我们今天的培训主题突破提升, 走向卓越是一致的,更名实际是一种“卓越” 。刚才,陈校阐述了优秀与卓越的区别,优秀是品行,成绩如;卓越:优秀突破,走出寻常。 “卓越”不仅是外在的业绩,更是一种境界,需要、积累、积淀,所以卓越的体现可以使业绩出众,领域、行业、行军、

12、领军人物,也可以使体现为内在的素养、风度、境界。我对陈校的阐释尤其是卓越的解释,是感觉极深。我想也解决了大家对卓越的误解, 即卓越与己无关。 其实卓越与大家有关, 每个人不一定是领军人物,但可以表现出卓越的素质、风貌、境界。卓越是做什么?卓越是一种挑战, 永远不会有终点的挑战。 任何一个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要时刻, 关注自己的发展追求, 不断追求更高的表现和更大的影响。 无论你已经取得怎么样的成就,如果与自己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相比,始终有不足。因此,对卓越的追求,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 是没有终点可言的, 一旦你以为为自己非常卓越了, 那滑向平庸的过程开始了。语文工作室的工作制度,会促使成员不断挑战自己, 如课题研究、 写读书笔记、听课日志或行为研究日志,所以,工作室能促进老师突破、提升,超越自我,走向卓越。以上是对工作室的情况介绍,但大家对工作室有一个大致了解, 更希望大家记住工作室目标: 让教师成名, 让名师更名,从优秀走向卓越,不断突破、提升,超越自我,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不断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