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426340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数一数主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课前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复习(小黑板写好)1、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2、口答(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100个百是( ),10个千是(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

2、样的?3、读出下面各数。4759 6058 7002 9000二、新课1、导入(1)小黑板出示: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2)导语: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2、新授(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出示例题板书:100张100元是多少钱?1叠是一万元人民币,2叠是二万,9叠是九万,那么再加一叠是多少钱呢?学生观察板书回答问题,并想一想:

3、个、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认识“一亿”: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亿以内的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四、巩固练习:练一练课题人口普查主备人

4、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教学重点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学情分析课前准备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1.出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2.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1)根据大小进行分类,(2)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3)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3、写数方面,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4.收集特殊的

5、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5、总结讨论。(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活动三:实践练习。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第8页“练一练”第3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

6、,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第4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第8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课题国土面积主备人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学生学具和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

7、课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收集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2.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1)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2)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3)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自己在改

8、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活动二:实践练习。第9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9、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课题近似数主备人教学目标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教学重点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学情分析课前准备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

10、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活动二:第12页“试一试”第2题。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进行讨论。2.“讨论”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活动三:实践练习。第12页第1、2题,学生在练

11、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第3题,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各位。课题练习一主备人教学目标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小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活动一:实践练习。第14页练习一第1题。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补充一些类似的图片材料,这样既可以作为多位数读、写数的练习材料, 第2题,学生在认

12、识多位数时,应该知道每个数据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第15页第3题,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第5题,在开展“组数游戏”前,可以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各人的数字除零的个数相同外,其他数字可以不同),然后请学生代表自己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学生集体备课二次备课都可以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看一看“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什么特点?从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板书设计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