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223235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徐明东电视获奖作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地,地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自北向南分为北区、中心区、南区三部分。设计风格简约、现代,体现庄重理性的中轴、体现人文自然的绿轴、体现生态科学的水轴和一座规模宏大的下沉花园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相互联系、互相交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凝结着高科技含量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同样蕴涵着丰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圆地方”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因外形被人们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

2、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富有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体现了中国数千年造园文化的传统理念,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2008年 ,全世界的奥运激情在这里点燃,古老的中国文明在这里传递,这座记录了无数奥运精彩瞬间的公园将是北京留给世界的永恒记忆。第一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2008年8月8日,一个令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难忘的日子。在中国和西方设计师共同设计的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上演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华神韵为主题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一个是孕育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一

3、个是传承五千年的东方文明。当奥运主火炬在北京点燃时,是两大文明的天际相汇,这也许是几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机会。 这里,没有对抗和敌意,只有交流和竞争。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同享一场文明的盛筵。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国人经过七年的努力,建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奥林匹克公园,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最长的地下交通环廊、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和世界上最开阔的步行广场。独具特色的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格外引人瞩目,数以万计的人们在这里享受着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光荣与梦想。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汇聚了众多建筑奇观,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地。地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

4、面积1135公顷,是北京皇家园林圆明园的2倍,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三倍。自北向南分为北区、中心区、南区三部分。北区是占地680公顷的森林公园,是第29届奥运会运动员和北京老百姓休闲的场所。中心区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区域,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14个体育场馆。另外,第29届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被称为玲珑塔的360度全景演播室也位于这里。南区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建成的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独具特色的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如今这里被北京人称为“风水宝地”,选择在这里建造一个面积巨大的奥林匹克公园,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令人震惊。根据预算,北京市政府对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投入将达到150亿

5、美元。字幕: 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 因为北部你知道是北京上风上水的地方,对整个北部地区的生态的改善,乃至于对整个城市的生态改善都具有战略意义。早在1999年,北京市政府就开始规划申办奥运会需要预留出的土地。根据当时城市建设的状况,曾提出两种预留方案,一是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亦庄经济开发区,另一种方案就是在北京北部的中轴路延长线上。字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 黄 艳同期:因为要申办奥运会,所以你必须要满足国际奥委会这些必要的、重要的、这样一些要求,那么另外一方面,你还得要跟这个城市的长远综合发展要相匹配。经过有关专家的论证,北城方案最终被确定。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当时

6、北京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大的生态环境,对于申办报告的全面满足他的要求是积极有利的。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奥运主题,设计风格简约、现代,三条相互渗透的轴线和一座宏大的下沉花园成为设计的最大特征。体现庄重理性的中轴、体现人文自然的绿轴和体现生态科学的水轴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相互联系、互相交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中轴成为整个规划的亮点。中国古代建筑有轴线的历史十分悠久,北京中轴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整个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气象万千、恢宏壮美的建筑格局也正是由这条中轴线而产生的。元世祖忽必烈,于1267年开始兴建元大都,整

7、个城市都是方形的,四周由城墙包围。1965年北京城墙被推倒,修建了地铁线路和环城路,形成了今天的五条环城路的格局,北京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有一条看不见的中轴线。它贯穿南北,将城市分为对称的东西两半,北京所有的重要地标都处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的最南端是永定门,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可以容纳一百多万人;故宫,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钟鼓楼,建于忽必烈时代。而中轴线的最北端,就是北京最新的标志性建筑奥林匹克公园。胡洁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设计师之一,他在中国的成长环境和后来留学美国的经历使他的设计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

8、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针对这个所谓西风尽吹的市场呢,我们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在奥运项目上,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按照北京传统的城市布局,有人提出要在中轴的末端建立一个纪念碑,作为中轴的结束。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 我们就是强调这个中轴线呢应该是通向大自然,用山水来结束北京市的中轴线,来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个时代对整个北京市的重要性。这一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然而从设想到实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最后到现在一个实施项目是一个长期的,一个漫

9、长的、复杂的过程。但是我感觉主要的思想和实现的效果和最初的规划设计还是很接近的,我还是很满意的。贯穿奥林匹克公园南北最为恢弘大气的就是全长近4公里的中轴大道,两座高21米的红色镂空浮雕“民族和谐阙”,作为中轴大道的南端起点,展现出独特的中国元素。 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中轴的收尾呢我们是挖湖堆山,这样的话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呢有人说这条轴线是一条通向自然的轴线。 整条中轴景观大道宽60米,中间有11米宽度是参照故宫中轴的铺装形式,简洁中透露着大气。沿着中轴大道一路向北就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轴线就消失在一片山水之中。这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由南至北就像

10、一条巨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总体水面面积近20万平方米,历时5年打造的这条人工水系,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增添了不少灵气。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当时我们在做这个整个水系统是想的是中国山水园的概念,是用水把这个全园联系在一起,当时有一个概念就是说水有灵气,有遇水则活,有水呢整个园子才生动。在老北京人眼里,北京的灵气在水,环绕故宫的护城河,紧邻景山的北海,颐和园里的昆明湖,都是灵动生气的表现。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诸多的竞赛方案有一些方案考虑了这里面设计一下水系,而考虑龙形水系的也有几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处理的很恰当。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

11、人是龙的传人。在中国河南濮阳发现了六七千年历史的蚌塑的龙,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遗存中也发现过距今年前的鲵形龙,但这些都是龙的初级形态。龙在中国百姓心中是吉兆、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沟通的媒介。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浓厚的神秘色彩。龙与中国人有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几千年来,龙作为一个神物,对中国社会和民俗文化影响巨大,几乎深入到华夏文明的各个领域,甚至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龙文化”。 因此,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但是这样一个人工水系的打造必然花费巨大。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12、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这是当初这个方案中标以后一个激烈争论的焦点。当时有不同的声音,有的是说水,北京这么缺水,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人工水面。有的是造价的问题,现在看来呢,造价还是很高。花巨资建造的“龙形水系”是否仅仅具备装饰功能呢?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有了水系以后,对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这个水系建成之后,整个地区的湿度提高了27%。温度,加上绿化的作用,它的温度比其他地区在夏天下降了3到5度,冬天上升了2到4度。所以水系和绿地对这个地方的生态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这条人工水系的建造难度还是令人惊叹不已。建造者经过反复

13、论证,最终决定将原来水系结束于奥林匹克公园南区的方案,调整为将龙尾收在著名的“鸟巢”旁边。字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胡 洁同期:就是为了想让这个自然的水系,同时又是一个龙的概念,把整个的奥林匹克公园从南到北,把几个大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我现在对这个目前能够实现的效果是很满意的。奥林匹克公园中的大片绿色植物,构成了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有规则的树,形成了一条与中轴平行的绿色轴线,许多雕塑镶嵌其中。随着树阵的逐渐高大,最终完美的融入森林公园。对于地上空间的设计,设计者们绞尽脑汁,将中国文化融入规划理念。银行、邮局、餐厅、商场等各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为了满足奥运

14、会期间的交通运输,地铁直达奥林匹克公园。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在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地铁站的出口,建设一个下沉花园。这样人们从地铁口到达的时候,不感觉在地下,出了站以后就感觉到了地面,到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同时又为地面上活动的人群到这个地方提供一个非常有文化品位,非常好的生态环境的一个休闲场所。位于地下9米的下沉广场,设计概念是“开放的故宫”。这个理念来自于最具北京代表性的故宫和四合院,它通过对红墙的重新定义开放了故宫的界限,使皇宫禁地和民间四合院合二为一。红墙青瓦,雕梁画柱,红白锦鲤,中国意蕴油然而生。字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 黄 艳同期:这个下沉式广场非常大,分了7个院子。

15、后来我们就邀请了一些年轻的建筑师,来让他们每个人做一个院子,那么充分的把这个中国的元素,人文的、亲民的元素放进去,所以现在这个院子做出来以后,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从故宫红墙,到北京的四合院,从历经千年的鼓乐,到盛唐的马球运动,这里都有体现。在这里,不仅能看到颇具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筑,富于现代感的设计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七个院落截取了皇城根的城市片段,在城市的中轴线和现代场馆之间,创造出一种开放的全新景象。让规划者费尽心思的不仅仅是新景观的打造,对于历史遗迹同样也处理的恰到好处。 北鼎娘娘庙,是从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朝保存至今的一座古庙。

16、起初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里,她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位置发生了冲突,文物部门极力想留下这座古庙,但是又有人提出可以让这座古庙迁移。字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于 平同期:我们请专家论证,论证这组文物的价值和保护它需要做什么样的方案是最佳的。更好的方案,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最后确定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水立方”的选址再向北推移100米。那么原有的这组文物建筑,原址原地进行修缮保护。这一举措使得我们今天有幸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里还能看到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遗迹。字幕:北京市政府 副市长 陈 刚同期:它不但没有被拆除,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保护。更可贵的事,它和“水立方”、“鸟巢”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相互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