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85670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217(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必考试题库含答案1. 单选题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柏拉图B 荀子C 孟子D 洛克答案 D解析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 单选题 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 蒿饼B 巧果C 汤圆D 竹筒饭答案 B解析 巧果即七夕果,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是巧果的生产旺季。蒿饼清明节要吃的食物。3. 简答题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 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

3、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解析 这位老师的做法比较合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

4、而特色鲜明的人才。4. 单选题 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技能B 发展学生智力C 培养学生品德D 关注个性发展答案 A解析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运用和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 单选题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A 场独立型B 沉思型C 场依存型D 冲动型答案 D解析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6. 简答题 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

5、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解析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贯彻启发性原则还应注意: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7. 单选题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利用榜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属于()。A 直接强化B 替代性强化C 自我强化D 负强化答案 B解析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7、或学习行为倾向。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负强化是强化的一种,是通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来加强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本题中教师利用榜样来强化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属于替代性强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 单选题 论语中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诗可以兴”的意思是( )。A 诗可以使人读了之后心情愉悦B 诗可以表达诗人兴奋的心情C 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D 诗歌应当用“兴”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答案 C解析 “诗歌可以激发情感,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会友,可以发泄不平”,这是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概括。因此本题选C

8、。9. 简答题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学校德育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一定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解析 错误。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10. 单选题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答案

9、D解析 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11. 单选题 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环节。A 上课B 布置和批改作业C 备课D 课外辅导答案 C解析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2. 单选题 ()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A 调查法B 问卷法C 观察法D 实验法答案 C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13. 简答题 前不久,在XX学校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分析教师的行为。解析 这个老

10、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材料中的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污辱,损害了学生的尊严,没有做到关心爱护学生。14. 单选题 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 复式教学B 个别教学C 分组教学D 班级教学答案 D解析 班级教学也称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15. 简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解析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已有的

11、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基础。但若大量的知识经验是以杂乱无章的方式储存于头脑中的,则对于有效的问题解决毫无帮助。显然,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决定了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

12、效果。16. 简答题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解析 (1)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所布置的作业要有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作业时间要控制。(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作业中的疑难点,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还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条件。17. 单选题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 导向功能B 激活功能C 强化功能D 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 B

13、解析 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18. 单选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A 童年B 少年C 在人间D 我的大学答案 B解析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少年、青年。19. 单选题 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的做法()。A 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 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C 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D 不正确,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重点班答案 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

14、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20.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A 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B 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 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 从自律向他律发展答案 A解析 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21. 简答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华老师的教育行为。解析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应面向全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重视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主动精神,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华老师对于东东不会系鞋带的问题,没有视若无睹,而是积极帮助东东解决问题。这是华老师能够做到关注所有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体现。(2)华老师教了好几遍,东东都没有学会,于是华老师自编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东东很快就学会了。这说明华老师能够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3)华老师怕东东忘记,还将这些步骤用图画出来。这是华老师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总之,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