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35335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r年工作总结和年的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R04年工作总结和05年的计划年终岁末,此时每个公司有HR部门都在忙着做两件事:为过去的一年作总 结,为新的一年做计划。许多HR此时也会发出感叹:总结好写,计划难作 制定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制定人力资源工作计划?怎样 避免工作计划流于一些工作项目的简单砌?F面是部份公司HR的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广大朋友踊跃发贴,不继沟通,一起收获A:三项措施提高工作效能为了保障以上重点工作,我们确定,要认真贯彻 * 的企业精神,落实三项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能。一、完善学习制度,推动工作创新。要通过个人自 学,定期互教互学,业务竞赛等形式,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意

2、识。 倡导掌握知识,立即行动,知行合一,使创新成为运用知识的自然而然的 需要和行动,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知识储备和技能准备。二、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密切关系 公司形象,密切关系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密切关系职工利益,密切关系企 业稳定的敏感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既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前提,也是衡量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一是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做领导 放心的部门。要点是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忠实履行工作职责,坚决完 成各项任务;重要事项详细汇报,负责任地提出意见和建议;遵守工作纪 律,敢于承担责任,维护企业稳定。二是处理好与基层的关系,做基层信 赖的部门。要点是,上传

3、下达须简明扼要,工作落实切忌繁文缛节;详细 掌握情况,树立工作职责范围内依据政策妥善处理问题的权威形象;在坚 持党的方针政策和公司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和保护基层干部的主 观能动性。三是处理好与各部门的关系,做各部门愿意配合工作的部门。 要点是,尽职不越位,配合不代替;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与人方便,和 谐相处。四是处理好与公司系统职工的关系,做职工愿意倾诉心声的部门。要点是,精确掌握政策,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不偏不倚、公正地处理关系 职工利益的问题;谨言慎行,言行如一。三、建立奋发有为、互相配合的部门内部工作氛围。提 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贯彻职业化行为理念,保持充满激情 工作的奋

4、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强化各岗位人员独立工作、相互配合的 工作关系;完善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相互制衡、监督和纠错机制,部门主 任要履行好审核各项工作的职责;努力做到“不迁怒,不二过”,保持良 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冷静处理各种事务, 尽力避免重复出现失误; 开展“标 杆”管理,认真发掘发扬部门内每个同志的一两项主要优点,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B:人力资源部 2005 年工作计划为配合公司实施 05 年发展规划和十年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部在本职岗位的基础上,立足人才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战略,拟在组织优 化、岗位调整、人员精简及管理方式的改进与更新方面做出改革。现就明 年部门重点工作计划做以下安排。一

5、、实施组织优化 从公司成立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公司组织已经经过一年的建设 与一年的发展,现在的组织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与下一步的改革。因此 本着精简高效的思想, 拟准备对公司现有系统与部门进行重新调整与规划, 本着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的思想,使公司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时间: 2005年 1 月-4 月 具体措施: 1 月份进行组织调研与分析, 2月份进行策划与论证, 3 月份进 行实施与推广, 4 月份对调整后的组织进行完善。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企管部 目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方法,使组织达到一个精简高效的组 织的程度。二、实施岗位调整 因公司组织优化带来职责改变和管理方式的

6、改变,所以对岗 位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势在必行。时间: 2005年 3 月4月具体措施: 3 月份在组织调整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重新策划, 4 月份根据岗 位设计结果对人员进行调整。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目标:人员重新调整完毕三、人员招聘 在公司战略发展的同时,必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为完成 公司岗位调整后人才紧缺的问题,拟准备明年在招聘一批适合公司的中层 与基层人员补充。时间: 2005年 3月-6 月 具体措施:在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参加人才招聘会 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各相关部门 目标:完成人员更新与补充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现代化 在公司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也国际 接轨,为

7、方便公司领导与所有员工的办公方便与办公现代化,拟准备上一 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间: 2005年5-12 月 具体措施:在岗位调整的基础上对管理流程进行设计与调整,针对新的管 理流程设计软件流程与系统设计公司共同完成系统的设计。 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信息化办公室 目标:年底前完成系统实施注: 1、以上只列出本部门 05 年重点工作计划;2、本计划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列出财务支出计划后报总经理审核。3、本计划经总经理批准生实施。C:某建筑企业 2005 年教育培训计划一、管理人员教育培训1、领导干部及后备人员的岗位任职资格培训 高层领导参加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的学习,中层人员参加本系统党校 举办

8、的“十五”岗位轮训和青年干部理论培训。高、中层领导人员和年轻 后备人员岗位培训班全年各两期,公司领导 23 人,每期约 10 天,中层 人员及年轻后备人员培训各约 4 6人,每期 40 天左右。2、项目经理培训(1)组织好拟参加考试人员的考前培训。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 工程项目经理人员素质,规范施工管理行为,国家从 2004 年起,对各级项 目经理正式推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 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全国或地方人事、 建设部门组织的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执业资格证书。应 试人员主要包括不能直接通过考核认定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项目经 理和拟任项目经理的人员。为提高二 00 五年的

9、考试通过率,公司将根据国 家有关通知精神,适时在公司培训中心组织一期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前 辅导班,人数为 50 人左右,聘请有关高校的专家教授进行辅导。(2)加强项目经理的继续教育。采取内培与外送相结合的方式,以各单位 为主,组织项目经理参加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班,通过 培训,达到上岗要求,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和项目管理水平。根 据实际,公司也将视情况与有关部委高校联合,组织举办行业类专业的项 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班,除培训国家规定的有关内容外,还需强化成本核 算、项目评估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施工项目管理。(3)挑选优秀项目经理参加国际项目管理(IPMP培训。为储备适应

10、国际 化建筑市场需求的项目管理人才,各单位要积极挑选部分优秀项目经理参 加本系统组织举办的“国际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资质认证与培训” C级培训班。 分两期选送,每期 45 人,每期 15天。3、工程管理人员培训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工程管理人 才,今年下半年,拟选送部分中层领导人员、优秀项目经理和工程管理人 员到土木类高校(同济大学或其他院校)进行脱产培训,系统学习工程管 理、项目管理及其他相关方面知识,时间为 36 个月,人数为 30人左右。 通过培训,更新观念,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总体管理水平。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1、工程专业技术骨干专题短训为更新专业知识

11、,开阔视野,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把那些善于钻研技术、 科技攻关能力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工程技术骨干选送出来,使他 们接受前沿技术理论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 科技信息发展趋势及相关专业知识。公司将重点加强与同济大学或西南交 通大学联系,举办桥梁或隧道的专题培训班,时间为1015 天,人数约 50 人。2、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培训 各单位要站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强企业 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参观见学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要充分利用本单位承建高新尖科研项目和重点难点工程的实际课 堂,组织优秀年轻工程技术人才到施工现场,采取

12、帮带方式,使他们直接 参与技术攻关,在干中学,学中干,缩短成材周期。现场培训以各单位自 行组织为主,公司也将本着资源、成果共享的原则,根据任务承揽情况, 不定时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现场培训。另外,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也要 有意识地把优秀技术人员抽出来,选送到外部兄弟单位承担的高新难项目 上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外部单位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三、基层管理岗位资格及技术工种人员培训1、“十一大员”、特有工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 为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各单位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公司要求,明 确分工,各司其责,组织好本单位、本专业(工种)的“十一大员”、特 有工种作业人员上岗的强化培训,使其达

13、到持证上岗要求。对企业施工紧 缺的特有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加强与地方有关发证行政部门联系,自行举 办或委外进行培训,取得相应工种的上岗证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2、技术工种人员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要坚持“先培训,后鉴定”的原则,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技术 工种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重点是要组织好技能培训。理论培训采 取内训与外送相结合方式,以内训为主,通过组织收看培训光碟、专题讲 座等形式进行。通过培训,提高技术工种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未开展培训 或培训未达到要求的,不予以鉴定。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生产实际, 提前做出安排和部署,保证培训时间和效果。另外,本系统将在所属的八个高级工培训基地定

14、期举办相应工种(汽车修 理工、电工、电焊工、桥梁装吊工、实验工、测量工、线路工)的高级工 培训班,以操作技能培训为主,一般脱产学习 2 个月。各单位要根据实际, 积极挑选部分现实表现好、技术水平高的骨干技能人才参训。3、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前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行为,确保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质量,本系统 根据专业划分,分别委托所属的七个培训、考核基地,对企业内部申报考 评技师、高级技师人员统一进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综合评审工作。技 师、高级技师考评一般安排在 9 月份,采取先培训后鉴定的方式,其中技 术理论基础知识培训 8 天。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充分认识高级技能人才在企 业的施工生产、技

15、术成果转化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公开、平等、择优 的原则和公司有关通知精神,积极选派优秀实用型技术工种人员参加总公 司在各个培训考核基地组织的考评工作。D:2005 年公司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一、企业竞争战略与策略1. 竞争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型竞争战略(内部导向型战略)2. 竞争策略:产品领先(独特性)竞争策略3. 企业竞争战略的支撑点 企业文化、研发技术、财务实力、人力资源开发二、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策略1.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依据: 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分析:包括人力数量资源和人力质量资源1.1 人力数量:人员总数、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学历、男女、岗位 分布等1.2 人力质量:对现有人员进行盘点

16、,通过对人员的全面评价获得人 员调配的依据和基础数据2. 人力资源数量控制:依据公司的年度计划和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盘点的结果,确定合理的 人员数量和结构指标,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控制。3. 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策略的制定( 3 个系统)3.1 定编定岗定员系统3.2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3.3 员工培训和开发系统三、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支撑点前期:1. 对公司情况的充分调研和了解2. HR部门人员:素质、配备、分工和工作规划的匹配中长期:3. 人力资源工作手册(提供可供操作的原则和指导材料)4. 干部的反复培训和考核5. 和绩效管理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和过程控制四、2005 年度工作思路 调整人力资源工作模式,实现 3 个转变:1. 由被动响应型向主动开发型的转变。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