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35237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 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 教师不替代;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 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

2、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景, 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讲解Na2O2的化学性质之前, 教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情景创设: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火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如何去灭火?(学生回答:水和灭火器)而大家见过水和灭火器中所产生的CO2能够点火的现象吗?这一情景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急于想看教师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演示实验,从而为学习和研究Na2O2的化学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但教学过程中不外乎教

3、和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地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 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用创造性的教 为学生 创造性的学 创造环境和条件。 教师要做到上述要求, 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 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

4、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化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二、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1、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机械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减, 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觉得累, 再加上过多的作业, 高达44%的人都表现得累、无兴趣。 调查部分学生的回答“累,没精力”、“想睡觉,人不在状态”、“作业越来越多,忙得没时间思考”、“无兴趣,脑子懒得动”。2、繁重的工作任务加上精神压力,使教师不能每时每刻都对每一个学生的的提问都保持热情耐心, 导致许多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误解。3、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 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导致

5、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4、有一部分自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发现问题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会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 以下是调查时部分学生的回答“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自己解决”、“觉得自己能解决”。以上研究表明:由于多数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兴趣、好奇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减弱或说不清有什么变化。 因此在教师要求其提出问题时,多数学生对思考发现问题不感兴趣或根本不知道怎么发现问题,只会问一些作业上不会做的题,而不会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所以也只有少数学生在教师要求提问时, 能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为此:1、探究令人困惑的情境和问题能培养好奇

6、心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 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 那么这种驾驶知 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可以得到反 证,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机会少,但机械重复地听、记和练过多, 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致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约25%是减弱,约30%说不清。因此,要在平时教学的准备、理解(或建立表征)和应用 3 个阶段中,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挑战与技能之间要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 或将某些活动

7、加以修改, 以便让学生提问。 提供机会使学生更多参与逼真的科学过程, 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行动, 沉浸于探究活动中,享受思考问题的机会, 享受问题中的乐趣, 即所有人经过努力都会得出“哇”的惊喜。2、偶尔给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内容的机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年幼儿童身上容易看到好奇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问题”会越来越少。 在学校中, 他们面对的是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内容、 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方式、 教师为他们选择的学习时间。 很多时候, 这种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或仅因为有趣而提问题的观念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 至少偶尔给学生选择他们喜欢学习内容或讨论他们提出的有趣问题的机会, 有自由选择机会的学生有更强烈的好奇性和兴趣,我做某事是因为我选择这么做,而不是别人要我做。总之,通过教学实践和思索,我感到实施新课程标准,无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还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都具有 极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深思 适应现代理念的教学策略,并付诸于实践,为培养创新人才、为 国家的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