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35140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超长、超厚(目前最大厚度达 6M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如连续性基础底板、箱型基础、设备基础等需要裂缝控制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三、施工要点1. 材料要求( 1)水泥:应尽可能采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 325 号、 4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混凝土可采用后期 60 天或 90 天强度替代 28 天设计强度。( 2) 细骨料:中粗砂,含泥量 2%。( 3)粗骨料: 525MM或 540MM石子,优先选用 5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含泥量 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 15%(重量比)。( 4)外掺剂:在混凝土

2、中可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2. 混凝土配合比采用集料泵送混凝土砂率应在40%45%之间,在满足可泵性前提性, 尽量降低砂率。坍落度再满足泵送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小值,以减少收缩变形。3. 控制新鲜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石子与水,对出机温度影响最大。在气温较高时,宜在砂石堆场设置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采用向骨料喷水等措施。4. 控制浇注入模温度夏季施工时,在输送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入模混凝土温度升高。如在搅拌筒上搭设遮阳棚盖,在水平输送管道上铺草包喷水。冬季施工时,对结构厚度在 1.0 米以上的大体积混凝

3、土一般宜在正温搅拌和正温浇注,并靠自身水化热进行蓄热保温。5. 混凝土的施工(1)混凝土浇注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注以利散热,不出现冷锋为原则。(2)宜尽可能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拍打真实,去除浮浆,实行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3)混凝土在浇注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4)根据土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经验, 实测的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宜控制在 25 度之内。(5)利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分布状况,并且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可定性、定量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4、。6测温( 1)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不同情况,合理、经济地布设测温点,并测绘测温点布置图。( 2)温度测点以集成温度传感器作感温元件,要进行筛选和防老化处理。在埋设前应对感温元件作环氧树脂封闭。在浇注前应按测温布置图要求,对测点予以固定和保护,以确保测温工作的顺利进行。( 3)每次测温后,应立即汇总整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与温差数值 , 提供给施工指挥部门,以指导现场的施工。7、养护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对大面积的底板面, 一般可采用先一层塑料簿膜后二

5、层草包作保温保湿养护。草包应迭缝,骑马铺放。养护必须根据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 ,拆模后应立即回土或在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以控制内表温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8、设计构造上的改善在底板外约束较大的部位应考虑设置滑动层。在结构应力集中的部位,应加抗裂钢筋作出加强处理,在必须分段施工的水平施工缝部位,增设暗梁防止裂缝开展等。四、质量标准混凝土及裂缝等质量标准,按现行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五、机具设备(1)测温设备可采用的测温仪有 XQC-300大型长图自动平衡记录仪和 QZG-010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配套改装为定时全自动扩展装置,以及我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新测温仪,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实时监测仪和进口的恒溜型集成温度传感器配套。(2)结构支模、扎筋、混凝土拌制、运输、浇注等所需的机具设备,可根据不同工程对象按通常施工要求设置。但必须确保连续浇注,并不得出现冷缝。六、劳动组织(1)浇注前与浇注施工劳动力组织按不同工程对象的工作面大小,泵车数量等通常施工要求安排。(2)养护阶段:按二班三班昼夜值班考虑。人员有:每台班技术干部一人,养护工人根据工作量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