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3224478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物理实习报告锦集七篇 物理实习报告 篇1(3900字)一个月,不算长,但也真的不算短。当我开始逐渐习惯于生物物理所的一切的时候实验、饮食、老师、师兄师姐,还有一同来实习的同学们,四个星期的时间就这样转瞬即逝。几天之后我就将和北京告别,在遥远的珠江江畔的康乐园内去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一、初来报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这样的字眼在我们普通大学生眼里,就好像心中的圣殿,神圣、庄严。能有机会在这里实习一个月,我既兴奋又自豪,提前两天就来到了北京,想提前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与生活。初来乍到,北京温润的天气让我十分开心,这里全然没有了南国的酷热与潮湿。天气舒服,人也开心,我憧憬着自己在生物物理所一个

2、月内的学习和进步。二、实习导师与实验室唐老师的实验室位于主楼3号楼的顶层。不同于中国其他大多数实验室的“隔间型”布局方式,整个实验室采用了开放式的布局,除细胞房和冷冻室外,几乎所有实验人员的操作台与书桌都在大厅里,这样既增加了实验室的透明度,也便于交流讨论。穿过大厅,走廊的尽头有两间办公室,其中一间就是唐老师的办公室。唐老师亲切地询问了我学习的课程和正在进行中的实验,然后向我介绍了分子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新问题,并为我今后的学习规划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之后,他为我讲解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还向我介绍了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这时我就见到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将要带着我实习的

3、师姐俞师姐。俞师姐目前是硕士学位,即将转读博士学位。她用几句简单的话语给我介绍了我在这一个月要做的工作。第一印象中,师姐很好,也很亲切。三、实验室生活从见到俞师姐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做了师姐一个月的尾巴。每天从早上见到师姐直到晚上师姐回家,我就一直跟着她,在实验室里转得不亦乐乎。俞师姐目前所做的课题是有关信号通路方面的,由于我之前对于这方面的了解较浅,所以她首先向我介绍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让我对TGF一beta。 smad蛋白家族及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师姐向我详细讲述了她目前所做的课题的实验目的、方法以及现在正在进行中的阶段。其中有些东西是我第一次听说的,比如MTM家族

4、;还有的,如信号通路,我以前虽然学习过,但是对于它的调控机制等并不了解,这对于我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一种拓展。幸运的是,在实验室里,我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我的书桌旁阅读师姐借给我的相关文献。但是由于对背景知识比较生疏,再加上又是英文,所以我读起来感觉有些吃力。正当我苦恼之际,另一位好心的师姐向我伸出援手,借给我了一本细胞生物学和一套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我把细胞生物学上以前自学遗漏的地方细致地阅读了一遍,然后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中文文献资料,从而在原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论知识的深化。最后,我又反过来看英文论文,这次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看

5、懂,但是相比刚开始的时候要轻松多了。我精读了一篇综述_,一共有十几页左右,然后我试着自己翻译了其中一部分,最后,交给师姐检查,得到了她的肯定。俞师姐的实验目前正进行到检测的阶段,所以我做的主要工作是培养细胞及细胞转染实验、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和P32 标记细胞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的实验。首先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各个相关的实验方法,再加上实验过程中俞师姐耐心的演示讲解,我基本上理解了实验每个步骤的原理、目的和注意事项。然后,我就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了。刚开始的时候显得有点手忙脚乱,通过对实验步骤和环境的不断熟悉,我渐渐地对实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仅能熟练地独立操作实验,而且对于实验中某些步骤还能提出

6、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师姐一起商量改进实验步骤。恰逢我在学校参加的学生研究计划的实验(端粒酶Si 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也正好做到细胞转染DNA的地方。我当时在学校是用的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而这次又接触到了DEAE一葡聚糖/DNA法转染。因此有机会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比较。以前接触到的都是DNA! RNA的琼脂糖电泳,而这次又做了蛋白质凝胶电泳,两者从实验原理到配胶,再到显影成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SDS中的蛋白质迁移率几乎都是由分子量所决定的,通过已知分子量的标记物,估测多肤链的分子量。实验中,我们主要是通过 SDS一PAGE系统来检测蛋白质是否磷酸化。同位素标记检测法是我在

7、本科学习中较难接触到的实验,所以这次能够见识到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提前做了一次缺乏同位素的预实验,以便把实验需要的所有试剂都安排在最方便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改进实验步骤、调整试剂的用量和实验时间、标注注意事项等。在实习的第三个星期,我参观了蛋白质结构中心所在的核磁楼,了解了核磁共振仪的使用方法,简单学习了核磁共振的原理、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各种核磁的方法,了解了它们可以帮助解决的关于蛋白质结构的问题等。这段时间里我参与的实验虽然不多,但是这些实验却能够和我平时的积累形成某种契合,这让我对生物学实验无论是感性方面的还是理性方面的。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我也从中摸索出了

8、一种学习的方法:要常常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有助于发现一些以前遗漏的问题,启迪新的学习研究方向。四、实验室外的生活在这有限的几周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的实验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国内外生命科学大师及优秀研究生进行了近距离交流。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从前在我的脑海里,中国科学院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这里的老师和学生是怎样度过他们实验室外的生活。几天之后,我就开始有点对这种单调的生活感到无聊了。生物物理所位于北四环以外,周围可以游玩和消遣娱乐的地方非常少,实在是让人安心做科研的地方。我对老师和师兄师

9、姐专心工作的态度非常敬佩。我每天回到了宿舍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和师兄师姐、同学聊天,看电影。但是经过这几个星期,我好像也逐渐习惯了没有娱乐、没有宵夜、没有 Shopping的生活,其实这样也是另外的一种生活,一种不同于我从前的但是更有意义的生活。因为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在没有安排实验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去图书馆看书。与大学里不同的是,这儿的图书馆里收藏的多是科学期刊,而图书相对较少。这与他们的研究方式有关。为了把握生物科学最近的发展方向和成果,图书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需要。通常在确定课题前,研究生们都是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看看别人做了什么,还有那些方面是没有做过的或者是还存在争议的,然后

10、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和假设,再与导师交流讨论,最后定下研究的大致方向。这种研究和学习的方式与我们本科阶段的学习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更具探索性和前瞻性。这次还有幸参加了实验室的研究生给海外专家团队老师做的报告会。会上主要汇报了各个小组目前的研究进展,让我接触到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前沿研究。海外专家们对报告的意见让我收获颇多,老师们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学术作风让我折服。对于学生们遇到的难题,老师们往往会另辟蹊径,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对报告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有严格的采样、分组和统计要求。历时一天的报告会上,虽然有很多东西我听得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相信这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

11、度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8月10日,来自UCLA的Jack L Feldman教授的一场学术报告,为我们带来了神经生物学的新发现。教授利用内容翔实的PPT生动地阐述了这个新兴学科对呼吸、睡眠与死亡这三个普通现象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设性的设想,让人顿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五、实习反思这次实习活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到中科院或者其他实验室参加实习的话,我想还是有些方面需要改进的。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下次可以尝试着在实习之前,自己能够通过查阅文献找出一个感兴趣的方向,然后与老师交流讨论后定出一个小课题,接下来再进行一些相关的知识准备,逐渐整理出一套草

12、案,最后在实验室中实践,一边讨论一边改进实验步骤。我想,这才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这样我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得出一定的实验结果。六、结语好像我才来到生物物理所不久,搬行李进宿舍还是在不久之前;但是又好像我已经来到生物物理所很久了,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清晨穿过主楼大厅,习惯了电梯到达7楼的声音,习惯了每天与老师和师兄师姐问好,习惯了实验室里特有的气味。老师的谆谆教诲,师兄师姐们的照顾关怀,还有和朝夕相处的同学间深厚的友谊,不仅让我在这短短的实习生活中成长了许多,并且还将不断激励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坚持不懈地追求未知的答案。物理实习报告 篇2(1639

13、字)一、学校简介我自主联系的学校-册山中学,它坐落在罗庄区册山办事处,设计格调朴素大方。学校现有34个班级,名优骨干教师和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居全区同类学校前茅。全校教师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学成果显著。学校秉承“守则、勤学、向上”的学风,“厚德、专业、思进”的教风,坚持以德为先,在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行规达标、班级竞赛、学生个人德育考核、文明寝室竞赛、值周班评比等形式督促学生培养文明素养,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并致力于探索适合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积极开

14、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二、物理教学历程月8日,指导老师兼班主任程老师带着我走进初二(6)班,让我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因为没有任何心里准备,于是临时凑了几句话说:“同学们,我们是新来的实习老师,我叫孙玉骞,以后大家可以叫我孙老师。恩,来这里的日子,我希望大家能互相勉励,一起学习!以后请多多关照!”这个由46名可爱的同学会聚一堂的快乐团结而又积极奋进的班级,对着我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顿时让我的心里忐忑减少了许多。通过与班主任和班委的直接交流,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解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的基本情况。同时,在第一个星期,因为刚来学校与学生了解不多,于是我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指导老师和别的老师上课。

15、很庆幸,正好碰上了市里的地方优质课程来这里做评比。现场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让我明白了“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些听课,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具体详尽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在我的头脑里越来越明显、清晰。在第二个星期,我的指导老师程老师也让我试一试,让我上初二年级的物理课-直线运动。于是我便认认真真的准备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先导,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要求教师把力量用在备课上。不

16、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把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备课为课堂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思维、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做的是详案,自己要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并背好。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五,我以一名老师的身份正式地站在了那神圣的七尺讲台上,开始我的第一堂授课。因为第一次上课,紧张的心一直跳个不停。不过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非常的配合,并且积极得回答问题。但是,我怕讲物理知识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便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将物理知识形象而生动的表达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成功的集中在一起。在上课之前,我将学生该有的反应和他们有兴趣的方面都做了谨慎的考虑。而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切身体会到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