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JSM1锅炉说明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200119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JSM1锅炉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56JSM1锅炉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56JSM1锅炉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56JSM1锅炉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56JSM1锅炉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6JSM1锅炉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JSM1锅炉说明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G240/9.8M5锅 炉 说 明 书56JSM1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审 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锅炉厂)2003 年 6 月1 56J-SM1 锅炉说明书 第 1 页 共27 页目 录一、锅炉基本特性21、主要工作参数22、设计燃料23、安装和运行条件44、锅炉基本尺寸5二、锅炉结构简述51. 炉膛水冷壁62. 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73. 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84. 燃烧设备95. 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116. 省煤器127. 空气预热器128. 锅炉范围内管道129. 吹灰装置1310. 密封装置1311. 炉墙1312. 构架1413膨胀

2、系统1414锅炉水压试验1515. 锅炉过程监控15三、 性能说明16 一、锅炉基本特性1、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 24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1 MPa给水温度 215 锅炉排烟温度 136 排污率 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85.5 %锅炉保证热效率 85%燃料消耗量 57.1 t/h石灰石消耗量 1.5 t/h一次热风温度 202 二次热风温度207 一、二次风量比 60:40循环倍率 25 30锅炉飞灰份额 70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3时) 90 %2、设计燃料(1)煤种及煤质1)煤质分析资料:符号单位数 值设计煤种校核

3、煤种1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KJ/kg1241018740全水分Mar%8.48.35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7.516.5收到基灰分Aar%50.7233.83收到基碳Car%33.6650.85收到基氢Har%1.231.82收到基氧Oar%5.344.27收到基氮Nar%0.430.63收到基全硫Sar%0.190.254灰变形温度DT14001345灰软化温度ST14001345灰熔化温度FT14001345哈氏可磨指数HGIHGI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d50=2mm,详见附图。锅炉能满足在校核煤种中掺烧30%的煤泥的要求,煤泥的工业分析如下:项

4、目全水份%空气干燥基水份%干基灰分%干基挥发份%干基全硫%收到基低位发热量MJ/kg干基固定碳%演马矿煤泥25.223.8428.3310.310.2617.5961.462)灰成份分析资料(干燥基)名 称符 号单 位数 值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I2O3%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钙CaO%氧化钾MgO%氧化钠K2O%氧化镁Na2O%三氧化硫SO3%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钛TiO2%其它%(2)点火及助燃用油锅炉点火用油: 0#轻柴油序号分析项目单位标准要求实验方法110%蒸余物残碳%4GB/T2682水分%痕迹GB/T2603运动粘度mm2/s3.08.0GB/

5、T2654闭口闪点65GB/T2615灰份%0.025GB/T5086硫醇硫含量%0.01GB/T3807机械杂质%无GB/T5118硫含量%0.2GB/T3809凝点0GB/T510(3)石灰石特性石灰石纯度分析名 称符 号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铁FeO3%氧化硅SiO2%水份H2O%其它%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mm,50%切割粒径d50=0.3mm,详见附图。3、安装和运行条件年平均气温 14.9极端最高气温 43.3极端最低气温 -18年平均气压 1003.4hPa年平均相对湿度 62年平均风速 2.2m/s最大风速(10m高处历年一遇) 24

6、m/s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土类别 类厂址海拔高度(黄海高程) 124m锅炉给水满足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4、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877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597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376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 41000mm锅炉最高点标高 45300mm运转层标高 8000mm操作层标高 5200mm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 锅炉深度(柱Z1与柱Z4之间距离) 25100mm二、锅炉结构简述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型布置。锅

7、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膜式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

8、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由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02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X的生成。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因而它更能适合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锅炉的水、汽侧流程如下

9、: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三组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锅筒内的锅水由集中下降管、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炉内水冷屏、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入锅筒。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依次经过尾部汽冷包墙管、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炉内屏式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向汽轮机。1. 炉膛水冷壁考虑到合理的炉膛流化速度,炉膛断面尺寸设计成8770 mm5970mm,炉膛四周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前后及两侧水冷壁分别各有109-605与 74-515根管子。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夹角,构成上大下

10、小的锥体。锥体底部是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下面由后水冷壁管片向前弯与二侧墙组成水冷风室。布风板至炉膛顶部高度为32.2 m,炉膛烟气截面流速5m/s。后水冷壁上部两侧管子在炉膛出口处向分离器侧外突出形成导流加速段,下部锥体处部分管子对称让出二只返料口。前水冷壁下方有4只加煤口,侧水冷壁下部设置供检修用的专用人孔,炉膛密相区前后侧水冷壁还布置有两排二次风喷口。前、后、侧水冷壁分成四个循环回路,由锅筒底部水空间引出3根32525集中下降管,通过18根15912的分散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供水。其中两侧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3根分散下降管引入,前后墙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6根分散下降管引入。两侧水冷壁上集箱相应各有3根15912连接管引至锅筒,前后墙水冷壁上集箱有12根15912引出。2片水冷屏则各有从锅筒引出的一根21916下降管供水,再分别由2根15912的引出管引至锅筒。水冷壁系统的集箱除前后上集箱合并成325的集箱外,其余均为21925。 炉膛水冷壁回路特性表:回 路前、后水冷壁侧水冷壁水冷屏上升管根数与规格n-s2109-605274-515216-605水连接管根数与规格n-s26-1591223-1591221-21916汽水引出管根数与规格n-s12-1591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