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171195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如日出之阳:_2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_3晋平公想学习,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师旷的回答,

2、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2. 文言文阅读。车胤囊萤夜读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日则耕作,无以夜读。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家贫(_)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_)2翻译下列的句子。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_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_3.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

3、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去:_。方:_。欲:_。还:。2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_4. 阅读与思考。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

4、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尝:_达者七十二人达:_经传无文文:_博士无以对对:_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据何文,以知之?_(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答:_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永之氓咸善游唐柳宗元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5、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注释)氓(mng):古代指百姓。暴:突然。中济:渡到河的中间。寻常:平常。侣:同伴。有顷,益怠:一会儿就疲乏了。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货:这里指钱。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之氓咸善游(都)B.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渡过)C.何不去之(丢弃,放弃)D.身且死,何以货为(并且)2结合注释,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_3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溺”是哀叹溺水

6、者的意思。B.这句话是说如果像这样,难道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C.作者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因为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D.溺水者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4本文讲述了一个_的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_的人。6. 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1请按原文填空。2朗读下面的句子时,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

7、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 弈:_(2)一人虽听之 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_4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7. 阅读短文。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_(2)何不炳烛乎?_(3)臣闻之_(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

8、一项是( )A.臣闻之B.如日出之阳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8. 阅读揠苗助长,完成下面各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句子:_。意思:_。句子:_。意思:_。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揠苗助长B.苗揠助长 C.苗揠长

9、助D.揠苗长助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_两小儿辩日的写作特点。_9. 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_2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_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0. 文言文阅读。1王行思爱马1 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饲s秣m甚于他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涨。3 舟子先济j马,回舟以迎行思

10、,至中流,风聚起船覆f。4 其马自岸跃入骇hi浪,接其主,苍茫之中,遽j免沉溺。字词解释:尝:_甚:_秣:_ 值:_ 潦:_ 济:_ 覆:_ 骇:_2马啮ni盗髻j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薄:_酩酊:_毋庸:_尚:_ 骤:_未几:_赞:_方:_俯:_ 遽:_髻:_乃:_纵:_3“的卢”救主1 刘备屯兵樊fn城,时荆jng州刺史刘表礼焉,然不甚信用。2 表尝延备赴宴,其下蔡瑁mo等欲因取备。备觉之,佯yng如厕,潜遁去。3 其所乘马名“的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