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与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人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与精神滋养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中养成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与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与丰富多彩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3)网络为文化传播与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与新服务的源泉7. 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与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①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②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与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与不安8.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9.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与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与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 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与公共场所秩序等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与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2. 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与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3. 如何对待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1)如果社会成员能了解规则、遵守规则,以遵守规则为荣,规则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2)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不以违反规则为耻,规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3)如果我们违反规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4.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5. 如何自觉遵守、维护与改进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与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要求6.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与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7. 怎样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8.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1)礼表达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与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与的社会4)文明有礼表达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达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表达了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形象9.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与,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与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与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10. 诚信的意义有哪些?(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与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与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与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11. 如何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2)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与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12. 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3)民事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13.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3)遵章守法是社会与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4. 什么是刑法、犯罪与刑罚?(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与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15. 如何预防犯罪?(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16. 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17.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与坚定捍卫者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1. 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 角色与责任有什么关系?(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与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