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 160M41YⅡ中华人民共禾口 国通信行业标准 YD厂r 502-2007 代替YD厂r 502-2000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Diesel Generator Sets for Telecommunications2007-1 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 次言 ”Ⅱ:{瓢l 范围 一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24 技术要求 25 自动化机组的技术要求 56 试验方法 y7 检验规则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H刖 舌本标准代替Y删T 502-2000通信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YD/T 502-2000版本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将2000版本3.2.1的“同步发电机宜选用无刷励磁类型,不采用”改为新版4.1.4.1的“选用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宜采用永磁方式”; 一删除了2000版本4,7机组的自动补给功能; 一增加了5.7自动控制功能: 一增加了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章节与本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有如下标准,在本标准的修订过程中还参考了以下标准1.GB.rf 2820.5—1997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的G3级要求。
2.GBfT 20136-2006内燃机电站通用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隈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清峰、王殿魁、陈燕昌、王忠华、黄秋华、吴京文、李崇建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于200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Ⅱ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行业使用的由往复式内燃(姒c)柴油发动机、交流(Ac)发电机、控制装置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工频柴油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2000kW以下,额定频率为50Hz的柴油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r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 长霉(eqvⅢC 60068.2.10:1988)GBff 2820.1—1997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l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eqv ISO 8528.1:1993)GB厂r 2820.4—1997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4部分:控制装置和开关装置(eqv ISO 85284:1993)GB,r 2820.5—1997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5部分:发电机组(eqv ISO 8528—5:1993)GB厂r 2820.6—1997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6部分:试验方法(eqV ISO 8528—6:1993)GB厂r 2820.8-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8部分:对小功率发电机组要求和试验(eqv IS08528-8:1995)GB厂r 2820.9—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eqv IS08528-9:1995)GB厂r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厂r 6072.1-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标准基准状况,功率、燃油消耗和机油消耗的 标定及试验方法GB,r 13306-1991 标牌GB,r 20136—2006 内燃机电站通用试验方法YD厂r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r 1363.1—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YD厂r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JB,r 7606-1994 内燃机电站总装技术要求YD/T 502-20073术语 ATS:指可带额定容量负荷自动转换的带中间位置的装置,不包含接触器搭接的自动转换装置。
4技术要求4.1机组构成4.1.1组成部分 机组由柴油发动机(水冷式、风冷式)、发电机、启动装景、控制装置、输出装置、底盘等组成 机组的总装技术要求应符合JB,r 7606-1994的规定4.1-2柴油发动机的选择要求 应选用转速为1500r/min的电启动柴油发动机,小功率便携机组可选用高转速柴油发动机 固定使用的机组不宜选用单缸柴油机 普通水冷柴油机在5C以下,增压水冷柴油机在10"C以下环境使用时,宜采用电预加热装置4.1.3发电机的选择要求 选用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宜采用永磁励磁方式;发电机应装全阻尼绕组 发电机的绝缘等级不低于H级4.2参数 三相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为0.8(滞后),单相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为0.9(滞后)或I.0 机组的重量、外形尺寸应符合厂家产品规范的规定 机组的额定功率应在4.4.1规定条件下标定4.3指示装置 柴油发动机所带监测仪表应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机组的电气仪表应按GB/T 2820.4-1997中7.1的规定配装 机组控制屏各监测仪表(柴油发动机仪表除外)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2.5级4.4环境条件4.4.1输出额定功率的条件 机组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并正常工作: 一海拔高度:≤1000m; 一环境温度:一5℃~+40。
C; 一空气相对湿度:≤90%(25℃)4.4.2输出规定功率的条件 机组在下列条件下应能输出规定功率并正常工作4.4.2.1海拔高度 不超过4 000m4.4.2.2环境温度上限值分别为40℃、45C和50C;下限值分别为一15℃和一5℃4.4.2.3相对湿度、凝露和霉菌 综合因素按表1规定2表1综合因素环境温度上限值(℃) 40 40 45 50最湿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 90%(25℃时) 95%(25℃时)4相对湿度最干月平均最低相对湿度 10%(40"C时)6凝露 有 霉菌 有a指该月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C,月平均最低温度是指该月每天最低温度的月平均值b指该月的平均最高温度为40℃,月平均最高温度是指该月每天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机组的电气零部件经长霉试验后,表面长霉等级应不超GB/T2423.16—1999规定的2级4.4.3功率和环境温度的修正4.4.3.1功率修正 当机组的实际工作条件比4.4.1的规定恶劣时,允许对机组的功率进行修正: a)按GB/T 6072.1-2000的规定将柴油机的额定功率根据现场环境状况进行修正;b)对修正过的柴油机功率,在考虑发电机效率、改装功率损失系数、传动系数等因素后再折算成电 功率,即为修正后的机组功率。
机组的实际功率应不低于该修正值4.4.3.2环境温度的修正当海拔高度超过1 000m(不超过4 000m)对环境温度上限值按海拔高度每增;自n100m降低0.5"C修正4.5连续运行 按额定功率标定的机组在4.4.1规定条件下应能按额定功率连续运行12h(其中包括过载10%运行1h):该机组超出12ll连续运行时(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保养的条件下)其输出功率不低于机组额定功率的90%4.6启动性能机组在常温(非增压机组不低于5"C、增压机组不低于10"C)下经3次启动应能成功两次启动的时 间间隔为20s,启动成功率应大于99%启动成功后应能在3mill内带额定负载运行机组的启动电池衙配置浮充充电整流器机组工作环境温度低于4.4.1的规定时,应装配电预加热装置并满足上述要求4.7电气性能4.7.1 电压整定范围在额定的功率因数、额定频率时,机组从空载到额定负载,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可调节范围应不小于±5%额定电压4.7.2电压和频率性能运行极限值机组在95%~100%额定电压时电压和频率性能运行极限值应满足表2的规定表2电压和频率性能运行极限值性能参数 单位 运行极限值 稳态电压偏差J仉。
≤士l%突减负载乱,+m ≤+20%瞬态电压偏差突加负载6矿j ≤一15%‘电压突加负载“ ≤4电压恢复时间“突减负载≈* ≤4‘电压不平衡度d巩D 1%3YD厂r 502.12007袭2(续)性能参数 单位 运行极碾值频率降钒 ≤2%稳态频率带口, ≤O,5%(对额定频率的) 突减负载i,矗 ≤+10%频率瞬态频率偏差 突加负载可‘m ≤一7%突加负载电n ≤3‘频率恢复时间4突减负载“ ≤3a对用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机组,这些数据运用于按GBfI'2820.5--997凰6和图7增加最大允许功率,或按产品技术 条件规定b除非另有规定,用于计算电压恢复时间的容差带_2×稳态电压偏差占UX额定电压,100c容量小于10kW机组动态指标按GB/T 2820.8—1997要求d用于计算频率恢复时间的相对频率容差带a他%4.7.3冷热态电压变化 机组在额定工况下从冷态到热态的电压变化应不超过±2%额定电压4.7.4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 输出额定电压、空载时,机组的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不大于5%4.7.5 谐波因数(THF) 容量小于62.5kVA的机组,其线电压的谐波因数(TI'IF)应不大于8%。
容量不小于62.5kVA的机组,其线电压的谐波因数(TI'tF)应不大于5%6不对称负载下的线电压偏差额定功率不大于250kW的机组在一定的三相对称负载下,在其中任一相(可控硅励磁者指接可控硅 的一相)上再加25%额定相功率的阻性负载,当该相总负载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时应能正常工作,线电压 的最大(或最小)值与三相线电压平均值之差应不超过三相线电压平均值的±5%7.7并联运行有要求时,两台型号规格相同的三相机组在20%~100%总额定功率范围内应能稳定地并联运行,且 可平稳地转移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配差度应不大于10%注:当使用该容差时,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有功标定负载或无功标定负载的总额按容差值减小4.7.8温升机组各部件温度(或温升)应符合厂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