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038430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 题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

2、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教学重点其一是夏朝的建立。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使用的多媒体资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

3、、夏朝是谁建立?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2、夏朝的统治中心?都城?3、夏朝是怎样统治人民的?4、分别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想一想他们重用了哪些人才?5、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暴君各是谁?说说他们残暴的程度。(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1、禹死后,_继承父位, 成为国王。从此_代替_ 。2、 _的建立,标志我国国家的产生,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_和_一带。3、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_做大臣。 _年汤建立_ 。4、因为_和_ ,商朝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_迁都到_,后人又称商朝为_ 。5、 _年

4、,周武王向商纣进攻,双方在_大战。6、 _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 ,又称_ 。历史上叫做_义吗?(五)探究新课:1、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纣王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3、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师:出示幻灯感悟历史学习了商朝的历史,4、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5、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

5、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6、教师也可引用下列问题解决分封制:(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2)图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3)图中最底一层是什么人?他们的处境如何?(4)西周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师:(出示幻灯片年代尺根据幻灯片理清本课的大事)(通过此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组长组织学生汇报,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织

6、学生完成填图练习:学生讨论 自由发言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识图分析教师提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教师设问: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教师补充教师引导进行纵向比较,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