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

上传人:咸** 文档编号:480356569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词语选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专题02 词语的选用 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A记录包含显露B收录蕴含显露C记录蕴含体现D收录包含体现【答案】C【详解】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收录:编辑采用。根据后面的“发展进程”可知,应用:

2、记录。第二空:包含:包蕴;含有。蕴含:包含;内含。根据后面的“精神”可知,应用:蕴含。第三空:显露:明显地现出。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根据后面的“中华文化之美”可知,应用:体现。故选C。2(2023天津统考模拟预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 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分布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以新的 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我们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好文化消费模式的 作用。A陈列姿态引领B陈列姿势引导C排列姿势引领D排

3、列姿态引导【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陈列:把物品摆列出来让人看;排列:按一定顺序站或放。结合“ 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摆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故应选用“陈列”;姿态: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姿势:指身姿架势和呈现的样子;状态,形势。结合“以新的 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文物、遗产等以新的样子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故应选用“姿态”;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引导: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结合“也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好文化消费模式的 作用”可知,句中所

4、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文化消费模式带动新的方向发展,故应选填“引领”。故选A。3(2023天津红桥统考三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 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 ,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A传承储藏继续B传播储藏继续C传播蕴藏延续D传承蕴藏延续【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传承,传递和继承。传播,广泛散布。结合“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可知,用“传承”。储藏,保藏。蕴藏,在内部蓄积。结合“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知,用“蕴藏

5、”。继续,(活动)连下去;接着做,不间断。 延续,延长或继续下去。结合“家庭里承载”可知,用“延续”。故选D。4(2023天津和平统考三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津五大道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_了百年沧桑,鳞次栉比的名人旧居诉说着风云过往。以外墙凹凸参差而闻名、具有_意大利风味的“疙瘩楼”,砖墙红瓦、_多种建筑风格的先农大院,英式建筑的代表、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体育场民园广场姿态万千的近现代建筑,现存之多,保存之好,在全国各球市各街区中绝无仅有。A证明浓烈融合B证明浓郁混合C见证浓烈混合D见证浓郁融合【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

6、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见证:目击事件发生而可以作证。结合语境,这里表示西式建筑可以作为天津的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者,应用“见证”;第二空,浓烈:指浓厚强烈。浓郁:意思是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解释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结合语境,这里与“风味”搭配的应是“浓郁”;第三空,混合:不同的事物掺杂在一起。融合: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结合语境,这里表示多种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应用“融合”;故选D。5(2023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

7、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_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_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_,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冰雪五环”环节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手段,以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观意取象、气韵相生。A激动渲染跃然纸上B震荡熏染惟妙惟肖C震动点染入木三分D震撼晕染呼之欲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一空,激动: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震荡:震动摆荡,

8、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震动: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震撼:震动;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第一空指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环节”对观众内心的强烈冲击,因此应选用“震撼”;第二空,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比喻夸大地形容。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晕染: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第二空形容一滴水墨扩散、渐次变化的过程,因此用“晕染”最恰当;第三空,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

9、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呼之欲出:形容画像十分逼真,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第四空形容“黄河之天上来”的意境十分逼真,几欲出现在观众面前。因此用“呼之欲出”最恰当;故选D。6(2023天津河东统考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_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_至今。中国文字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_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A具有顺延团聚B独有绵延团结C具有绵延团聚D独有顺延团结【答案】B【详解】考查词语

10、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第一空,具有:具备据有即拥有且存有主述事物的属性特征。独有:意思是独自具有、独自据有;指只有、特有;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根据语境“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持久性和延续性”分析,“独有”符合语境;第二空,顺延:意思是延续以前的话题、片段、工程、动作等,顺着继续下去。绵延: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根据“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分析,“绵延”符合语境;第三空,团聚:相聚在一起(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用团结的办法聚集。团结:动词,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形容词,和睦;友好。根据语

11、境“中华民族”分析,“团聚”符合语境。故选B。7(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缤纷的语文世界里,我们 诗歌中悠远、隽永的哲思, 经典作品中的思想精华,传承 的民族文化。读鲁迅的孔乙己,我们懂得了主人公这一绰号背后的深刻含义;读阿城的溜索,我们看到了马帮在万丈绝壁处盘桓的勇敢无畏。让我们多阅读几本书吧,为青春写下永恒的注脚。A体悟汲取博大精深B觉悟汲取博大精深C觉悟吸取广袤无边D体悟吸取广袤无边【答案】A【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第一空,体悟:体味领会。觉悟:意思是醒悟明白,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

12、识,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根据语境“诗歌中悠远、隽永的哲思”分析,“体悟”符合语境;第二空,“汲取”比喻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侧重于提取、取得。“吸取”指吸收采取,侧重于吸收。“汲取”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小。“汲取”词性比较文雅庄重,通常出现在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中,口语中一般不用。“吸取”较通俗,除了书面语之外,在大众口语中也广泛使用。根据语境“经典作品中的思想精华”分析,“汲取”符合语境;第三空,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广袤无边: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根据语境“民族文

13、化”分析,“博大精深”符合语境。故选A。8(2023天津河北统考二模)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_。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不断重复中_成你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好的习惯可滴水穿石,在日积月累中,让你变得愈来愈好。因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与其期待所谓的人生巨变,不如从现在起去养成一个又一个看似_的好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地,你就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A总和转变微弱B总和转化微小C综合转变微小D综合转化微弱【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总和:意思是加起来的总量或全部内容。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

14、一个统一的整体。句中单纯指无数习惯加起来的总量。故应选填“总和”;转变:指情势的改变,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思想、形势、态度”等。转化:“转化”多指事物由旧到新的质的转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表象,“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是本质,故应选填“转化”;微弱:衰弱。微小:细小;极小。形容习惯应选填“微小”;故选B。9(2023天津统考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城保护,要安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_城市历史文脉,_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古城开发, 应深入挖掘古城的特色,在古城历史文脉、形态结构、地域文化传统、时代精神中寻找独特性,_特色产业和品牌。A延长保留塑造B延长遗留打造C延续保留打造D延续遗留塑造【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延长:向长的方面发展。延续:照原来的样子持续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