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019043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述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经济模式也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地提高逐渐进入现代社会。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购物便利,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然而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尤其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那么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逐步发展,是否就是说传统商业模式无法正常生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可以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开拓传统实体经营在电子商务互联网上的经营范围,拓宽受众群体,开拓市场范围,并使得传统品牌优势得以有效延展,另一方面开展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能够比纯电子

2、商务具有实体体验的优势,使得电子商务有实体经营的业务支撑和现场体验,因此能够成长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建的新的增长来源。 一、当前的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侯姝羽(2014)认为虽然电子商务在交易中占据了原本大多数实体经济的市场份额,但电子商务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它将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而真正的经济体则是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侯姝羽认为电子商务知识一种高级点的虚拟式的实体经济,它借助于网络的平台进行开店,而且电子商务只是除去了以实体店面的形式向我们展示而已。虽然当前的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这也给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一个

3、不小的机遇。实体经济在电子商务冲击下,可以积极转变自身的弱势,同时也要学会运用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来重新包装自己,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与侯姝羽不同的是孙雪婷(2012)从共生视角下对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进行了分析。孙雪婷认为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身的发展因为行业规范等问题还存在不足,虽然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不能将二者对立,因为二者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可以通过共生发展来互相促进的。杨子健则从“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四个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异同。杨子健认为在彼此信用升级的基础上,电子商务依托网络的蓬勃发展已与传统商务并驾齐驱。在给

4、传统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未来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如今的电子商务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对传统商务在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流中的改善与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未完全替代传统商务,二者的融合会将四流更好的整合在意思,从而为买卖双方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此外,黄云鹏(2013)运用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融合发展。黄云鹏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商务,这是因为传统商务在现场消费感知体验、视觉效果等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二)国外研究现状AmirHartman (2007)认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发展的模式要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进行不

5、同的选择,事实上任何一种模式只要能够有效嵌入到公司运营过程中,并有助于增强其核心竞争优势,便能够选择作为主要的融合发展模式。David Henry (2009)基于收入模式,对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发展的价值贡献进行了研究,认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融合发展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和价值创造的贡献具有显著影响。Lawrence A.West (2008)在价值驱动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验证了电子商务实施程度与价值创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架构和外部驱动因素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实施,创造企业价值,而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基本模式则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的融合

6、发展。Stephen Mason (2010)从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幵展电子商店、电子釆购、电子购物中心、电子拍卖、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等。DavidHshbatun (2010)主要探讨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 “自主开发并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嵌入第三方平台,共用公司网站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一)优点1、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来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2、相对于国内的学者来说,国外学者的分析角度更具体化,不

7、仅仅局限在理论上,而且提出了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二)局限性1、虽然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但是国内的学者并没有提出更多实际的措施,只是分析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缺乏政策建议。2、国内学者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三、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及创新1、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定量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模型,分别比较电子商务、实体经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这三个发展模式的相关经济指标,判断二者融合发展是否更具优势。2、在确定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

8、合发展更具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例如:网店线下创建实体店、实体店与电商合作如果顾客到实体店消费即可获得合作电商的优惠券等。四、参考文献1赵涛,郑诗田.我国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研究-基于B2C网站的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J.2009 (11):66-67.2严建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的现状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9):43-46.3周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模式的差异性研究J.管理科学,2010(4): 52-54.4李红.我国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2009(12):87-89.5聂志勇.中国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融合的路

9、径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 (2): 37-40.6金占明,刘静国.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关联、竞争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12):102-105.7柯新生.电子商务)运作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姜岞秋.浅述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65.9谢丽玲.浅论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 化,2013,(19):170-170 10李国会.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实体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 贸 ,2011,(S):2-3,2915Chatterjee D,Segars A H. Assessing e-business ca

10、p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A set of keye-business metric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Infonomics,2006, January: 1-8.16Keoy K H A, Hafeez K, Koh S C L. Evaluating the e-business capability model: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K technology-based compan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Economi

11、cs and Globalization,2007, 1(1): 92-122.17Saraf N, Langdon C S,Gosain S. IS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relational value in interfirm partnership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7,18(3):320-339.18BaruaA, Konana P,Whinston A B,et 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net-enabled business value J.MIS

12、 Quarterly, 2004,28(4): 585-62019Rai A, Patnayakuni R, Seth N. Firm performance impacts of digitally enable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J. MIS Quarterly, 2006, 30(2): 225-246.20LaudonK C, Laudon J P.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 (9 th Edition)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