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01496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励教师工作动力初探关键词:教师工作动力激发摘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把教师的德、能、职、责、绩、利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师的期望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善基本条件;实施目标管理;协调教师的人际关系,是激发动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人是有千差万别的。无论是身材、体重、音容笑貌,还是人格品格、体力智力,都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更何况主要靠外来刺激得以鼓励和调动的工作动力呢。作为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动力存在差异,也允许差异;但作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是引导教师们工作动力循良性发展并逐步缩小差异,寻求“统一”,这实质上就是学校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研究管理的课题。本文就我学习

2、和实践中对目前中学教师工作动力的激发谈些体会,仅供商榷。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树立“塑造跨世纪的一代国魂”无尚光荣之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乐于做他所理解的事,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中学教师师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会增加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感,会提高人民教师对教育的热爱程度。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心理自由,才有精力、才有动力为教育事业呕心呖血。二、把中学教师的德、能、职、责、绩、利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教师工作的外来压力。现代的中学教师民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是很强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德、能、职、责、绩、利能有机结合紧密地统一起来。而对“得不偿失”的行为普遍认为

3、“划不来”。中学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授人以权;知人所长,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奖优罚劣,论功行赏是德、能、职、责、绩、利得以统一的根本保证。要创造环境和条件,保证老师们发展有前途,工作有动力,生活有保障,付出有收获。三、丰富中学教师的期望感。促进中学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极大限度的激发中学教师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人的期望值越高,激励的力量就越大,就会越注重自己的工作进步与发展,越主动乐意干具有社会价值和竞争性工作。心理学家认为激励力量(动力)效价期望值,由此可以看出欲使中学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非常满意而乐意忘我工作,充分发掘工作潜力

4、提高工作动力,就必须丰富其期望感,提高期望值。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师工作、生活“万事如意”。环境制约人的行为,为教师创造发展的机会,重视学习环境、心理环境、宣传环境、生活环境的建设,整顿好学风、校风、班风、领导作风,促使教师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积极昂扬向上,心情愉快也是激发动力的重要因素。五、努力改善中学教师的基本条件,消除对工作的不满情绪。目前中学教师的基本条件与前些年相比有较大改善,但福利待遇、生活条件、医疗保健、子女安排等与其它行业相比,相差甚远。心理学家认为,生活条件虽不能调动其积极性,但生活条件的不适应、不协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不满情绪。而不安心工作,则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心理

5、学家认为为获得某种利益而工作,精神报酬比物质报酬更有剌激,满足教师一定的利益,特别是从精神上予以安抚和安慰,将使教师的工作动力成倍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恰当的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适当的提高教工福利、生活水平,适当的关注教师家庭的疾苦,妥善的解决教师夫妻分居、子女就业的问题,可以事半功倍的激发教师工作动力。六、实施目标管理,促使教师工作有“前途”,有“尺度”,奖罚有“规矩”.教育教学工作有教学大纲、教学常规、思想品德评价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劳动行为。实施目标管理法是客观的需要,心理学家伯努特认为:目标具有激发、导向、强化、评价的功能。因此,在中学学校管理中实施目标

6、管理,工作任务明确,既可以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整体化,教师工作有自主权,又可以使教师自知工作结果,心情舒畅,从而工作产生巨大动力。当然目标管理不仅仅是量化管理,还要妥善运用模糊管理。总原则是使教师工作有“前途”,操作有“尺度”,奖罚有“规矩”。七、协调教师的人际关系,形成和气友好的人际氛围。有调查资料表明教师是很希望与领导者、同事、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学校是教师情感建立的主要场所和基地。而领导者、同事、学生则是教师建立情感的主要对象。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感染、动力调节、强化等功能。因此帮助教师协调好这些人际关系,特别是与领导者的关系对激发教师工作动力至关重要。教师是人,人实事上是“复杂人”。人与人不尽相同,况且人的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激发教师的动力的方法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