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9777560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fn no szo chng go s nin qng lu()() ( )()()z po jn tu zho xi bi hun l h()()( ) ( )2比一比,再组词。廷( ) 尝( ) 涌( ) 桂( )挺( ) 赏( ) 诵( ) 挂( )3用直线把词语搭配起来。明丽的 新苗 悄悄地 吟诵茁壮的 感情 低声地 前进美好的 空气 衷心地 祝愿清新的 阳光 飞速地 珍藏4把诗句补充补充完整。(1) ,思君不见下渝州。(2)遥望洞庭山水色, 。(3)秋风如同柔韧的 ,把田野 。(4)人有 ,月有 ,此事 。 5、把词语补充

2、完整。 ( )( )不离 ( )( )不宁 ( )出于( ) 文思( )( ) ( )( )情深 ( )( )不条 ( )( )争妍 ( )( )( )人 手足( )( )6、“屈”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屈”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1)弯曲;使弯曲;(2)屈服、使屈 服;(3)理亏;(4)委屈。“屈指算来”中的“屈”应解释为( ),“坚强不屈”中的“屈”应解释为( )。3分7、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蕴含( ) 珍藏( ) 埋怨( ) 明丽( )二、课内阅读1、“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 )、( )的,就像天上的月儿( )、( )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这段话中横线上的

3、内容,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就是( )和( )。其中的“他”指( ),他因为思念( ),写了了明月几时有这首诗。诗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 )”,这句诗的意思是( )。2、默写望洞庭 ( ),( )。 ( ),(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3、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在上面的诗句中,“春蚕”是指 ( );“茁壮的新苗”是指 (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诗句的作者是( ) “婵娟”指 ( )3、“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把这句话改成陈术句) ( )4、“高梁红着脸儿笑了

4、,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这句话用( )方法写的。(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对仗三、课外阅读芭 蕉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qio cu)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们跑进了老师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教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小芭蕉了。”“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吧!”老教师深情地

5、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一个静静的夜晚,老教师坐在案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页,上面写道:“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个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1请从下面的四句话中选择一句最合适的填到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是啊,老芭蕉太可怜了!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无可奈何呀!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干燥( ) 呆板( ) 枯萎( )3请写出三个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例:秋高气爽 _ _ _4这篇短文是把老师比作 ,把学生比作 。5用直线划出文中描写芭蕉样子的句子。6你认为还可以把你心目中的老师比作什么? 四、习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因收获而美丽。你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