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970023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传统金属工艺乌铜走银概览摘要:乌铜走银是云南闻名的工艺品。它工艺独特,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乌铜走银的工艺技术方面和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特点村晋宁乌铜走银工艺所面对的传统 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也作了必然的试探。关健词:乌铜走银民间工艺云南乌铜器乌铜走银也是云南的一种闻名工艺品,约开创于清雍正年间,为滇南石屏县的岳姓所创制,至 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一、乌铜走银简介云南很早就显现以金和铜化合而成的“乌铜器二如清朝云南风土记中有大理出产乌铜” 的记载。民国时期,对乌铜走银的记载较多。如民国石屏县志卷十六说乌铜是以金及铜化 合成器,淡红色,岳家湾产者最正确。按乌铜器始惟岳姓能

2、制,今时能者日众省市肆盛行,工厂中 有聘作教师者。那个地址提到乌铜是铜和金的合金,即民间所谓乌金,其表面墨黑细润,价钱不菲。续修昆明县志卷五中有其造墨匣及小件炉瓶质如古铜,而花纹书画以银片嵌入者,那么为 乌铜器,且又有乌铜走银器之称。”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卷一四二记裁了乌铜走银器的工艺:甲 于全国乌铜器制于石屏,如墨盒、花瓶等,签刻花纹廓隶正书于上以银屑铺签刻花纹上,熔之, 磨平,用手汗浸渍之即成乌铜走银器,形式古推远近购者珍之。二、研究现状(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并非多,国外关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目前明白 的仅限于对其成份的物理分析,国内的研究主若是集中在

3、云南省。在新篆云南通志、云南风土 记、昆明县志等历史文献和石屏县志、石屏年鉴等地址文献中都可找到对乌铜走银(金) 工艺的记载,随着人们对乌铜走银(金)工艺关注的加深,关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也慢慢增多, 从研究的方式来看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 局部研允局部研究是把乌铜走银(金)工艺中某一部份特点作为要紧研究内容。例如许昆的偏重于材 料研究的硕士论文云南古代乌铜研究、许昆,文飞,贾朝光,卢邦洪,朱绍武,陈南光的云 南古代乌铜成份和性能的研究、许昆,文飞,张增祺的云南古代乌铜成份和表面分析;狄思 思、旃立兴的乌铜走银现状分析研究和余小舵的乌铜走银农村有人云南晋宁民间艺人 袁昆林的困惑那么偏重于对

4、乌铜走银现状的分析;王锐的传统民族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探讨了乌铜走银关于传统图案的应用;华觉明的传统工艺的研究、爱惜和振兴重点在于对乌铜走银(金)的爱惜和振 兴;以上论文对乌铜走银(金)的某个方面做了较深切的探讨和研究;丰硕了 云南特色工艺的理论研究。2 .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指从各个角度对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如许昆的云南古代乌铜走金银、吴炜的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工艺、李 晓岑的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张励民的云南乌铜走金永昌云子建水紫 陶、王洪伟的岳飞后代最后的一一乌铜走银一一传人、余小舵的基于云 南晋宁“乌铜走银”的田野调查等论文对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的历史、艺术、 进

5、展和现状等做了较系统的描述。3 .案例介绍案例介绍是指一部综合性高作或一篇综合性论文中把乌铜走银(金)作为 一个案例进行较为宽泛的说明和说明,如李晓岑、朱霞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 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李昆声著的云南艺术史(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总之,从1989年到此刻,人们对云南乌铜走 银(金)工艺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漠,这些研究使得咱们对云南乌铜走银(金) 工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熟悉。但不能回避的是以上专著和论文要么过于宽泛, 流于简介;要么角度单一,难以宏观;要么研究不深,如乌铜走银(金)传承 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文化艺术的传播,需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切

6、入,但似乎 无人涉及;要么忽略了乌铜走银(金)对传统图案的借鉴,未能系统整理出图 案库并标注含义等。鉴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乌铜走银(金)的造 型、装饰图案、传承、进展进行多角度细致地分析,有助于咱们更好地了解云 南乌铜走银(金)工艺,发觉其内在价值,爱惜其传统特色,理清其传承谱系, 增进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和进展。三、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序及工艺特点(一)制作工序1. 炼制乌铜合金:用优质的铜和必然比例的黄金搀和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 炼成乌铜合金2. 锻制乌铜片: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式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3. 乌铜片上暂刻图案:在乌铜片上,用手工刻画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 字,线

7、条应流畅准确,再用堑子刻出各类图案花纹,刻的深度依照乌铜片的厚度而定4. 走银: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化学 处置和热处置,银线或金线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此步骤为整个乌铜走银技 艺进程中的最关键步骤,5. 成型:将走银后的乌铜片进行成型处置,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 在已设讨制作好的铜件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二6. 抛光打磨:手工打磨,进行清理抛光处置。此刻多用砂纸或砂轮作抛光 处置7. 捂黑处置:用手掌捂,边捂边使劲擦,手掌越大的人,捂黑的成效越 好。通太长时刻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映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产生一层自然 的氧化爱惜膜,乌铜坯就呈自然乌黑

8、发亮的状态。(二)工艺特点乌铜走银的技术关键在于“走银”工序,即如何把银走到乌铜上。不把握 好适当的化学反映原理和热原理,乌铜片上的银将脱落,或乌铜坯将被破坏。 从金属的熔点和相融观念来讲,把铜走到铁上较容易,但把银走到铜上,却有 相当的难度。乌铜走银确实是以其繁琐的纯手工工序造就了其细腻入微的纯美 艺术品位。乌铜走银的技术关键在于走银工序,即如何把银走到乌铜上不把握适 当的化学处置和热处置技术,银将脱落,或乌铜坯将被破坏。从金属技术来讲, 把铜走到铁上较容易,但把银走到铜上 确实有相当难度。因为铁的熔点为 1400 C,铜的熔点为1084V ,铁与铜之间有300 C的不同,铜容易在铁片 上熔

9、化;而银的焰点为960 C ,与铜只有13。C的不同,假设铜中加有锡,爆 点还将再降低。如此,当银熔化时,铜也面临熔化。因此,民间艺人制作乌铜走银时,对此步骤的操作从来秘不别传,例如石屏 岳家,即便是家庭成员,也只传儿子和媳妇,不传女儿和女婿。乌铜走银技术的另一个技术关键是表面光泽的形成。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 材料史研究所韩汝玲教授曾对乌铜表面工艺进行过研充,发觉铜金等合金在弱 有机酸溶液中浸泡,表面都可形成致密乌黑有光泽的氧化膜。经X射线分析证 明是一种氧化物,能够以为乌铜的表面黑色是由于形成某种氧化物所致。而表面 氧化膜的光泽是由于某种金属元素起作用。以上研究对明白得乌铜走银器表面 光泽的制

10、作工艺有启发意义。乌铜走银还有一个技术关键是原料的配方问题。但西方的文献中可取得此一技术的线索。因为云南乌铜走银器曾作为工艺品,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被带 到西方,其着色技术引发了欧洲一些化学家的重视,并进行过化学成份分析,结 果为铜金等多元合金。因此,除铜和金元素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元素渗入。整个工艺制作完成后,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着银光闪闪的灿烂饰纹, 器物呈现黑白分明的装饰成效,光泽秀丽,加上器物上有书法绘画的艺术,显得 十分古雅,令人爱不释手。也有走上金屑为线条的,装饰成效为黑黄色对照,就 称为乌铜走金”工艺。乌铜走银的产品多为器皿、小花瓶、笔筒、墨盒、烟 斗、玩物等,闻名的有紫檀古瓶。图案

11、常为八仙过海、梅兰竹菊、花鸟虫鱼、飞 禽走兽、龙凤鹿鹤等,此刻所见的民国时的作品常常刻工纤细,刀法熟练,形象 雍容华贵,极具观赏性,往往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工艺品因材质珍贵,身价 亦非凡 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深受文物界和收藏界的重视。清末的云南状元袁嘉 谷先生曾在异龙湖歌中称赞说:器精称乌铜。它是云南的一种闻名金属 工艺品。四、乌铜走银市场地位古今嬉变民国时期,石屏的岳氏在昆明文庙街开设铺店,进行生产,乌铜走银的生产 中心从此从石屏转移到了昆明,在云南的工艺品生产中阻碍一时。但以后原料不 足,生产渐渐凋敝。19S9年,政府有关部门曾组织乌铜走银器的传人苏继承生 产乌铜器的器皿数个,以后又组织艺

12、人在云南斑铜厂生产,昆明工艺美术研究 所的艺人杨用宾等人还制作了一些较好的乌铜走银器物,如杨用宾制作的乌铜 走银大观楼”画屏,曾一度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而一些用乌铜走铜 制作的文具和工艺品,还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送国外高级政府官员。20世纪70年代昆明斑铜厂还进行了乌铜走银与斑铜结合的尝试。如一 件名为孔雀冥王”的工艺品上就有斑铜红、乌铜黑,乌铜上还走有银和金的 图案。这件工艺品被轻工部作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永久收藏。但一样以为,乌铜 走银工艺品仍以建国前岳家生产的质量为最好,由于岳家绝后,可能有的关键 技术已失传,尽管建国后到最近几年来在昆明显现了一些乌铜走银的产品或仿 造品,但与原工艺

13、相较,表面淡暗无光,色彩对照不鲜明,质量仍相差较大。以 其特有的爆金配方和着色工艺,连年来,一直从事乌铜走银制品的设计和生产。乌铜走银工艺从开创至今,所生产的器具种类不外乎手炉、文房四宝、酒 具、花瓶、香炉、如意、首饰、烟具、首饰盒、长寿锁等,200连年来未有太 大转变,晋宁乌铜走银制品的种类也大致如此。从产量来看,清末为乌铜走银制品的进展顶峰期,云南乌铜走银制品年产量达30005000件。而目前,昆明乌铜走银制品的年产量不足300件,年产值仅300多万元,晋宁乌铜 走银制品的产量不足百件,数字反映出社会对乌铜走银制品需求的减少。究其 缘故,十分简单,确实是乌铜走银制品的种类仍旧是“老三篇。不

14、合乎现代商 品市场的需要,不能吸引都市人的消费欲望,与现代消费脱节。比如文房四宝 制品,大多数现代人早已进入键盘输入时期,传统的书写工具全然就束之高阁, 日常生活中哪里还有文房四宝的用武之地?酒具都是陶瓷或玻璃质地的,易于 生产而又价廉物美,花瓶亦然;香炉在寺院里用得多,南方人家里的供桌上也 屡有所见,但质地多为陶瓷一类,造价低廉;如意这种东西在现代人的日常生 活中干脆就“无处觅芳踪 T;首饰却是时尚热销产品,但都市的时尚首饰不 管从设计的样式仍是制作的材料,都与“乌铜走银”四个字无关;手炉的用 途早些年仍是有的,现在随着空调和冬季供暖的普及,它的需求量恐怕也愈来 愈少了。那么,乌铜走银制品的

15、市场定位究竟在哪儿呢?显然,定位在奢侈品。 前面说了,需求的减少,产量自然减少,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产量少, 工艺自然濒临灭绝,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当下,晋宁县袁昆林乌铜 走银作坊的年产量约在30件左右(以墨盒为例),一件墨盒制作周期约为半个 月,本钱1000元左右,对外售价15002000不等。纯手工制品,传统的造型, 装饰工艺精巧,费时费力打造而成的墨盒,却不是一件利用频率很高的物品, 它只能是比如一套酒具,四杯一壶,体量较小,酒壶盛酒量不足一斤,酒杯盛 酒量约一两,乌铜走银和要花工艺装饰在外,内部为银质结构,酒具的制作周 期为一个半月,售价5000元左右。再看一件打火机(这

16、倒不是传统的器物种类, 以前只有火镰之类的取火器,打火机是袁昆林新开发的产品,可见现代的乌铜 走银匠师在产品创新这点上仍是动了脑筋的),乌铜走银纹样的装饰外壳,银质 机身,内部构件从市场采购,非该作坊生产,如此的打火机制作周期约为一周, 售价100。元以上,价钱不菲,符合奢侈品的定位。结语:不管是从装饰纹样仍是器物的种类来看,云南的乌铜走银工艺要紧仍是在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良与创新。换言之,云南的乌铜走银工艺大体上是依托“子承父业”这种传统家族作坊式的授艺方 式来实现传承,渠道十分狭小,其制作工艺流程、生产状况都离开不开这种家 族作坊式的运作方式,而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云南乌铜走银工艺存在的唯一模式。 关于如此的家族作坊来讲,如安在城市化高速进展的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