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965037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全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2013年福利经济学自考复习提要王桂胜福利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7)第一章1、效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另一类是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 2、福利(welfare):是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幸福美满的生活。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3、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4、福利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福利。5、福利经济学既具有规性(normative),又具有实证性(positive)。研究容具有双重性特征。6、主要研

2、究容包括: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度量及影响、公共选择等。第二章1、帕累托原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 2、帕累托改进(PI)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3、帕累托最优(PO)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4、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生产、交换等领域。5、纯交换领域下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6、生产领域边际要素技术替代率。7、

3、帕累托最优的综合条件可以表述如下:MRSAB=MRTAB8、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两种均衡, 一种是单个产品或市场的均衡,称为局部均衡; 另一种是一般均衡,指所有产品或所有市场同时达到的均衡。9、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10、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11、帕累托最优是社会福利的标准,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12、决定市场经济最佳效率的是一系列市场经济制度,最根本的制度是产权制度。13、产权是指对财产等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及其他相关的权利,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所有权、收益

4、权和处置权等。产权的类别至少有三种形式:即国有产权、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等形式。 14、科斯定理:主要容是:只要交易费用为0,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不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15科斯第二定理,即当交易费用不为0时,财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最终资源配置。由此可见,在交易费用为正时,初始产权安排就很重要,因为这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16、次优原理:是指当现实经济状况不能全部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时,根据现实条件确定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17、第三优型经济是指在部分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下,同时信息成本和行政成本不可忽略的经济状态。因此,第三优型经济状态是最接近于经济现实的经济状态。第三章1、帕累托改进标准是指某一项政

5、策改革如果在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的同时,不改变其他人的福利水平,那么该项政策改革就是有效率的改革。2、补偿原理:如果进行某项政策变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假设受益者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失并且有剩余,那么该项政策变革就是可取的。这种判断社会改革政策是否有效的方法3、补偿原理中的补偿一般是虚拟补偿:包括卡尔多补偿、希克斯补偿和西托夫斯基补偿等形式。4、卡尔多补偿检验标准。卡尔多指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变革,往往导致价格体系的变动,会使一部分人得利,另一部分人受损。5、希克斯对卡尔多补偿标准十分支持,他认为一次生产改组使A的境况改善、B的境况变差,如果A在补偿B的损失之后仍有改善,那么该生

6、产改组就是有效率的。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6、西托夫斯基提出了双向检验标准,即对某项社会政策变革既进行卡尔多补偿标准检验(正向检验标准),又进行希克斯补偿标准检验(反向检验标准),又称为双重检验标准。7、特尔补偿标准:如果在上述虚拟补偿检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际补偿,也就是进行收入再分配,这些标准才可成为检验社会政策变革是否可取的充足标准。第四章1、经济剩余是社会福利度量的重要工具,它包含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两种基本形式。2、消费者剩余是“为了不失去该商品消费者宁愿支付的金额和他实际支付的金额之差”。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两种情形对比的差额,

7、即: (1)不允许购买该种商品的任何量;(2)在某一价格下购买该种商品相应的量这两者之间的比较。3、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实际所得和其期望所得之间的差额。4、补偿变差: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当价格上升时,要保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就需要给其补贴;反之,当价格下降时,就需要取走消费者多余的货币收入。5、补偿剩余:是指当价格变动之后,如果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应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形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给予的货币量。当价格下降时,应从消费者手中提取货币;当价

8、格上升时,应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补贴。6、等同变差: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当价格下降时,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必须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量;反之,价格上升时,就要取走一定的货币量。7、等同剩余:是指在现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如果是价格下降,就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量;如果是价格上升,则要取走一定的货币量。8、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 (1)人为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体系,由政府收购过剩产品; (2)提供农产晶价格补贴,

9、使农民单位产品收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3)直接限制产量,使产品卖价高于市场原均衡价格。关于这几项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第五章论述市场机制的三大分体机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第一,价格机制可以正确引导资源流向,因为资源配置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总是要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的方向上去。而价格高的方向恰恰是由于资源配置量不足而需要增加资源配置的方向。第二,供求机制控制着在某一资源配置方向上配置资源的数量,因为随着在某一资源配置方向上资源配置量的增多,其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价格,价格的改变又会使该资源配置方向的资源流人减少、停止甚至流出。第三,竞争机制会使资源的使者保持较高

10、的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因为由于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长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资源使用者而言就意味着要亏损或破产,所以资源使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3、公共物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物品或劳务完全不同的三个特性: 第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第二,消费的非竞争性; 第三,受益的非排他性。 4、理解“免费搭车者”与“公共的悲剧”由于公共品具有三

11、个特征:这一方面使生产者无法通过定价来收回成本,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不可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都寄希望于别人付费购买公共产品,而自己免费享用,做一个“免费搭车者”。这种从单个消费者来看无疑是理性的行为,从整体考察,却是非理性的。因为无人为公共产品付费,所以最终所有的消费者都不能消费公共产品,从而出现所谓“公共的悲剧”。显然,市场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公共产品市场。因而这种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功能存在局限,即便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也无法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公共物品不能在市场上被自发而有效地生产出来

12、。 5、垄断引起市场失灵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1)价格扭曲和产量扭曲; (2)收入扭曲6、社会公平分配失灵表现;社会公平分配失灵表现为:在分配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运行的目标是追求效率大化,各经济利益主体考虑的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决定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2)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价格会严重背离价值,从而使部分人获得不合理收入;(3)市场竞争的初始条件不均等导致收入的差距;(4)经济运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导致非个人原因的收入差距;(5)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不平衡必然形成要素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市场解决不了收

13、入的公平分配问题。7、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了其他的经济主体,但却没有因为好的影响而得到利益补偿,也没有因坏的影响而支付代价。前种情况被称为正的外部效应;后种情况被称为负的外部效应。8、生产厂商为什么不提供公共产品(1)那么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有效供应条件就是全部消费者的个人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也就是全部消费者的个人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 (2)然而公共物品不能依靠市场调节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消费者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希望别的消费者出钱购买以便自己免费消费的心理,这就是“搭便车”心理。(3)既然许多人可以同时消费一个单

14、位的公共物品,这一个单位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就应该由这些共同消费者按其主观评价来共同负担,而每个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是多少,则会源于人的自利行为不愿如实表露,每个人都怕别人少说,自己多说,从而自己多负担成本,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少说自己的主观评价,甚至都说自己的主观评价为零。而这样,既然每个消费者都认为这一公共产品分文不值,生产厂商当然不会生产供应。 9、在垄断条件下资源运用的非效率?在垄断经营条件下,由于企业没有外在的竞争压力,所以会使整个企业组织从高层决策者到最低操作层改变行为准则,即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低风险、舒适、享受原则。企业长期如此发展,会缺乏改进生产技术、减少成本的动力,造成产品质次

15、价高,品种单一,没有变化,服务水平低下,挥霍浪费资源等,从而使企业产品成本高于相应产量规模的最低成本。这就是所谓资源运用的非效率”,又叫做“x一非效率”。10、)“寻租”成本一般来说,人们通过生产性活动获得报酬,称之为“创利”活动。它既可以使自己获利,也可以给社会创造新的财富;但是,假如人们发现不生产劳动,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分配获得一份收入,即“寻租”活动,他就会放弃劳动,专门去寻找利润。但如果社会的资源都用于寻找利润,而不去创造利润,则只能会使社会的财富越来越少,资源浪费严重,这种为寻找租金而浪费的资源,被称为寻租成本。11、在竞争市场条件下收入分配存在不公(1)竞争市场是遵循帕累托效率原则行事的,它追求的是生产和交换效率而不是分配效率。在竞争市场中,个人收入取决于其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2)如果假定个人的初始禀赋(包括体力、智力、财产、机会等)不同,那么个人的收入就会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会不断积累,从而出现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这意味着,竞争市场可以保证的只是对所有人而言是一个公平的过程,它不能矫正由于初始禀赋不平等而带来的不公平分配。只要个人的初始禀赋不同,竞争市场的结果必然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这种低(分配)效率是竞争市场的无奈。但是,分配效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