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964938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以A某为例【摘要】: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发生的现象。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种,脑瘫之后的表现主要有中枢性运动障碍或者是姿势异常,还有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甚至癫痫等状况。对脑瘫儿童进行智力检查,会发现这类儿童,智力通常都偏低,出现中度智障的状况。脑瘫儿童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活动,而且语言也有障碍,无法与其他正常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以及生活。根据目前现有的数据显示,脑瘫儿童一般很难和正常的小朋友一起上学,本文对一例中度脑瘫儿童随班学习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跟踪调查了其一个学期的就读情况,对其跟班就读

2、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这类儿童的随班就读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脑瘫儿童 随班就读 个案研究 残疾人社会工作1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环境3(一)随班就读的环境3(二)随班就读政策分析3(三)社会工作理论支撑分析41、生态系统理论42、需求理论5二、个案基本情况5(一)脑瘫儿童个人情况5(二)家庭情况5(三)教育情况6三、个案随班就读的介入研究6(一)个案进入班级情况61、第一天:班会介绍消除差异62、课业学习73、班级融入与接纳82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三)影响随班就读脑瘫儿童融入的因素

3、探讨8四、总结93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随班就读”一词最早出现于国家文件中是在1987年,同年的12月,原国家教委提出让大多数轻度的脑瘫儿童在学校随班就读。1988年,国家又把特殊类学生随班就读作为了一项政策,让特殊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随班就读的政策的提出,让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得到了改善,适当缓解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但这一政策还很局限,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特殊教育的普及以及发展的要求。一、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环境(一)随班就读的环境脑瘫儿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地下,空间思维不足,以及运动障碍这几个方面。在对脑性瘫痪儿童进行治疗

4、的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其右脑的功能,针对其问题,设置各种训练。训练的内容可以从认知方面的训练入手,并且开设音乐治疗、引导式教育等,让患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锻炼和治疗,尤其是关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训练,这些对脑性瘫痪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脑性瘫痪儿童提高其智力水平,更好的适应学习。1987年,我国就开始了脑瘫儿随班就读的试验,选取了15个县、市,开设了脑瘫儿随班就读班。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脑瘫儿的就读学校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普通的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运动障碍、姿势障碍、智障、语言障碍、听障、视力障碍的儿童。一般普通学校招收的儿童中不包括智力障碍的脑瘫儿童。虽然我国实

5、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还是有很多的适龄脑瘫儿童无法入学,得不到教育,甚至有一些严重的脑瘫儿童只能留在家里或者一些机构,没有学习的机会。4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二)随班就读政策分析进入普通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脑瘫儿童,教育情况也不甚理想。没有全部得到教育和康复,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校中,只有少数几家学校针对脑瘫儿童开设了教育康复。1994年5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针对脑瘫儿童的随班就读情况,进行了工作会议,并且对该阶段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政府以及学校在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事件中的职责。同年的7月份,原国家教委将随读班定义为普及脑瘫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

6、大力提高脑瘫儿童的入学率以及义务教育。这些政策得到了落实和推广,改善了脑瘫儿童的入学情况,政府还对脑瘫儿童的随班就读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并且对接受脑瘫儿童入学的学校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并且规定学校应该有义务对适龄的脑瘫儿童提供随班就读条件,并提供康复帮助。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脑瘫儿童的随班就读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就读人数也在大大增长。1992年至1995年的脑瘫儿童读人数分别为1.53万人、8.83万人、11.53万人、18.96万人,在1992至1995年间,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人数增长的最快,1993年相比1992年增长了7万多人,1995年相比1994年涨幅又有提高,增长了64%,这些数据说明

7、了国家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力。(三)社会工作理论支撑分析1、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表明了,社会上的所有环境都可以看做是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个体和整体是互相依赖和互相补充的。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个体和整体可以将对方改变,重塑对方。社会工作方法与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也即是着重于将环境的阻力化为零,使人们的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向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资料。同时还强调人对环境的适应。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是常常用于社会工作者干预个体的四个层次。对于在脑瘫儿童来说,其教育和社会支持的缺失使其更容易使其的人生的社会功能缺失,致使今后的成长、发展收到阻碍,不能完

8、成社会化。社会工作者并为其提供一个与其他儿童相同的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心理引导,使其在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康复。6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我们常常提及的,它把人的需求总结为五类:生理、安全、归属和爱求、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五类需求是有主次的,就好像金字塔一样,排在最底端的也是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也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高层次需求,这些需求都得以满足的时候也正是人的舒适感达到最顶端的时候。鉴于案主是脑瘫儿童,他们不仅身体机能受损,智力也低于常人,不能与一般儿童一样理解社会、知识、教育等元素,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所

9、以我们只有知道案主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案主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二、个案基本情况(一)脑瘫儿童个人情况A某,性别女,今年12岁,患有痉挛性中度脑瘫。从2岁多开始,便在家附近的c特殊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专业物理治疗直至6岁。7岁时可独立行走,但只能行走200米左右,且不能被旁人触碰,一碰便摔倒。现今无法自理,吃饭、穿衣需要家人从旁协助;讲话吐字略模糊,音律节奏感强,爱好绘画;有社交意识,对待社工也比较礼貌,但是存在社交障碍,不大情愿与人交往。(二)家庭情况A某是家中的第二位孩子,家住县城,家境条件原本比较优渥,父母均为公职人员,父亲在事业单位工作,母亲在公立小学做行政工作

10、。A某诞生后,母亲曾停薪留职3年去照顾6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A某,后因家庭压力复职,由外婆平日里照顾A某。家庭经济也因治疗康复A某变得比之前紧张。A某的哥哥比A某年长三岁,是健康儿童,对A某比较关心,时常帮助妹妹吃饭、识字等。家中成员对A某都比较关心,A某与母亲、外婆较亲近,比较听哥哥的话。(三)教育情况A某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在c特殊教育培训中心接受了个别化特殊教育服务和康复教育。6岁便开始在该中心特殊教育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认字、数字和字母,在10岁前完成了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等课程。A某在固定的特殊教育机构里学习,帮助其手部控制的情况下在固定的格子里

11、写字,写的速度在10个字/分钟左右,是一般儿童的三分之一速度。A某在训练后基本的口头语言表达已经具备有其逻辑,但逻辑和常人有异,且语音有些模糊,只有和A某相识较久的父母、家人和老师能听懂。A某性格较敏感,对自身境况比较清楚,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学习意识明显,有较强的好胜心;喜欢艺术类的学科,学习态度好,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三、个案随班就读的介入研究12岁的A某通过父母的关系联系到d中心小学的三年级班级随班就读,社会工作者在其进入随班就读的第一学期对其进行跟踪介入,协助其适应随班就读的环境,融入班级集体,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案进入班级情况1、第一天:班会介绍消除差异A某进入班级的当天是正

12、式的开学日,她所在的班级有32名普痛小学生和1名肢体残疾学生(B同学)、1名脑瘫学生(A某),共34名学生。刚开始时,A某由于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有些慌张,也对看到学校内的同学有些好奇;相对来说,班级内的小学生对8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A某和b同学就比较好奇,课间休息时会有同学和A某主动问话,A某都在社工的协助下回答了。随后,社工与班主任开展了一次班会,对班级成员都进行了互相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还鼓励班级同学展示特长。社工为A某提前准备了一副A某的绘画,并鼓励A某讲解画的内涵。A某讲解时比较模糊,社工鼓励同学主动上去为A某翻译,终于将A某的特长展示出来。随之,班主任班

13、主任将A某从出生到现在的经历编成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再次表扬A某的绘画,使A某的自信心大为增强。故事和绘画不仅使班级同学了解了A某,更激起同学们的同情心,很顺利地接受A某的“怪异”姿势和形态,热情欢迎他加入班级。A某放学返家后,主动和母亲、外婆说起学校的事情,并在看书后主动整理书包,与之前在教育机构的抗拒行为大相径庭。2、课业学习(1)提前准备,做好预习:新课时,由社工介绍该课目标,对课程内容大致的讲解,使A某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辅助做一小部分课后练,为参与课堂互动增加筹码;在家庭中,父母也给与一定的辅导。(2)课堂上给与表现机会:语、数学科教师至少每节课给A某一次发言机会,A某是个爱表现的孩

14、子,这大大地提升他的专注力和学习的兴趣。(3)简化笔记及跟进全班教学:社工、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分析研究,决定由班主任每次将教案打印成稿,A某只需要在课本和教案上画线,标示重点。(4)个别化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主要是量的减少和答题方式的变化。每种题型减少三分之一的题量,比如语文抄写生字,普通同学抄写3遍,组三个词,A某只需要抄写二遍,组二个词,剩下的三分之一的题以口头的方式完成,并请家长签字确认。8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班级融入与接纳开学时的一个星期,班级同学因为与A某还处于偶然的接触的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怀着好奇心去对待,即在短时间内能从同情、关爱残疾人的角度

15、出发,愿意作仁义之举,但时间一长,两个月之后。由于A某的一些“不良”习性和行为,如比较敏感、容易记恨同学,上课的一些小动作(A某不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说话不清晰逐渐显露,导致一些同学对她态度不佳,A某生活的环境较为单纯,一时间还不会分辨,所以没有察觉,情绪上没有太大波动,行为上也没有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对于班上的脑瘫儿童,正常儿童的态度是不接纳的。脑瘫儿童不被接纳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脑瘫儿童更不上学习的进度,学习理解能力差,二是,脑瘫儿童异于正常儿童的行为或者语言。脑瘫儿童常常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干扰到其他正常的儿童,经常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并且无理取闹,情绪波动也很强烈,这些

16、情况都会导致脑瘫问题在与正常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出现不愉快的现象,正常儿童也会对脑瘫儿童产生厌烦的情绪。在班级里,正常的学生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接纳脑瘫儿童,但在具体的事情上,并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这就会导致正常儿童认知与行为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所以在一些有随度儿童的班级,其正常学生对待脑瘫儿童的态度可能会不如没有随读脑瘫儿童班级的学生积极,长此以往,会导致正常学生对脑瘫儿童不友好、不接纳的态度日益严重,降低了其对脑瘫儿童的关爱程度。(三)影响随班就读脑瘫儿童融入的因素探讨一般普通小学生对待脑瘫儿童的态度,要比看见或者从未接触过脑瘫儿童的小学生的态度要积极,所以接触和沟通,是两者之间增进了解的有效途径。所以多接触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