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958166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研(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某某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处二OO三年十月一小流域调查的目的1、查明某一区域X围内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的根本情况,为合理利用土地、进展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提供依据。2、为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提供资料。二小流域调查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区内地质、地貌、降雨与其它农业气象等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指主要地质构造、主要地貌类型与特点;降雨主要指年降雨量、汛期雨量、一日最大、一次最大、年际分布、年内季节分布等主要特征值;其它农业气象指温度、湿度、灾害性气候等。2、调查土地资源、水、光热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现状。土

2、地资源有: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它用地、非生产用地的总量、人均量和生产潜力。水资源有:地表径流量、主要河流径流量与水资源利用情况。光热资源: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10度积温。植物资源:乔木、灌木和草类的生长情况、分布与数量。3、调查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包括调查区所属的乡、村、户数,人口、劳力、农业人口、农业劳力、每年可能投入水土保持的劳力数;农、林、牧、果业的生产情况,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产量,林果的分布、产量、产值与开展前景,不同地区的畜群结构、饲养情况、草地载畜量;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小流域农、林、牧、副各业的产值、比重;群众生活情况调查包括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消

3、耗情况、人畜饮水情况、农村道路现状等。4、水土流失情况 着重调查主要水土流失类型的分布、数量面积、强度、侵蚀量、危害对当地和对下游、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5、水土保持现状 着重调查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开展水土保持的主要过程和经验教训。三、小流域调查的准备工作和要求1、收集有关资料1近期1:10000至1:50000的地形图,进展小流域或典型调查最好用1:10000的比例尺。2准备行政区图、交通图、水文地质图、土壤图、土地利用图和各种林业调查图等。3收集现有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有关资料。4社会经济情况5了解在该地区有关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2、调查

4、仪器与用具的准备1测绘仪器:如绘图透明纸、量尺、求积仪、计算器等。2野外调查用具:如记录簿、各种调查表格等。3进展技术培训和试点,使全体专业人员熟悉调查方法,掌握操作要领。3、调查的要求1对与水土保持初设相关的内容,应集中主要力量和时间,尽量收集全面,不要遗漏;对于与初设关系不大的项目和内容,尽量少涉与,以免影响工作进度。2调查中应逐项填写调查表格,并勾绘有关草图;调查中收集的各方面资料,必须情况真实,数据可靠。3要充分运用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的专业调查成果或区划成果。对有关部门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象、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现成的专业调查或区划成果,经过分析后,吸取其与水土保持初设有关的

5、内容。4水土流失综合调查应邀请有关部门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象、农业、林业、畜牧等专业人员参加,并按统一的调查提纲进展。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水土流失的综合调查分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宏观调查是指为区域提供水土流失综合情况的调查,微观调查是指在典型小流域或乡镇内进展的调查。宏观调查的内容和微观调查根本一致,下面主要介绍以典型小流域或乡镇为主要对象的微观调查。1、水土流失综合情况调查1根本概念 水土流失综合情况调查是在野外分地块进展的,用1:10000的地形图作工作底图,将地貌、利用现状根本一样和水土流失类型根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为根底调查单元,并将地块勾绘到地形图,成为图斑。在1:1

6、0000的地形图上,一个最小图斑不宜小于2,即实地面积为2,最大图斑面积一般不宜超过50cm2,即实地面积不超过750亩50hm2。图斑勾绘方法一般采取野外常规调查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航片辅之判读。2综合调查因子确定 水土流失的综合调查因子是在认真分析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根底上确定的。本次调查因子有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十二个因子,调查中需将这些因子逐项填入水土流失综合情况调查表即图斑登记表中,以便分析和汇总。水土流失综合情况调查因子包括:a、地貌类型 是指地块所处的地貌类型,地貌类型的划分按照绝对高差与相对高差来划分:绝对高差m相对高差m高山3000深切割1000某某10003

7、000中深切割5001000低山5001000中切割200500丘陵200500浅切割100200平原200微切割50100无切割50b、地貌部位 某某土石山区地貌部位的划分如下:名称名称山脊狭长的分水岭沟道山梁浑圆的分水岭冲积扇山坡阶地台地山脚河滩地包括川地山丘水域沟掌c、坡度 按五级调查登记。对于坡耕地的坡度是指其耕作面的坡度,因此,其坡度必须实地调查;其它类型的坡度均是指地面自然坡度,可从地形图上判读。坡度分级如下:分级坡度135od、海拔高程 是指调查地块的平均高程,可从地形图上量算。e、基岩种类 在进展基岩种类调查时,只将影响地表的岩石名称登记造册;并可将抗蚀性一样的岩石并在一起,同

8、一地块内只填一至两种主要的基岩种类。f、土壤类型:由已有土壤图或已开展的土壤普查结果确定。g、土层厚度 分为以下六级:厚度分级厚度1100cmh、土地利用现状h1、耕地h11、水田 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水旱轮作地;h12、梯地 指分布在山坡呈阶梯状的耕地,有比拟整齐的地埂,田面平坦;h13、坡耕地 指耕作面大于5度的耕地。h2、林地h21、乔木林地 指郁闭度的天然林、人工林;h22、灌木林地 指林草覆盖度60%、而灌木覆盖度40%的灌木林;h23、果木林地 指种植苹果、梨、桃、核桃、柑桔等果树的果园用地,种植密度合理;h24

9、、经济林地 指以采集林产品为主的林地,如桑、茶、花椒、油茶、竹、油桐等林地;h25、疏幼林地 指郁闭度在之间的疏林地,林草覆盖度在4060%的灌木林地,或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h3、草地h31、天然草地 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总覆盖度必须大于或等于60%,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草地林木郁闭度10%、灌木草地灌木覆盖度40%。h32、人工草地 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包括人工培育用于牧业的灌木,总覆盖度要大于或等于60%。h4、荒山荒地包括郁闭度的林地或覆盖度40%的灌木林地;覆盖度60%的草地、疏林草地、灌木草地;根本无植被覆盖的裸地。h5、水域h51、大、中型水库;h52、小一、小二型水库;

10、h53、池塘;h54、湖泊;h55、其它水面。h6、非生产用地h61、城乡居民用地 指城乡居民点、城镇建设用地,包括畜圈和晒场等生产设施占用的土地与村镇四旁树与村镇内道路。h62、工矿交通用地 指居民点以外的工矿、交通用地,包括公路、铁路、宽度大于2米的农村道路,各种工矿企业、采石场、仓库以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h63、其它特殊用地 指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等用地。i、难利用地i1、裸岩 表层岩石或石砾覆盖面积大于50%的土地;i2、其它难利用地 包括盐碱地、沼泽地、沙地等。j、作物种类与植被类型j1、作物种类主要是指耕地上农作物的耕作方式,可分为:j11、水稻田包括单季、双

11、季或三季稻;j12、稻麦连作;j13、稻与其它农作物连作;j14、麦与其它农作物连作;j15、以种玉米、土豆、红薯等杂粮为主;j16、以经济作物为主烤烟、油料作物等;j17、其它耕作方式。调查时要求将农作物耕作方式按照上述七种类型分类填写,同时也要求填写具体的耕作方式,如“稻红薯等。j2、植被类型主要指林地、草地上的植物种类划分如下:j21、落叶阔叶林 林木的郁闭度要大于或等于;j22、落叶针阔混交林 林木的郁闭度要大于或等于;j23、针叶林 要求其郁闭度要大于或等于;j24、灌木林 灌木的覆盖度要求大于或等于60%;j25、疏林草地 灌草的覆盖度要大于或等于60%,其疏林的郁闭度应小于;j2

12、6、灌丛草地 灌草的覆盖度要大于或等于60%,其中,灌木的覆盖度要小于40%;j27、稀疏残林 郁闭度小于0.3、但大于的林地,或覆盖度在4060%之间的灌木林;j28、稀疏幼林 郁闭度小于、但大于或等于的未成林地。k、森林郁闭度调查地块内林冠垂直方向的水平投影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百分比,即为该地块的森林郁闭度。l、林草覆盖度地块内林草覆盖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百分比,即为该地块的林草覆盖度。m、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m1、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m11、面蚀m12、沟蚀m13、重力侵蚀m14、泥石流m2、水土流失强度按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南方红壤丘陵与西南土石山区水力侵蚀的土壤容许流失量是5

13、00t/(km2a),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标准,见下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15000按照水土流失的类型不同,其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m21、面蚀强度 分耕地面蚀和鳞片状面蚀。耕地面蚀强度的划分是根据耕地耕作面的坡度作为鉴定耕地面蚀强度的主要指标;鳞片状面蚀强度是根据地块坡度和林草覆盖度为主要指标来划分的。其分级指标,见下表。面蚀分级指标表地面坡度地类5o8o8o15o15o25o25o35o35o非耕地林草覆盖度(%)60754560轻度强度3045中度强度极强度30强度极强度剧烈坡耕地轻度中度沟蚀分级指标表沟蚀面积占坡面面积比%50沟壑密度(km/km2)122335577强度分级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m22、沟蚀强度 按地块内侵蚀沟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百分比来划分沟蚀强度分级指标。分级指标见上表。m23、重力侵蚀 滑坡侵蚀强度的划分按滑坡面积占地块面积的百分比划分。m3、 泥石流 泥石流的侵蚀强度分级,一般均以单位面积为年平均冲出量为指标划分级别。n、现场地块设计意见这是野外初步设计的第一判断,也可为室内分析与设计提供根本意见。分以下方面表示:n1、水利水保工程规划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