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957607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训练:-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24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一、选择题(每题分,共4分)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的气温与裸地的气温进行持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单位:)变化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月份1234567101112月均温差值0.0.10.8-0.160.130250.430.40-0.20-0.10010221.探究成果表白(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林地的年均温比裸地低2.该片林地的作用重要体目前( )修养水源 保持水土 削弱噪声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A. B.C 答案:1.DC解析:第1题,本题考察考

2、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表中数值表达“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单位:)变化”,如果是正值则表白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反之林地月均温低于裸地。11、12、1、2、3这几种月差值为正,阐明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月份相应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冬季林地气温高于裸地,故学校所在地位于北半球;林地的冬季月均温高,夏季月均温低,故年温差小,裸地的年温差大;该地位于北半球,、月份月均温较高;计算可得,林地的年均温比裸地低。第2题,据材料可知林地位于“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因此林地的作用重要体目前削弱噪声、吸烟滞尘方面。大气降落的雨水或雪水中,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另一部分渗入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他的

3、/3水体形成地表片状水流。片状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为网状细流。据此完毕35题。3.当降水量相似时( )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B地表物质疏松,坡面容易被侵蚀C.岩体破碎多,坡面径流大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4片流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明显的地形区是( )A东南丘陵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5治理坡面片流最有效的措施是( )A筑坝淤地 .修建水平梯田C种植植物篱 D.建设草方格答案:B .B 5.解析:第3题,本题考察影响坡面片流的因素。片流的侵蚀强度重要受降水量、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坡面构成物质和植被等的影响。 当降水量相似时,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快,故A错;地表物质疏松

4、,坡面容易被侵蚀,片流的侵蚀作用强烈,故B对;岩体破碎多,利于地表水下渗,坡面径流小,故C错;降水强度大,流走得快,不利于坡面水流下渗,故D错。第4题,本题考察片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东南丘陵植被覆盖率高,片流对地表形态影响小,故A错;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疏,且地表坡度较大,土质疏松,片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明显,故B对的;塔里木盆地降水少,片流影响小,故错;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坡度小,片流影响小,故D错。第5题,本题考察治理坡面片流的有效措施。 由图可知,筑坝淤地的坝址应选择在沟谷地带,不是整个坡面,故A错;图示坡面坡度较大,不合适修建水平梯田,故B错;沿坡面按一定的间隔种植植物篱,植物根系深扎土壤

5、,有助于修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有效防治片流对坡面的侵蚀作用,故C对;建设草方格为治理风沙的重要措施,不合适坡面治理,故错。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由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高原区。读1601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合计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6题。.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A.13月 .6月C.7月 D.1月.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A.汛期变快 B全年都快C全年变化不大 D.枯水期变快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A上游植树造林 B上游水

6、土保持C下游修建水库 D下游疏通河道答案:6.C 7.A8.C解析:第6题,本题重要考察温带季风气候的特性。渭河干流流经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越大,流水的侵蚀作用越强,被带到河流中的泥沙越多,河水含沙量越大,因此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在7月。第7题,河流含沙量越大,河槽泥沙冲淤速度越快,汛期河流流量大,则汛期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快。第8题,植树造林可修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河水泥沙含量;下游修建水库,使其上游流速减小,会加速泥沙淤积;下游疏通河道,会加快河流流速,减小其上游泥沙淤积。(改编题)干燥度是指也许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达气候的干燥限度。也许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

7、的条件下,水分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读国内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题。9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气温C.地形 D降水1图中乙区域土地运用中浮现的突出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 水土流失 土壤板结A. C. D.1.有关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论述,对的的是( )沿4N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限度逐渐升高.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C.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答案:9.10.A 11解析:第9题,本题考察影响干燥度等值线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材料,干燥度是指也许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受海陆位置影响,等

8、值线应与海岸线走向一致,故A错。甲处等值线弯曲是局地现象,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处为大兴安岭,因此其重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C对。地形差别导致气温、降水产生差别,气温、降水不是重要影响因素,故、D错。第0题,本题考察区域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图中乙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运用中浮现的突出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对。 乙位于河套平原地区,不合理的灌溉,也许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对。区域内降水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不是重要问题,错。因此A对,B、C、错。第1题,本题考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形态及影响因素。根据图示等值线数值,该区域沿北纬40度纬线由西向东数值减小,阐明气候干燥限度逐渐减少

9、,故错。乙处比丙处干燥度数值差值大,阐明干燥度变化快,故B错。读图判断干燥度等值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故C错。该区域干燥度分布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差别,阐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D对。二、综合题(共46分)2.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区广阔,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河谷平原,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9.%;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

10、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见下表)。据此完毕下列问题。(24分)表 89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年份 面积/km2 斑块数量/个 斑块平均面积/m2923151.771833132.8(1)指出导致1989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因素。(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因素。(3)简述近几十年来沙雅县的灾情变化。(4)你与否赞同该县实行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白态度并阐明理由。答案:(1)盲目开荒和过度放牧;农田灌溉使林木水分补给减少;乱砍滥伐和工程建设。(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冲积平原广,沙土土质疏松,利于根系发

11、育;临近塔里木河,水源条件好;位置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且有国家政策保护。(3)极端天气浮现概率增长,泥石流和风沙灾害频率和危害限度加大。(4)赞同。理由:既可避免南面风沙侵袭,又利于保护北面农牧业的发展;依托世界胡杨森林公园,并与沙漠、雪山等组合,开发其旅游价值;利于保护古“丝绸之路”通道及其多元文化。不赞同。理由:耕地面积小,但供养的人口多;扩林的方向应是“沙退林进”;荒漠化问题之源是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配备。解析:本题考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危害,农业区位条件及影响。(1)重要从沙雅县位置和气候方面分析胡杨林面积减小的因素,碎片化严重的因素重要从人为因素角度分析,如乱砍滥伐、工程建设、过

12、度放牧等。(2)胡杨林生长的区位因素可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人类活动等方面来回答。(3)灾情可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方面来回答。(4)赞同的理由重要从农牧业发展、旅游业开发和保护多元文化角度论述;不赞同的理由从人口、耕地、荒漠化、林地面积扩大的后果等角度分析。1.阅读材料,完毕下列问题。(2分)材料一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步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方案: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重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

13、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2)据图阐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答案:(1)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因素: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2)年降水量不不小于3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年降水量为30040 mm时,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强;年降水量为45600 m时,植被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长而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长(或植被覆盖率的增

14、大)而迅速削弱;年降水量不小于600mm时,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较弱且变化不大。(3)甲地:方案。理由: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提高植被覆盖率能减少土壤侵蚀强度;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应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或乙地:方案。理由: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合适。解析:第(1)题,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黄土高原的降水重要受夏季风影响,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因此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第(2)题,可将土壤侵蚀强度曲线分四段(年降水量在30 m如下、30045 m、0600 mm、不小于00 mm)来描述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第(3)题,由图a可以看出,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乙地年降水量为00450 m;再由图b可知,年降水量超过450 mm的地区,提高植被覆盖率能减少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采用方案2合理;年降水量为3050 m的地区,植被生长条件差,土壤侵蚀强度大,故乙地采用方案1合理。刷题加餐练(新课标全国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