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54903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语文学科是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理念 当今语文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单就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并探究其根本原因,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普遍陈旧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旧的管理思想指导下,教学管理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以考代评的教学管理方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排名评价老师;老师

2、以分数评价学生。这种层层压抑,使得学校和师生的压力异乎寻常地大,谁也不敢有所创新。而上级教育教研部门设置的统一试卷又时时刻刻检测着师生的教学效果。在这种管理的体制之下,语文课堂不再是自由思考,彰显个性的场所,语文教师也只能将任何“忤逆”的想法暂置一边,以一种无奈的墨守成规的形式,沿袭着旧有的刻板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教学思想。陈旧的教学思想必然会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严重匮乏。 (二)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简单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把教师的讲析作为主要的方式。以教师的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是十分落后的。但

3、由于其“简单”、“易操作”,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在课堂上如果仅仅把学生当作容器,必然会抹杀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这样就必然会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厌烦情绪。而且,“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或很难体现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难以完成语文教学基本的目的任务。 (三)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调控能力欠缺 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是达到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有的语文教师现有的专业素养过于肤浅,不足以驾驭充满了生命力与智慧活力的语文课堂。从语文课堂对话设计来看,一方面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大而不当,缺乏一定的指向性和层次性,也缺乏想象的空间。

4、再一方面,当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纷纭零乱的观点和看法时,很多老师也无力把学生无序甚至无理的回答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层。这真是学生动不起来,教师为难;学生动起来,教师更为难。其结果,不是听任课堂对话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课堂陷于混乱。教师专业素质不到位,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庸俗化、简单化,也最终导致了语文最为本质的人文色彩的丢失。 另外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活动不到位。一是自主学习自流化。当教师布置了任务后,有的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了,有的学生只做了一部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做,更有左顾右盼或闲聊的。看似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实则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所获不多。二是合作学习

5、形式化。一提到改变学习方式,一些教师尤其偏好合作性学习。一上课便让学生围成一圈,提出几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表面看似气氛活跃,劲头十足,实则华而不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要的那种课堂效果根本不可能达到。课堂教学不但没有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的要求,而且连旧的弊端也没有改观。这样就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 二、应对策略 (一)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的不断更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以获得前进的动力,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尤其是指导思想必须先进。 对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很清楚万变不离其宗的

6、基础应该是有一套先进的教学思想作指导。所以,语文课永远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那就是语文课要有一点语文的味道,要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这时,在课堂上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策略也都可以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了。 (二)构建以训练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 新世纪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彻底革除“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不应单纯看为一种教学方法,而应看成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体现着时代的特点,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精髓,体现着中学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课堂的调空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故步自封。

7、在学生心目中,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有着诗人纤细气质和文学家横阔才气的理想主义者。语文教师,应该在改革的大潮中成为学术界的弄潮儿,他应该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敏锐地洞悉一切。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但要精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在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有相当深的造诣。 最后,在这些对策之外,我认为教师应该着眼于大语文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具备特有的美感和激情,自觉地进入课文中的角色,教学语言声情并茂,饶有趣味,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美、对知识的追求。 以上对课堂教学的探讨仅是笔者个人看法。总之,语文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既具有受教育者成长所需要的丰富养料,也是培养其个性的基本手段。语文教师只有切实地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主动有效地耕耘,用生命和智慧谱写语文教学的新歌,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也唯其如此,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才能真正成为“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礼明.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语文世界,2000,(4). 【3】叶学良.教育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