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2.77KB
约8页
文档ID:479542145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1页
1/8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步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科群,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凝聚、稳固和培养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参照国家创新团队建设的方法和模式,结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实际和进展需要,特制定本建设与治理方法第二条 学校拟打造学术创新团队和学术创新培养团队其中学术创新团队分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第三层次为学术创新培养团队学术创新团队是学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国家和地点经济建设作重要奉献的主体力量,其所依靠的平台一样是经由国家、省部批建的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学术创新培养团队是培养自治区乃至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创新培养团队的建设,使其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的培养和生成、研究基地的建设或升级奠定基础第三条 创新团队和培养团队差不多上重点支持校内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术研究群体,要集合培养一批高素养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并通过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基地项目、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支持打算项目、官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以及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各类科研课题,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 创新团队和培养团队均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动态治理第二章 申报条件第五条 创新团队应按照自身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的需要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一样应为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前沿咨询题,其成果对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六条 创新团队的组成必须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人员自然形成和组合而成,团队带头人和成员有必要的时刻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研究工作;鼓舞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第七条 第一层次学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差不多形成一致而稳固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被同行认可的有阻碍的科研成果;( 2)依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博士授权点或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养学科;( 3)一样由 5—7 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进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 2 人为 40 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在职博士生导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 55 岁 3)国家或教育部、自治区各类人才支持打算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养学科的负责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完成者;( 4)主持并完成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过有阻碍的学术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有阻碍的学术论文;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或国家级奖励的第一完成人;或有被省部级以上采纳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第八条 第二层次学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差不多形成一致而稳固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被同行认可的有阻碍的科研成果;( 2)依靠教育部或自治区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博士授权点或自治区重点学科;( 3)一样由 5—7 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进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 2 人为 40 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在职博士生导师或者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 55 岁;( 3)国家或教育部、自治区各类人才支持打算一、二层次入选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主持人;自治区重点学科的负责人;( 4)主持承担并完成过省部级重点项目;有公布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有阻碍的学术论文;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第一完成人;或有被省级政府采纳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第九条 学术创新培养团队申报条件: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进展的需要,对推动学科进展、基地平台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推动作用;( 2)依靠至少自治区重点培养学科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由 5—7 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鼓舞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或群体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进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 2 人为 40 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省级重点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差不多条件:( 1)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专业技术职称;(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 50 岁 3)主持承担并完成过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有公布出版的专著;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被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调研或决策咨询报告;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第十条 鼓舞跨学院、跨学科申报,坚持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的有机结合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不得同时作为两个及以上团队带头人申报,但在担任一个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同时,能够作为相近研究方向的另一个团队的成员;团队学术成员只能归属一个学术团队第十一条 团队以学术带头人所在学院、中心(所)为依靠单位组建,由团队学术带头人提出并填写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申请书》 ,《申请书》一式 6 份第十二条 学术创新团队(包括培养创新团队,下同)实行公布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选拔方式由所依靠的各学院、中心(所)的学术委员会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学校社会科学处,由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组成评议组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支持和资助额度的意见。

获得专家组评审通过的学术创新团队,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创新团队按程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批准,公布创新团队名单及资助额度第十三条 获资助的学术创新团队在接到资助批准后,按照学校安排正式签订《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书》 第四章 组织与治理第十四条 创新团队实行“ 3﹢1”的评判治理模式,前三年为启动和运行时期,然后进行中期评估验收,验收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合格的连续运行,不合格停止资助,并追究学术带头人的责任第十五条 团队由校、院两级共同治理学校设置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进展的治理和运行机制,为学术创新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应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学校的文科学术创新团队的治理由社会科学处负责,包括组织审核团队的研究打算、检查年度工作进展、组织评估验收等各依靠的单位必须对学术创新团队的工作予以重视,要主动协助和支持创新团队做好日常治理、年度考核和聘期总结等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团队与所依靠单位的关系等,学校将把对学术创新团队的治理成效纳入有关依靠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范畴第十六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负责编写团队建设打算,组织制定年度研究打算、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按照学校科研经费治理制度的要求,经费须由团队学术带头人和社会科学处负责人共同签字支出。

第十七条 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因专门缘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及时向社会科学处提出报告,社会科学处按照具体情形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第十八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按照《申请书》设定的建设任务和研究打算于每年年底前向社会科学处和所在学院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年度打算执行和进展报告;中期评估验收时提交中期验收报告;建设周期完成后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第十九条 学校以团队所提交的《申请书》设定的建设目标任务、研究打算和总结为基准,由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第二十条 经费资助与使用1.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 要紧用于科研活动、 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资助经费2.学校在“ 211 工程”三期专项经费内按照不同层级的团队建设及研究的实际需要拨付;第一层次学术创新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 80 万元左右,第二层次学术创新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 50 万元左右,第三层次即学术创新培养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 10 至 20 万元之间3. 为提升经费使用效率,幸免重复投入和白费,如团队学术带头人或成员差不多获得学校“ 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学校将在资助总额基础上核减这部分经费。

第二十一条 获资助学术创新团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形分不采取通报批判、缓拨经费、停止拨款、撤销资助等措施:(1)存在学术不端行为;(2)执行研究打算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3)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研究工作执行和进展情形,无故不同意学校对实施情形的检查、监督与审计;(4)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财务制度;(5)评估结果不合格第二十二条 学术创新团队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团队的治理细则第五章 考核第二十三条 创新团队考核实行校院两级治理第二十四条 团队的成员发表、出版与学术团队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调研报告、上报获奖成果等,均须标注“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资助” ( Supported by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of Inner Mongolia U niversity)字样,否则不计入考核成果中第二十五条 创新团队建设周期考核目标1. 第一层次创新团队(1)在有阻碍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 ,且有突破性的或标志性的学术专著许多于 3 部;(2)在 CSSCI 期刊上发表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许多于 40篇,其中发表 C 级以上论文至少 15 篇;( 3)提交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许多于2 份;( 4)至少获得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两项;( 5)至少争取到国家级项目一项,建设期内项目到账经费许多于20万(不包括学校资助经费) ;(6)组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2. 第二层次创新团队(1)在有阻碍的专业出版社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