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941967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答案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问答题、甙的定义、构造和分类及每一类的构造式定义:甙类(gycosides):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甙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甙的类型与构造特性:甙类按是生物体内原存的或是次生的,可分为原甙和次级甙;按连接单糖基的个数分为单糖甙、二糖甙等;按连接糖的链数分为单糖链甙、双糖链甙等;按甙键原子的不同分为氧甙、硫甙、氮甙和碳甙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氧甙。氧甙(甙):根据甙键的不同可分为醇甙、酚甙、氰甙、酯甙等四类。 、醇甙:是由甙元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醇甙甙元中不少是萜类和醇类化合物,其中强心甙和皂甙是醇甙中的重要类型。例如:红景天甙和獐

2、牙菜苦甙均是醇甙,其构造如下: 酚甙:是由甙元酚羟基与糖分子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例如天麻中的天麻丹皮中的丹皮甙都是酚甙,其构造如下:、氰甙:重要是指一类具-羟腈基的甙元与糖构成的氧甙,其特性是经酶作用生成的甙元-羟腈很不稳定。 、酯甙:是由甙元羧基和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连接而成。这种甙的甙键既有缩醛的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水解,如山慈姑甙和皆为酯甙,有抗霉菌活性。硫甙(S甙):是由甙元上巯基与糖分子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如萝卜中的萝卜甙就是巯甙,煮萝卜时的特殊气味与含硫甙元的分解产物有关。氮甙(N甙):是由甙元上氮原子与糖分子的端基碳直接相连而成。氮甙在生物化学领域中有十分重要的性质

3、,其中核糖和脱氧核糖与碱基所构成的配糖体称为苷,即核苷 。核苷类是嘧啶或嘌呤的核糖或-去氧核糖甙,如腺苷、鸟苷、胞苷、巴豆中的巴豆甙。碳甙(C甙):是由甙元的碳原子与糖分子的端基碳直接连接而成。常用的碳甙以黄酮碳甙为最多。碳甙常与氧甙共存。葛根中具有扩冠作用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芦荟中重要致泻的有效成分芦荟甙都是碳甙。2、黄酮的定义、母核构造、原子标号、类型和生物活性定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核()的天然产物,即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互相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中C部分可以是脂链,也可以与C6部分形成六元(2)或五元(3)氧杂环。母核构造:类型

4、及原子编号:根据C3部分的成环、氧化和取代方式的差别,黄酮体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花色素类、黄烷-醇类、黄烷-3,4-二醇类、双苯吡酮( 酮)类、噢哢(橙酮)类等。此外,尚有由两分子黄酮,或两分子二氢黄酮,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或COC键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14种生物活性:黄酮及其甙类化合物的重要生物活性有: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心血管系统活性、抗菌及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自由基活性、保肝活性和其他生物活性。、醌的分类,每种类型的母核及编号、每一类的生物活性醌是具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

5、二亚甲基构造,即具有两个双键的六元环状二酮(含两个羰基)构造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醌类分子母核的构造类型重要有苯醌、萘醌、蒽醌和菲醌四种类型。苯醌类化合物的构造类型:苯醌类(benzoqunones)化合物从构造上可分为邻苯醌、对苯醌和间苯醌三类,间苯醌非常不稳定,一般无法得到;邻苯醌也不稳定;故天然产物中存在的苯醌色素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萘醌类化合物的构造类型:萘醌类化合物分为(1,4)萘醌,(1,2)-萘醌及Ampi (2, 6)-萘醌三种类型,其母核构造如下。 蒽醌类化合物的构造类型:蒽醌的正名为9,1-蒽二酮,是由三环构成的。蒽醌衍生物具有如下基本母核构造:菲醌类化合物的构造类型:菲

6、醌涉及邻菲醌、对菲醌和9,0-菲醌三种类型,由于9,0-菲醌非常不稳定,因此天然菲醌(phenanthraqunone)中至今只找到了邻菲醌和对菲醌两种类型。醌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不同的醌类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部分醌类的部分生物活性简介如下。 苯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辅酶10的生物活性:抗衰老、保护皮肤 、抗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症、增强肌肉能量、保护心脏、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抗高血压。苯醌抗生素类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肿瘤活性 萘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紫草素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癌、抗炎、抗菌等作用。具有本品的牙膏可防治牙龋和牙龈炎。维生素K的生物活性:维生素K涉及维生素K1、维生素K2

7、、维生素和维生素4,是形成活性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所必需得物质。缺少维生素会使凝血时间延长和引起出血病症,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 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大黄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抗肿瘤活性,抗菌核克制微生物生长作用,免疫克制作用,解痉、止咳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利尿作用(大黄素可使尿中钠和钾含量增长,增进输尿管蠕动,增长尿量。),泻下作用。茜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用于棉的染色和印花,神经组织和原生动物活体染色的染色剂。蒽醌类抗生素的抗癌作用。 菲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丹参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具有保护作用;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对微循环障碍的纠正作用;对血小板

8、汇集和凝血功能的克制作用,可以抗体外血栓的形成;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克制作用;抗菌、消炎作用;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增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的克制作用;性激素样作用。12个4、苯丙素酚类的定义和类型苯丙素酚类:但凡由一种或几种CC3单位构成,苯核上有酚羟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天然芳香族成分归属于苯丙素酚类。它涉及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酸及其缩酯,香豆素,黄酮类,木脂素和木质素类等。5、甾体定义、基本母核构造及编号、根据17位侧链取代基分为5类,根据生物活性的分类定义、母核及编号: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天然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但其

9、构造中都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的甾体母核。其母核构造如右图:甾体化合物具有一种由A、B、C、四个环构成的母核,这个母核像“田”字,并且在C10和1处各有一种甲基(角甲基),在C17处有一侧链,这样在母核上的三个侧链像“巛”字,“甾”字十分形象的表达了此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根据C17位侧链构造不同,天然甾类成分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7侧链为羰甲基衍生物的C1甾类化合物;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的强心甙和蟾酥强心成分以及醉茄内酯抗癌成分;C1侧链具有螺原子的含氧杂环的甾体皂甙以及甾体生物碱类;1侧链为戊酸的胆酸类;C17侧链由10个碳原子构成的脂肪烃衍生物的甾醇类和昆虫变态激素。 根据生物活性的不同,甾

10、体化合物可分为甾体激素类、甾醇类、胆汁酸类、蜕皮激素类、甾体皂甙、强心甙、甾体生物碱和赡毒配基等、挥发油定义、类型及重要理化性质定义:挥发油(voaieois)也称精油(essential ol),是存在于植物体中一类可以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分类:挥发油是一类构成极其复杂的混合物。虽然在同一植物中,由于采用部位、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措施等不同,所含成分也会不同样;但这些化合物大体分属于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萜类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酚、醛、醚、酮、羧酸和内酯等)。此外有少数挥发油中还存在含硫或含氮的化合物。重要理化性质:挥发油大多数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

11、透明液体,少数呈棕色、黄棕色,个别的呈蓝色、红色、绿色。 挥发油大多具有特殊而浓烈的香气或其他气味,多具刺激性的灼热或辛辣味;挥发油的气味是其品质重要标志之一。在常温下涂在纸片上经挥发后不留下持久性的油斑,这一特点可与一般脂肪油相区别。挥发油对空气、光线和温度的影响均较敏感,在空气中久置或光线照射,会逐渐氧化变质,使其比重增长,颜色变深,并失去原有的香气,产生异味,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随水蒸馏了。因此挥发油应装满于棕色瓶中,密塞,并低温贮藏。 挥发油几乎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醚、氯仿、石油醚有机溶剂中。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所有溶解,而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部分溶解。当挥发油中掺有脂肪油或

12、萜烯类成分时,在一定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就会减少。因此药典规定了挥发油在醇中的溶解度可以检查挥发油的纯度。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能使水具有挥发油的特殊气味和生物活性,因此可用来制造芳香水或注射剂,如薄荷水与柴胡注射液等。每种挥发油均有它自身的物理常数,如比重、沸点、折光率和旋光度等,这些常数可用于挥发油检识和质量控制。多数挥发油比水轻,少数比水重,一般相对密度在.71.07之间;挥发油一般为混合物,无拟定的沸点。由于大多挥发油分子中具有不对称碳原子,故具有光学活性,挥发油的比旋光度在+97 -11之间,有些多来源的挥发油,其构成不完全同样,因而没有一定的比旋度。折光率是挥发油的品质标志的重

13、要数据。挥发油都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常因贮藏日久或不当而增高。当有杂质时,折光率就会变化。 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液体,少数为固体。多数挥发油无拟定的凝固点。有的挥发油在低温(-200)下放置可析出固体成分,俗称“脑”,如薄荷油中的薄荷脑,樟油中的樟脑等。 7、萜类的定义、分类、三萜类型、三萜重要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定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异戊二烯分子聚合衍生而成,符合(C5H8)n式。 分类:一般按异戊二烯分子的聚合度进行分类 ,分子中含二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具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倍半萜;含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二萜;具有五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二倍半萜

14、,具有六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三萜,以此类推。少数化合物的分子式不符合(C5H8)n同源的衍生物(如甾体化合物),统称为萜源衍生物(rpnoids)。三萜类型、三萜重要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构造类型诸多,已发现达30余种,除了个别是直链三萜(鲨烯)、二环三萜(榔色酸)及三环三萜(龙涎香醇)外,重要是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大类。三萜化合物多有较好结晶形,能溶于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三萜化合物若与糖结合成为甙类,特别是与寡糖结合成为甙后,由于糖分子的引入,使羟基数目增多,极性加大,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几不溶或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含水丁醇或

15、戊醇对皂甙的溶解较好,因此是提取皂甙时常采用的溶剂。 三萜化合物构造常有羟基、酮基、醛基、双键和羧基等功能基。由于功能基的种类、数目、位置的不同,导致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萜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强酸(三氯乙酸)或e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锑)作用,会浮现颜色变化或呈荧光。其作用原理还不清晰,重要是使羟基脱水,增长双键构造,再经双键移位,双分子缩合等反映生成共轭多烯系统,又在酸作用下形成阳碳离子而呈色。这种颜色变化,放久后因分子间互相缩合而退色。全饱和的、无羟基(酮基)的三萜化合物呈阴性;本来就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呈色不久,孤立双键的呈色较慢,常用呈色反映有: (1)醋酐浓硫酸反映(Lebern-h反映):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浓硫酸-醋酐(1:20),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退色。 (2)五氯化锑反映(Khlenbr反映):将样品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斑点。 ()氯仿浓硫酸反映(Salkski反映):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氯仿层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