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941770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经济缺陷及影响要素一、苏北工业经济发展概况1 工业是推动苏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苏北( 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五市 ) 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表现出“二、三、一”的格局,工业已成为推动苏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苏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 26 4%下降到2009 年的 14 8%,平均每年下降1 28 个百分点 ;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 41 4%上升到2009年的49 1%,平均每年上升0 86 个百分点 ;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从2000 年的 32 2%上升到2009 年的 36 1%,平均每年上升0 43个百分点。2000

2、2009 年间,苏北工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 GDP勺比重一直在34%U上,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9 年更是达到了41%的水平( 见表 1) 。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 在所有制结构上,苏北工业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上升,其单位数量和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也在持续增加。特别是私人和个体企业,无论是在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方面还是在吸纳劳动力方面,都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江苏工业起步早,综合实力强,但地区间发展很不均衡,南北地区差异较大。据江苏统计年鉴资料显示: 2009年江

3、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 08 万户,苏北1 21 万户,占全省总数的 19 90%,苏南3 40万户,占全省总数的 55 92%,苏中1 47万户,占全省总数的24 18%;苏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为180 82 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 10417 26 亿元,占全省总数的 14 49%,人均实现工业产值57 61 万元,人均工业产值比苏中、苏南分别低17 48 万元、 14 80万元,利税总额是苏南的 34 64%,占全省的20 20%(见表2); 苏南工业增加值为 1 08万亿元,占全省的 65 56%,苏中工业增加值为3058 39 亿元,占全省的 18 64%,苏北工业增加值为2

4、592 32 亿元,仅占全省的 15 80%1。通过对江苏三大区域工业经济规模的计算( 工业经济规模Mi=GixPi, Gi、Pi分别表示工业总产值、工业年平均就业人数 ) 能够看出,江苏省南、中、北三地区的工业经济规模梯度差异均非常明显2。近几年来,苏北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虽明显加快,但因为苏北工业经济起点较低、规模较小,与苏中、苏南相比,工业经济梯度差异明显,特别是与苏南之间的梯度差异尤为显著。二、苏北工业经济存有的问题近年来,苏北在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缺少产业集群,工业化进程缓慢。 2009 年,苏北、苏中、苏南地区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户数分别为 602

5、 户、 626 户、 3420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户均工业产值分别为 7 19 亿万元、 8 32 亿万元、9 11 亿万元。苏北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只占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12 95%,大中型工业企业户均工业产值比苏中、苏南地区分别低1 14亿万元、 1 92亿万元 1 。苏北地区当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中小企业多,产业集聚水平弱,企业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对苏北地区工业经济的带动支撑作用不突出,在以大集团、大公司为主体,以综合实力较量为主题的现代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2 产业低端化问题明显经过多年的努力,苏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

6、。 2009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十大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纺织、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均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技术创新水平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尤其是私营工业企业中的小化工、小纺织、小水泥、小塑料、小五金等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高耗能等行业还占有相当比重。 2009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00 43 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15 36%,较2008 年虽增长了 4 09 个百分点,但与苏中 (21 26%)、苏南(33 26%)相比仍然低5 9个和 17 9个百分点。3

7、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不强近年来,苏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比重上升,但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水平的提升水准不够,关键技术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多属于引进关键生产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建立起来的加工组装型企业,其产品多以贴牌或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性弱,利用外资结合苏北地区现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不够明显。苏北地区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较差,在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专利申请数、技术改造经费投入上与苏中、苏南相比有较大差别。4 能源供给紧缺,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水准较高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

8、持续快速发展,苏北对外部资源要素的需求大大增长,在保证能源供应、合理使用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都不同水准地存有着问题。 2009 年,苏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3472 84 万吨标准煤,占全省总数的 19 5%,同比增长4 2%;苏中地区综合能耗2558 17 万吨标准煤,占全省总数的 14 4%,同比增长2 6%;苏南地区综合能耗11476 85万吨标准煤,占全省总数的64 5%,同比增长2 7%,苏北能耗增幅分别比苏中、苏南高1 6 个、1 5 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高耗能行业

9、在苏北工业体系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加剧了苏北地区对能源的依赖度。三、苏北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苏南位于长江和沿海结合部,属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北濒黄金水道长江,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水陆交通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国内外流动便捷,容易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而苏北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与其接壤的是经济水平一般的苏中地区和皖、豫、鲁等省的欠发达地区,距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不配套,综合运输水平不强,相对闭塞,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比较弱。且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 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

10、较低,对腹地的辐射和带动水平较弱,导致其工业经济发展较慢。2 经济对外开放水准的影响经济对外开放水准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对外贸易和吸收投资的水准。近年来,苏北地区对外开放虽然逐步加快,但经济开放水准和与国际经济、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和质量仍很低。 2009 年,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117 87 亿美元、 275 22 亿美元和3002 23 亿美元,苏北地区进出口总额仅为苏南地区的 3 93%,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 47%。利用外资上,苏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缘、人文、经济因素,在吸引外资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 2009 年,苏北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5 07 亿美元,同期苏中、苏南实

11、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是苏北的 1 25倍、 4 97倍。使用外资和外贸两个指标构建区域经济世界化指数(Gi) :Gi=(Ti+Fi)/2 ,其中:Ti表示i区域进出口总额占全省GDP勺比重,Fi 表示 i 区域年度利用外资额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根据江苏统计年鉴历年资料,计算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世界化指数(见表 3) 。如表 3 所示,苏北地区经济世界化指数低于苏中,远低于苏南,并且多年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表明苏北地区经济世界化水平落后于苏中,远远落后于苏南,且经济世界化的速度相对缓慢。2009 年,苏南地区年末户籍人口数为2358 41 万人,苏中为1725 44 万人,苏北为 33

12、35 39 万人,苏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省的44 96%。从人口总量看,苏北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但苏南、苏北在人口素质与人才拥有量上存有很大差别。人口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观点等方面。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身体素质的两个指标。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苏北的婴儿死亡率为18. 2%。一 25%。,明显高于全省14. 3%。和苏南5. 4%。9. 7%。的水平;苏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 42-73 53 岁,低于全省74 13 岁和苏南 73 83 75 89 岁的水平。从反映人口文化素质高低的文盲率及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来比较,苏北地区分别比全省高 1 1 个和 2

13、8个百分点 ; 苏北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 63 7 34 年,苏南达到 7 68 8 63 年。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场所。截至 2009年,苏北地区拥有各类学校4449所,总量上高于苏南(2512 所) 及苏中 (1607 所) ,但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两个指标来比较,苏北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2 所,比苏南少 64 所 ; 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7 所,比苏南少 17 所。苏北、苏中及苏南每万人口拥有中专及以上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82人、 186人及644人; 每万人拥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数分别为 91 人、 141 人和 278 人。江

14、苏三大区域对民众教育及再教育的投入力度也有一定差别。 2009 年,苏北、苏中、苏南地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分别为 37 个、 23 个及 50 个,馆藏图书量分别为6874千册、 6956千册及 27234千册,苏北地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仅为苏南的 25 24%,占全省公共馆藏图书总量的比例为16 74%,这与占全省人口 44 96%的比例很不相称。地方财政预算中教育支出数额上苏南比苏北大, 2009年苏南教育支出是苏北的 1 71 倍,二者相差达119 94 亿元 ( 见表 4) 。4 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对促动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苏北地区政府财力不强、居民储蓄不多、外商投资不

15、旺、上市融资不畅、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不足,导致缺乏财力实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扩大再生产 和更新改造,制约了苏北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从政府财力看, 2009 年苏北地区财政预算收入为 540 91 亿元,而财政支出为 881 71 亿元,财政赤字达340 8亿元,相当一部分县、乡镇财政赤字严重,投资经济建设力量不足。从居民储蓄看,因为苏北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相当份额的经济来源用于生活消费,其结果是储蓄水平较低。 2009年,苏北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 11292 元,低于苏中的 26784 元及苏南的 39984 元。苏北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储蓄存款不多、积累水平不足,导致利用民间资本实行经济建设的难度很大。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向苏北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 2009 年苏北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为 35 07 亿元,是2005 年的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