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939931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作者 名师测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教学内容:奇妙的克隆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与能力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

2、研究的动态。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预习导学1 导入新课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2作者链接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遗传学家,浙江宁波人,是中国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3、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果蝇种群间的遗传结构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拓性成就,为奠定现代进化综合理论提供重要论据。谈家桢有“中国遗传学泰斗”之称。3知识链接克隆(英语:Clone)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5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6给下列加点

4、字注音。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7.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繁衍:相安无事:合作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什么是“克隆”?它“奇妙”在何处? (2)文中列举了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的众多科研成果,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一下。 2、指名回答什么是“克隆”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追问:什么是“无性繁殖”?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那么,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10段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3、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

5、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请你按时间顺序排列。 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1979年克隆鲫鱼,1995年克隆绵羊“多利” 提问:作者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逻辑顺序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来说明? 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也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板书:鱼类换核两栖类换核异种鱼换核哺乳类换核 4、文章四个小标题的顺序能否进行调换? 不能,因为作者按照由虚到实,由实到虚,由易到难的思路进行说明。这四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6、。 5、在这些科研成果中最引起轰动效应的是什么? 克隆羊的诞生 为什么它会“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过渡:克隆羊的诞生如此之重要,让我们好好来研究一下“多利绵羊“创造”的过程。 二、研读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有关“多利”绵羊“创造

7、”过程的句子 2、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文章的说明,用图表的方式表示 三、品味语言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

8、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四、合作探究 1、每一次科学技术的伟大革新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 2、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比如说原子核裂变、核聚变技术的出现,它可以和平地用于发电,满足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同样,根据它的原理发明、制造的原子弹、氢弹,又足以毁灭我们人类本身。那么克隆呢,它会引起什么问题呢? 五、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很

9、大的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并记住它。 “可以期待” 六、布置作业 请以“假如我会克隆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0、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植物界的克隆: 动物界的克隆: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一“多利”的诞生 利与弊:教学反思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根据单元编写目的和课文文体特点,确定了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重点是“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一个难点是“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本文长近3000字,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基本弄懂有关克隆的知识,并且还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把课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采取以学生

11、自学知识为主,老师指导自学方法、辅导解答疑难问题为辅的教学思路。二、课堂教学与反思反馈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B、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C、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D、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限35字以内)答:克隆是新兴的无性繁

12、殖生物技术。3“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_,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_,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说明效果。答:中外科学实验 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4、本文所谈的克隆问题,专业性较强,但作者却借助一些说明方法深入浅出,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讲得清清楚楚。你能说说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1)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

13、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4)有关克隆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5)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答:(1)下定义(2)列数字(3)举例子(4)打比方 (5)作比较。5、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科技说明文,全文按 顺序安排结构。6、本文要向读者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开头却从细菌、葡萄、仙人掌、草莓等说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5、逻辑 6、运用排比描述一系列无性繁殖现象,显得生动形象。列举人们熟悉的事例,让读者对“克隆”有一个具体的感性的认识。 7、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答: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8、选词填空。(1)繁衍 繁殖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 )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