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913180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卷 选择题 (本卷共23小题,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据此可知周礼()A崇尚人文精神 B崇尚社会美德 C秉承中和之道 D形成等级观念2.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士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

2、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3. 北京地区在周朝属于燕国。下表是周朝燕国国君世系表(部分),它能够反映出() A父死子继的继位模式 B分封制遭到破坏C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D世卿世禄制实行4. 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反映出()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 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5. 唐监察机关御史台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成三司。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

3、实行()A有利于中央集权 B有利于司法公正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降低了行政效能 6. 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 金 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 宋 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上表可推知,当时()A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7. 西汉中期的史

4、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A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8.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

5、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9. 清代前期,清政府大兴编书之风,总结中国古典文化,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四库全书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并将上述著作分储东北、华北、江浙等地。这一举措()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减缓了统治阻力 C有利于文化专制 D阻碍了西学东渐10. 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C萨拉热窝事件

6、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11. 2018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00 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战的爆发,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索姆河战役中,法军开始使用坦克,双方伤亡惨重C日德兰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德国舰队损失大于英国舰队D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大规模反击,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12. 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劣势

7、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13.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其原因不包括()A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B军事战略上的失误C国内矛盾的明显激化 D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15.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都根据自身实力提

8、出利益要求C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D都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16. 全球通史指出:一战后的和解还具有民族自决原则基础上重新划分边界的特点以后,通过各和平条约得以落实。下列条约中涉及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边界规定的有() 凡尔赛和约 圣日耳曼条约 纳伊条约 特里亚农条约A B C D17. 1920年,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以上事件作为史料可以证明()A五国条约收效甚微,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B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C日本势力的扩张

9、已经威胁到美英在亚太的利益 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18. 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B两个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C两个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两个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19. 国际联盟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下列有关国联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后,各国交往紧密,为国联建立奠定了基础B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而建立C中国拒绝了凡尔赛和约,不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D苏联、德国等国先后加入国联,扩大了国联的影响力20. 出于保密需要或者

10、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21. 下列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途岛战役 突尼斯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开始 库尔斯克战役A B C D2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美、苏一跃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B以西

11、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C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D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23. 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历史真相却不易还原B由于研究者立场的差异,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C两种观点均存疑待解,须找到最有力证据求证D历史学术问题应提倡百家争

12、鸣,而非定于一论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本大题共3题,第24题22分、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共54分。)24(22分)通观中国古代,制度是在不断变化、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秦汉时期“三公”指三个高位官职。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但无决策权。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

13、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三省制如何继承了秦汉三公制?(2分)唐代三省制有何创新?(8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12分) 25.(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赔款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焦点是赔款总额及其分配。法国为了使德国至少在半个世纪内不能恢复元气,并弥补自己在战争中所受的巨额损失,提出了高达240亿英镑的赔款总额。但据统计,1917年法国全部国民财产总共也不过24亿英镑。劳合乔治认为,赔款额不应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美国人不想加强自己竞争对手英国和法国,并失去一支在欧洲牵制苏俄的力量,主张适当减轻德国的赔款。由于意见分歧,最后决定,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