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88565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最近,“中国式接孩子”成了热门话题,自己也深有感触。每天经过学校门前都会看到接送孩子的家长,把车停到路中央或公交站台前,有时公交车都无法靠站。接送孩子除了反映家长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担忧外,也反映了现在家长的疼爱孩子的心理。现在孩子的自己动手的水平很差,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孩子不会穿衣、系鞋带;小学生做值日由长辈代替;就是大学生也是吃不了苦,记得有篇报道说现在的大学生入学时,办理入学办手续都由父母代办,自己在树荫下看书、听音乐;还有的家长因为大学宿舍没有空调找老师哭哭啼啼,说他家的孩子从小在有空调的房间生活,没有空调没办法住,不安装空调就不让孩子上学等等,这些“中国的小皇帝”“小太阳”,从小的时候

2、就没有接受过吃苦教育和培养,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一来,势必养成懒惰、依赖、自私的习惯。一、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90后、00后的孩子现在这样一个状况呢?造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独生子女的政策与传统观点的碰撞 从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一个家庭逐步演变成“4+2+1”的模式,即4个老人2个父母养育1个孩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点在每一个家长心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每个家庭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安全成了两个家族的首要问题,以前孩子多管不过来,或不必担心传宗接代的问题,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假如出了什么问题就影响了两个家庭,

3、也就很难让多数家长用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形成了对孩子的过度溺爱。2、父母这个代人“儿时”未实现的愿望被转移到孩子身上 60年代或70年代出生的这个代人,现在正是90后00后孩子的父母。在这个代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前期的困难时期,当时物质比较匮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法在当时的状况下无法实现,所以有了我没有实现的东西一定让我下一代实现愿望,来满足内心的需求或是补充内心失落感。常常感叹:“我小的时候什么都没得到,成了现在的遗憾,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和留下遗憾。”带着这样的思想对孩子实行满足式教育,也影响了孩子的思想,让这些孩子在幼小的心里有了钱来的很容易,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不

4、想做什么有人帮着去做,养成了自己不用劳动就能获得的心理。 除了父母内心满足的需求以外,隔辈人对传宗接代问题的考虑更多。作为父母可能考虑到教育孩子的责任问题,不过作为隔辈老人完全没有这个责任的约束,因为“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他们的脑海里,这个责任就应该是父母的,所以这些老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到孙儿这个辈孩子身上完全找不到了。他们也曾严厉教育他们的儿女,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有时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会出来替孩子说话: “你们不要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好呢!”老师教育孩子,也会找到学校来求情,帮孩子找这样那样的借口。4、不讲实际的攀比心态 每个家庭的生活

5、状况都比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好了很多,物质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及西方利己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也存有着攀比心理,邻居的孩子、同事的孩子有什么我的孩子也要有,这种攀比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极强的虚荣心,容不得半点不适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东西、讲究享乐、不懂得节俭、不知道体贴他人,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5、剥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父母们对于社会治安和环境问题特别敏感,生怕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让和别的小朋友玩耍,在家里由父母或长辈看管,寸步不离父母或老人一步。老人也是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生怕孩子出现什么问

6、题。这样孩子就变得胆小、怕吃苦、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造成严重性格缺陷。二、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 孔子以前告诫人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作为父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磨练孩子的意志,让孩子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付得出辛苦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每一个成功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只有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经受起风浪的冲击。1、作为长辈不能一切代劳 现在的家长屈从于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没有原则,包办孩子的一切,本来孩子自己能够做的或应该做的也不让孩子做,使得孩子养成了不用去做事或不必去用心做事,一切有家长代劳,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也就形成了。所以

7、,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应该孩子做的,一定要让孩子动手亲自去做,并从中总结经验体会过程中的快乐。 2、家长教育孩子要严爱结合 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是对孩子毅力和生活水平的一种锻炼,让孩子到社会大环境里经受风雨,吃点苦,也是一种大爱。俗话说:人不吃苦枉少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们不妨“狠”下心来,严格要求孩子,适当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毅力,给孩子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带着孩子参加社区活动,有条件的带着孩子去协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带着孩子去协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让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建立互帮结对子。从小树立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信念,没有经受过风雨磨炼的雏燕,翅膀永

8、远是软的,为了你的孩子今后展翅飞翔,就要从孩提时代严格要求,创造机会,磨练意志。3、用成功人士的故事教育孩子 多给孩子讲一讲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孩子在这种文化气氛下成长,有益于孩子的学习和接受。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创始人老约翰只有一个儿子。有一次,老约翰张开双臂,叫儿子跨过椅子跳到自己怀里来。小约翰听到父亲的呼唤后,快乐地冲了过去,但老约翰迅速移开双臂,小约翰重重地摔在地上。面对发怔的儿子,老约翰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在生活的道路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在我国有很多这方面的案例,比方朱德出生在一个佃农的家庭,在幼年艰苦的生活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他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要感谢母亲,

9、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很多成功人士或多或少的都经受过磨难,屈原被逐放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司马迁遭“宫刑”而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曹雪芹家道中落而著红楼梦,19岁的脑瘫女孩龚礼倩,在2002年的高考中,出人意料地以608分的高分考进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 并于2003年取得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考入波士顿大学读博士。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造就天才。4、家庭、学校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吃苦

10、精神 吃不了苦,贪图享受,不知付出,遇到困难,只想退缩,不想担当,责任感差,这是当前孩子中存有的普遍现象。扭转这些现象,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耐劳是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水平。 在日本,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让他们在孤岛或森林里,安营扎寨,寻觅野菜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让孩子经受风雨吹打,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孩子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水平。三、结束语 明代方孝孺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古人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首要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养子必教,对子女没有很好的教育不但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是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存亡。所以那些以前在吃苦中走过来的父母不要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了,让孩子回归天性,多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没有经受锻炼的孩子永远生活在襁褓中,也就永远品尝不到自立自强的喜悦。你现在宠孩子,溺爱孩子,实际孩子失去了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的机会,未来就要用加倍的吃苦来换取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