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857550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9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国画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1. 唐代王维提出了创作主张“万类由心”的画家主体作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唐宫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的作品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赵孟頫的青卞隐居图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 洮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泥砚,是否正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 )的场景。步辇图描绘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 )的场景。A、唐太宗B、唐中宗C、宋太祖D、宋太宗参考答案:A6. 徐熙的画作以富丽堂皇著称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

2、 敦煌壁画是唐代作品,对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以下对富春山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以下对富春山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B、全画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C、画家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D、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参考答案:A,B,C,D9. 绘画理论发展到魏晋时期,( )。A、儒学趋于衰微、社会自由思、潮活跃,导致绘画的社会地位转变B、士大夫文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衷上升,专业画家开始出现C、人物画、肖像画趋于成熟D、山水画风靡一时,已成大势参考答案

3、:ABC10. 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 以下属于李嵩的作品的是( )。以下属于李嵩的作品的是( )。A、货郎图B、骷髅幻戏图C、二祖调心图D、大闹天宫组画参考答案:A,B12. 法海寺壁画代表了元代宫廷画的水平,对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 战国楚墓出土的( )与( )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战国楚墓出土的( )与( )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A、人物龙凤B、人物御龙C、魏晋胜流画赞D、论画参考答案:A,B14. 中国画欣赏中的“笔墨”工夫是指笔和墨要用好的材料来制作,对么?( )A.

4、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 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书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并注意到季节的区别和情与景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 )是宗炳提出的绘画观点,认为画家要以“观道”的眼光去观照山水之美,从中体悟“道”,就能够引起精神情感的超脱和愉悦,从而达到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境界。A、“迁想妙得”B、“六法”C、“卧游”D、“畅神”参考答案:D17. 董源的山水画体现一种闲云野鹤的自由境界,富春山居图也被人称为画中的兰亭序。( )董源的山水画体现一种闲云野

5、鹤的自由境界,富春山居图也被人称为画中的兰亭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出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两派并非截然对立,画法也不拘一格。(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传统中国画以光影和透视为主要表现手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良工善得丹青理”表达了黄公望重视画家个人艺术修养的绘画理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 挥扇仕女图描绘了12位妃嫔和宫女形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2. 王履打破因袭古人旧习,以自然为师,曾亲临西岳悉心构思,画成著名的华山图册,作图四十幅,华山图册

6、序为创作华山图所写的序言,里面论述了( )等绘画理论。A、山水画的形与意B、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批评务于转摹的作风,主张师造化与师古人统一C、生活与创作的关系D、南北分宗参考答案:ABC23. 披麻皴是以线技法为主的山石描绘技法,对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南北宗”论是明万历年间( )创建的南北分宗论。A、莫是龙B、董其昌C、陈继儒D、沈颞参考答案:ABCD25. ( )的写生珍禽图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件作品的突出特色。( )的写生珍禽图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件作品的突出特色。A、徐熙B、黄筌C、王冕D、朱耷参考答案:B26.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北

7、宋( )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北宋( )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A、顾闳中B、韩愰C、张择端D、王希孟参考答案:D27. 步辇图展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相,体现了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步辇图展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相,体现了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8. 元代赵孟頫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以下属于他的绘画理念的是( )。A.主张作画要有古意B.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C.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D.提

8、倡“以形写神”参考答案:ABC29. 白描原本是大型画作的底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巧妙的计算),不能差(区别)其品也。”是( )绘画思想。A、东晋顾恺之B、南朝姚最C、南齐谢赫D、唐代张璪参考答案:A31. 人物画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同时,也非常全面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状态,是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的绘画题材。( )人物画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同时,也非常全面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状态,是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的绘画题材。( )A、错误

9、B、正确参考答案:B32. 中国画自成体系,主张“以意主”,强调“表现”,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十分注重用笔用墨。( )中国画自成体系,主张“以意主”,强调“表现”,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十分注重用笔用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动物画是不归类于花鸟画的,对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 墨法中最常用的是( ),分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墨互破等。墨法中最常用的是( ),分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墨互破等。A、破墨法B、积墨法C、泼墨法D、指墨法参考答案:A35. 元代画家王蒙以画风简练著称,名作渔庄秋霁图代表了他的特点,对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6.

10、“没骨”花鸟画是不用墨勾线,直接用墨或颜色描绘物体形象,所以称它为没有骨干的工笔画。( )“没骨”花鸟画是不用墨勾线,直接用墨或颜色描绘物体形象,所以称它为没有骨干的工笔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在董源开辟北派山水画的同时,荆浩开辟了南派山水画的规模。( )在董源开辟北派山水画的同时,荆浩开辟了南派山水画的规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8. 张彦远的“了”与“不了”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绘画内在“意”的表现的“了”与“不了”;一是指绘画外在的“形”的“了”与“不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9. 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

11、)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0. “试论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美学辨证思想。“试论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美学辨证思想。参考答案:(1)绘画中的生”、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艺术须熟中求生。 rn(2)凡艺术技巧,初学忌生,无不求熟,应勤学苦练,以求其熟。因熟则巧,可随心所欲,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rn(3)但艺术不宜太熟、烂熟,太熟则庸俗无新意。所以,既熟之后,又须济之以生,大巧若拙,才能控制太熟的流弊而有清新天真的气息。41.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

12、印章的材质美。(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 平涂在工笔画和壁画中使用广泛,是否正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中国古代画家对待传统绘画继承有两种态度,一为“借古开今”,另为( )。A、“借古论今”B、“弃古创新”C、“泥古不化”D、“师古为上乘”参考答案:A44. 在唐和唐以前的画论中,山水画一直是满足隐逸者情思的对象,向往山林皋壤之趣的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成了山水画家所崇奉的主要思想。宗炳的画山水序洋溢着浓厚的道家思想,五代荆浩笔法记更是一派隐逸画家的思想情趣。而( )的林泉高致乃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次由隐者的立场转变为士大大阶层立场的著作。A、郭思B、郭熙C、范宽

13、D、刘道醇参考答案:B45.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嫖生票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这是郭熙对山水画中( )的总结。A.笔画技法B.用墨色彩C.线条粗细D.空间表现参考答案:D46. 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是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7.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远望”的看画方法,又在“远望”的基础上提出了( )两种“游观”方法。A、“山形步步移”B、“山形笔笔绘”C、“山意细细究”D、“山形面面看”参考答案:AD48. 桃花庵歌是唐寅的名作,是否正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9. 除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之外,南齐谢赫提出品画六方法,还包括( )。除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之外,南齐谢赫提出品画六方法,还包括( )。A、应物象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